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小品演員賈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爆火,很多人帶著母親去影院,然後被感動得稀里嘩啦,再建議身邊的朋友也去看。
除了賈玲,相聲演員郭德綱最近也很火。他的德雲社“龍”字科正在火熱面試,據說報名的有兩百多萬人。
其實,他們兩個的成功裡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會講故事。
郭德綱的相聲由一個又一個故事串起來;而賈玲的電影,是在講述一個感人故事。
不只如此,上我們學時的課、閒時讀的四大名著都是故事,長大後,企業宣傳的是故事,書、廣告、電影、電視劇等等,全是故事。
歷史上、現實裡,從來就不乏以會講故事而成名、成家的人。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控制世界,誰就擁有整個世界。
《故事思維》一書則認為,故事可以影響他人,解決問題,能夠燃起希望,留下深刻印象,也更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所以,學習寫作,也要具有故事思維。
1、人人喜歡聽故事
有人說,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本能。
古代的皇帝用故事來統治臣民;反叛的人,也用故事來煽動;記錄豐功偉績、史冊留名都是故事;
在大選中獲勝的總統無一例外,都是講故事的高手;連希特勒都用故事忽悠追隨者為他辦壞事。
TDE的演講中,除去約不足35%的自我介紹和邏輯論證等,剩下65%以上內容全是在講故事。
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本來就比較排斥乾貨和大道理,卻唯獨對故事毫無抵抗力。成功的人,深諳此道,所以才用故事來征服一切。
寫作也是一樣,不少初學寫作的人,總是把文章寫得很乾,通篇都在講道理,取名“乾貨文”。
事實上,這樣的文章是很少有人看的。
一方面,是因為寫作不是講課或演講,而是要透過文章與讀者建立溝通;另一方面,讀者和我們一樣,都要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會更希望相對輕鬆和愉悅的閱讀體驗。
所以相對於長篇大論的講道理,倒不如多以故事帶道理,以故事帶觀點。就像《故事思維》中說的,道理只能贏得辯論,故事可以收服人心。
就如,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要懂善惡,聽完也就忘了;但《白雪公主》《小紅帽》《葫蘆娃》《哪吒》等故事,卻讓我們分明瞭善良了醜惡;
老師說知識改變命運,聽來又空又假;但幾個名人故事一講,我們馬上就激情滿滿去學習;
而一篇乾貨類文章,人們通常要強迫自己讀下去;但如果是個有趣的故事,我們就會開心地閱讀。
2、寫作處處是故事
事實上,好文章裡幾乎處處都是故事。
首先是標題,好的標題基本都是有故事的。比如:
“一次春節,撕開6億人的隱痛:成年人的安全感,從來不是婚姻” (十點人物誌)
“浙江一家7口遇難,倖存者一句話令人淚目: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 (桌子的生活觀)
“比爾蓋茨: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比我富有” (環球文摘精選 )
“婚姻的真相:沒有不出軌的伴侶” (水木君)
這些有故事的標題,最能吸引我們的閱讀和探索興趣,令人忍不住地想點開閱讀。
其次是開頭,有故事的開頭,更能引起讀者好奇心和共鳴感。比如:
網友和老公結婚八年,因為名下有套學區房,幾年內有幾波親戚來借房給孩子掛戶口讀書。
這些來“借”學區房的親戚們,說辭基本都一樣:“假交易過戶一下。”看完帖子,無數人被
該網友的親戚的厚顏驚呆,可是網上一搜,又會發現這樣的親戚不是個例。
《青年文摘》
前幾天,光明網釋出的一個影片火了。
57歲母親本來有一個夢想:當姥姥。
可34歲的博士女兒,偏偏選擇丁克。
《青音約》
接著是內容,內容中的故事帶著道理、也帶著觀點。比如:
《洞見》: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一個故事,讓人不由得生出共鳴:沒有家庭的支援和幫助,我們會生活得很困難。
《十點讀書》“過年回了一趟老家,我想離婚了”:婚姻裡,比出軌更可怕的,是這4點
一個很常見的小故事,道出了“消極的評價會傷害婚姻”的道理。
最後是結尾,有故事的結尾會讓文章的溫度感倍增,不但昇華了主題,也再次總結和強調了文章的觀點,能很好引發讀者的共情。如:
《有書》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4億:我看清了中國式親情的8條扎心真相
《凱叔講故事》70後夫妻花12年建“玻璃城堡”,引3000萬網友圍觀:為人父母,太酷了!
有故事的文章給人感覺有溫度、有人情味,很容易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而那些偏理性的文章,則相對缺少人情味,不容易打動人,並且也會給讀者以高高在上的感覺。
是因為理性十足的文章,通常只能透過資料、事實、圖表等講道理,是一種強行說服的方式;相反的,有故事思維的文章,則以人物、情節、事件、感情等帶道理,是用引導來獲得讀者的認可。
讀者從故事中找到共通之處,發現共性,也就建立了聯結,產生出了共鳴。有了共鳴,道理就不難接受了。
《奇葩說》最佳辯手黃執中曾說:沒有人喜歡被改變。很多人以為學了溝通,對方就會覺得你說的都對。這是不可能的。
就是這樣,只是透過講道理就想讓人接受觀點,真的不太可能。在碎片化閱讀的現代社會,更是難上加難。
3、講故事要注意三個重點
寫作中,具有故事思維很重要,但在加入故事時,也要注意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是故事要講給對的人聽:
在選故事時,要注意面對的讀者群體。比如寫“媽媽如何培養孩子情商”的文章,開頭用了一些國家把新冠疫情源頭推給中國的故事,就不合適。
先不說故事是否貼切,重點在於給為培養孩子而焦慮的母親講這種故事,對方是不會感興趣的。當然閱讀也將難以為繼,觀點的輸出更是成為無稽之談。
把故事講給對的人聽,就要先思考文章是寫給誰讀的,這些讀者關心的是什麼、生活狀態基本是個什麼樣的情況等等。
比如,寫育兒類的文章,多講明星、專家們的故事;職場類文章,可以多講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老年養生的文章,多講名人名著故事等等。
話要分人說,故事也要分人講。
二是,故事不必長篇大論,精煉的故事更有力量。
史上最經典的短故事來自海明威,總共只有六個字“童鞋,全新,出售。”卻給人極大的聯想空間。
而有些作者,總怕故事講不清楚,在論述類文章的故事中,加入動作、眼神、對話等,滿是“我說”“他說”“我看他一眼”“他接著說”等等,讀起來累、也找不到重點。
要注意的是,我們講故事是為了帶出道理,而不是在寫小說。需要突出人物性格和對話。
故事的重點,在於高度聚焦於觀點和道理,而不是故事本身。
三是,故事要客觀,不要加入感情色彩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冷漠敘述,而是說,要在講述時保持客觀。
比如,有位作者想用兩年前跳橋的男孩的故事,引出關於母子溝通中的問題。卻一邊講故事,一邊痛斥那位母親不注意溝通方式,又吐槽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這就大大拉低了故事本身的影響力,也削弱了故事的說服力與展現力。不但起不到帶道理的作用,更會令讀者心生厭惡而放棄閱讀。
寫在最後:
很多人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憑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和考慮問題,還會由此給他人“指點江山”,提出解決方案。
卻沒有想過,對方也有自己的認知和經驗。乾巴巴地說教,帶來的更多是牴觸和反感,而非共鳴與接受。
比起乾貨滿滿,讀者和我們自己一樣,更喜歡聽故事。
正像《故事思維》一書中所說:
故事思維,就是透過故事來溝通和交流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讓對方透過我故事,來接受我們所表達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用講故事來影響他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