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主旋律電影的大年,三部獻禮片聯手扛起了國慶檔的票房重任。根據最新的貓眼票房資料,《我和我的祖國》上映6天便拿下18億的票房成績,《中國機長》以15億的票房成績緊隨其後,《攀登者》也拿到7億的票房。
得益於三部電影票房的勁爆表現,今年的國慶檔在票房上也已經超過歷年,成為史上最強。而短短一週的檔期內能夠同時有多部主旋律電影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這同時也破了以往的歷史記錄。主旋律電影這次的出色表現,證明觀眾與主旋律電影的距離正在拉近。
以小見大:主旋律電影講述新角度
主旋律電影的概念早於上世紀80年代就已提出,而實際上自新中國建國後,主旋律電影就一直是中國產電影的重要形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對舊社會的批判,對新中國的謳歌,對革命領袖和黨的歌頌,這類電影從未中斷過。
這類影片雖然受到當時觀眾的歡迎,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普通福斯更願意看到與自己有關的故事,他們也更關心在影片中看到那些在歷史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隨之帶來的便是主旋律電影在題材和故事講述的改變。
具體而言,由偉大英雄人物和歷史大事件向普通小人物和當代性轉變,這類主旋律電影正在不斷出現,並且越來越受到主流觀眾的認同。
以國慶檔的三部獻禮影片為例,《我和我的祖國》記錄了祖國七十年曆程的七個瞬間,每個單元的主題都很大,但其切入口都很小,都以小人物的角度來看待大的時代。這種將“小人物”融入到大時代,角度新穎,也更容易引起普通觀眾對於每個事件的認同感。
《中國機長》也是如此,影片的主人公是飛機駕駛員,明顯不同於以往的大人物,也更容易引發當今觀眾對於故事以及人物的認同感。
《攀登者》的主角是登山隊,他們是特定年代中的小人物,為了祖國的榮譽作出行動。
實際上,這種以小人物來見證甚至改變大的時代,這種“以小見大”的轉變在其它國家的電影上早就有之。比如美國電影《血戰鋼鋸嶺》與《拯救大兵瑞恩》均是以普通士兵來作為切入口;而南韓電影《華麗的假期》與《計程車司機》這類反映特定歷史事件的影片,其視角均是那個時代中的普通小人物。
而隨著近些年中國產電影產業化的升級以及工業化的推進,《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這類影片在票房火爆的背後也均有著其講述的人物的轉變。主旋律電影講述角度上的“以小見大”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更符合當下市場的需求。
商業型別:主旋律電影也在福斯化
近些年,主旋律電影正讓主流觀眾覺得好看,與其商業型別的融合密不可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將主旋律電影商業化,不是近些年才開始。前些年《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均是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嘗試,不過這種“明星拼盤”的電影也有著更多的侷限性,對於主流觀眾缺少足夠吸引力。
真正讓主旋律電影散發活力的則是《湄公河行動》《戰狼2》,這類影片不再強調歷史大事件,也不再突出明星效應,而是突出商業型別片的特點,軍事和動作成為影片的賣點。
近幾年多部主旋律電影正在受到主流觀眾認可,是因為主旋律電影融入了商業型別片的創作思維,將主旋律影片和商業型別進行融合,並且這種融合並不是商業型別為主旋律概念服務,過於強調主旋律概念;而是主旋律讓位於商業型別,在一個成功的商業型別影片裡融入主旋律的概念。
能夠獲得主流觀眾認同的電影首先要有一個好看的故事,人物接地氣,而這些恰恰屬於型別片的特徵,主旋律電影要想獲得主流觀眾認同,本質上先要解決的是做好一部成功的商業片,弱化主旋律的概念。
而主旋律電影商業化能夠在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首先也得益於香港電影人北上,尤其是一批商業電影人的到來,他們對主旋律電影的改造。像徐克,帶著商業片的模式率先將《智取威虎山》玩出了新花樣,動作、槍戰等元素的融入讓影片大獲成功;而近兩年《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的賣座也離不開林超賢對於軍事動作片的不斷升級的要求。
實際上,香港電影在型別化上要比內地電影起步早,發展更為成熟,型別也更為豐富,這也導致這些成熟的商業片導演到內地拍片後,也能更快地在市場上站穩腳步,進而推動內地電影的商業化歷程。
而今年,三部獻禮片能夠在國慶檔揚眉吐氣,也離不開近些年主旋律電影模式融入商業型別片的努力,讓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正在成為新的趨勢,這也是主旋律電影發展的一個方向。
情感核心:共情是主旋律電影破圈的關鍵一環
一部電影想破圈,走出原有型別片的受眾群體,觀眾情感上的共鳴必不可少。而近些年,一些賣座的主旋律電影也正在呈現這一特點,它們都在一個精彩的故事背後,觸發觀眾的情感認同。
像《戰狼2》,以往這類軍事動作影片的受眾並不大,影片的票房也都十分有限,然而《戰狼2》在動作型別影片背後,其融入的國家認同、軍人的榮譽等方面成功勾起了普通福斯的愛國熱情,最終成就了票房的神話。
《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也有著類似的特徵,影片散發出的軍人硬漢的特徵以及國家姿態也引發全民共鳴,“燃”和“淚點”也一度成為普通觀眾認同的關鍵詞,最終這類影片也成功打通了主流觀眾的觀影門檻,成為市場爆款。
與此相同的還有這次在國慶檔拿下票房高地的《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等影片。與以往主旋律影片不同,這兩部影片並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放在動作元素上,而是將重心放在觀眾的情感共鳴上。
實際上,無論是《我和我的祖國》通過七個事件,將個人與國家的情感密切聯絡在一起,還是《中國機長》通過駕駛員對乘客生命的捍衛,影片背後的情感一面均得以放大。
可以看到,當前主旋律電影正讓普通觀眾變得越來越好看,得到主流觀眾的認可,正是建立在成熟型別影片基礎上,並從小人物視角敘事,在情感上共情著力,而這三點既構成了主旋律電影的新的要素,也成就了當前主旋律電影能夠得到市場檢驗的有力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