2000年,19歲賈玲剛上大學一個月,接到了姐夫的一個電話,瞬間彷彿天塌了,姐夫說:賈玲,媽沒了!
15年後,34歲賈玲在舞臺上演了一個小品,前半段讓人捧腹大笑,後半段讓人痛哭失聲,連賈玲也罕見在觀眾面前哭到不能自已。
這個作品就是《你好,李煥英》。
2021年春節檔,39歲賈玲終於把這部紀念母親的電影搬上了熒幕。
9天時間,37.62億票房,豆瓣8.1分,賈玲把對母親的愛與遺憾融進了電影中,也完成了從優秀演員到優秀導演的轉變。
從演員轉型導演,賈玲是“演而優則導”風潮下的又一例。
這些年,國內無數大牌演員都走上了導演路。他們中,有的一部封神,如姜文,有的攬獲無數大獎,如陳建斌,有的歷經耕耘,終成一代名導,如周星馳。
而這些大牌演員們,為什麼放著好好的演員不當,非得在導演摻一腳?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大牌演員轉型導演幕後的那些事兒。
一、周星馳
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也是周星馳作為演員的“黃金年代”。
彼時,“雙週一成”的名號震天叫響。1990年,周星馳以一部《賭聖》步入香港頂流圈,此後十年,他5度奪得年度票房冠軍,《逃學威龍》《審死官》《唐伯虎點秋香》,佳作抖摟而出,甚至1992年,港片票房榜前五全是周星馳的。
可儘管當演員已經無上風光了,周星馳還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接過導筒。1994年,周星馳效仿007電影,拍出了導演處女作《國產凌凌漆》。
27年了,電影評分仍高達8.3分。電影中,諸多經典橋段,融合了政治、金錢、愛情、性、暴力、英雄等各種豐富元素,讓人捧腹大笑後,陷入沉思。
當年,這部電影票房3752萬港幣,是年度票房季軍,同時讓周星馳喜提金像獎影帝提名。更重要的是,自此後,華語影史上誕生了一位風格最為另類的鬼才導演,11部長片居然4部超過8分!
周星馳為什麼非得去導演?曾經有人問過他。周星馳也很無奈,“你知不知道,很多時候那些劇本差嘛,逼著你不去想不行嘛”。
這也是站在觀眾的角度,想讓電影好一些,讓觀眾看得開心點。
二、姜文
周星馳轉型導演,是嫌其他人寫得不好,而姜文的初衷與他如出一轍。
姜文甚至更直白地說,“不是一個高階的初衷,只是覺得幹嘛呢你們,這都是什麼片,這叫好嗎?”想讓人看看什麼叫好片,於是乎,姜文拍出了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評分8.8,甚至被《時代週刊》評為95年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由此,姜文一部電影封神!
其實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很多人都是不看好、不支援的,甚至有朋友認為他是浪費自己的天賦與才華,“人家說你這樣的好演員,500年出一個,導演每年都能出,你就別當了”。
在演員這條道上,姜文的成功肉眼可見,演得了秦始皇,拍得了溥儀,演得了秦書田,拍得了餘佔鰲,演得了李蓮英,拍得了李慧泉的人,在華語影壇中,也難找出幾個。
要不是導演這條路走通了,誰會想讓演員姜文變導演姜文。
三、爾冬升
香港影壇諸多“兄弟檔”,秦家三兄弟是其中名號最響亮之一。
大哥秦沛,3歲開始演戲,一生拍了300多部戲,可貧可賤,可富可貴,是影壇難得的“綠葉”;
二哥姜大衛,70年代紅極一時,是諸多大導的御用男主。1970年,他憑藉張徹導演的《報仇》,成為香港影史第一個影帝。
有這樣的大哥二哥,爾冬升進入演藝圈順理成章。
當演員時,爾冬升也火得很,演過無數古裝劇,經典如《三少爺的劍》。
儘管拍古裝火了,但爾冬升卻極其厭惡古裝劇,“古裝,對我來說是一個噩夢”,一度他只要看到電視上放古裝就換臺。
1986年,爾冬升拍起了電影處女作《癲佬正傳》。電影中,哥哥上陣為弟弟助威,請來了周潤發、梁朝偉兩大影帝演配角。
一出手就是王炸,當年金像獎,一連提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五項大獎,評分高達8.6分。
而爾冬升之所以要導電影,主要原因是,演員太被動了,總是在等,有話語權的演員是極少數。很不喜歡等待的他,才從演員轉成了導演。
四、陳建斌
圈內有些演員轉型導演,是看不慣爛片,有些是性格使然,有些則是一直的夢想,陳建斌便是如此。
陳建斌的導演夢由來已久。
考中戲時,陳建斌原本是想考導演系的,但由於當時導演系沒在新疆招生,他只能考進了表演系。
儘管沒學導演,但陳建斌很早就嘗試編劇了,十八九歲時,就寫了劇本《藍的黑的灰的》,只是那會兒有點異想天開,寫劇本可以,拍攝時卻一臉懵,什麼都不會。
在這之後,陳建斌老寫東西,也找人幫自己寫劇本,但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陳建斌坦言,“我不想拍自己都不認可的東西,更不願意為了證明自己會導戲而去拍,我得找到自己最想表達的內容。”
直到一次拍戲等待間隙,無意中翻雜誌,陳建斌翻到了夢寐以求的故事《奔跑的月光》。
陳建斌將這篇小說改編成了電影《一個勺子》,“勺子”意思是“傻子”,陳建斌說自己小時候很多想法在大姨看來荒誕不經,像個勺子,於是他給電影起名叫《一個勺子》。
從萌生導演夢到真正成為導演,在演員路上風生水起的陳建斌卻用了二十來年。
好在《一個勺子》拍完後,得到一致好評,連拿了11項大獎,陳建斌也成為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當演員,是戲骨,當導演,陳建斌依然認真。前段時間,他的第二部長片《第十一回》也定檔了,還沒上映,已拿了多項大獎。
五、柳雲龍
如果說,演員轉型導演,有些人是才氣過盛,有些人是性格使然,有些人興趣所致,那麼另一些人,則是形勢所迫,柳雲龍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柳雲龍執導的《暗算》開拍。
在這部劇中,柳雲龍身兼多職,從主演到監製,全是他。當時拍這部劇時,許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因為題材敏感,又過於風格化,當時作為該劇負責統籌的人,柳雲龍找了好多導演聊,但是聊來聊去都聊不到一塊,柳雲龍想要的,與其他導演所理解的,完全不同。
只可惜,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導演人選,只好趕鴨子上架,拍出了導演生涯的處女作。
無奈成為導演,又身兼多職,那時候柳雲龍忙到腳打後腦勺,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可哪知道,這麼一鬧,反倒是捧出了諜戰劇王牌導演。
《暗算》一播,掀起了收視狂潮,評分高達9分,在它之後數年裡,像《潛伏》《黎明之前》《懸崖》等一大批優秀諜戰劇蜂擁而至,共同創造了一個諜戰劇的黃金歲月。
而柳雲龍開啟導演生涯後,《血色迷霧》《傳奇之王》《風箏》,佳作一部接一部。
六、徐崢
比柳雲龍還無奈的是徐崢。
年輕時,徐崢也曾火爆一時,2000年,《春光燦爛豬八戒》一度在多個省份收視率高達30%,以致於後來有人在街上看到徐崢都叫他“豬八戒”。
此後兩年,徐崢又靠著《李衛當官》系列,成為影視圈當紅演員。
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縱然是演了多部火爆一時的電視劇,在當演員上,徐崢仍是焦慮非常的。
只好硬著頭皮去拍戲,這樣自己還能有戲可以演。
可當導演就能成嗎?哪有這樣的好事。
徐崢後來自述說,導演第一部戲時,沒錢。父母的錢、陶虹的積蓄和家人的錢全砸上了,也不頂用,只能去借。
錢不夠不說,演員都請不到,劇組搭建好之後,去請演員,因為他是新人導演,好多人正眼都不看一眼就拒絕了,最後還是黃渤、王寶強這幾個鐵哥們幫忙,才讓電影拍下去。
這些年,演員轉型導演的風潮盛行,隨手一數,都能找出幾十個執導過的演員。
有些演員天生就是當導演的料,他們的思考豐富,才氣逼人;
有些演員活生生被逼成了導演,不導演沒人拍,不導演沒戲拍,只能自己上。
演員該不該轉型導演?我認為轉不轉都無可厚非,關鍵在於,別跟風當導演。
就像陳建斌所感嘆:“我很慶幸沒有為做導演而導戲”。只有這樣,才可能不拍出被釘在恥辱柱上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