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特殊國慶檔裡,幾部電影不約而同的靠近了“主旋律”。在高度相似的抽象主題之下,《中國機長》仍然顯得有點特別,歸結起來是兩件事:真實、型別。

《中國機長》改編自2018年川航真實備降事件,在這個全球民航史上的奇蹟發生後,媒體的報道、行業專家的解釋,不止讓事件細節披露充分,更形成了全民關注的熱點。

“真實”的力量是天然的,就好像副駕駛上半身甩出窗外的鏡頭,電影只是把場面實現出來,真實則加劇了驚險效果。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影院裡屢次想起驚呼的聲音,而看到手心出汗的危險場面,一想到它們正是原型人物經歷的真實事件,戲劇化就天然得到了背書。

值得說的是,事件的“真實”和電影的“真實感”是不同的,前者已發生的現實情況,後者則需要戲劇化的加工。導演劉偉強的辦法是,讓真實感落在“職業化”上,你甚至可以認為,這部電影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主角,當之無愧的主角是一個“職業群像”。

在川航事件發生後,地面上的塔臺、空管,以及涉及到的國防、醫生、消防、安保等等,劉偉強都分配了戲份。我對幾番消防出動的鏡頭印象很深,在真實事件裡,它們並不是幕前的英雄,但專業、有力的職業行為,讓機長和機組人員的職業精神被擴大了。

擊敗災難的,是職業化的群像,這才是高於個人英雄主義的大命題。

我很喜歡機組人員一起吃早飯的戲,同事之間的閒談、打趣,很容易讓你有貼近感,他們似乎與我們沒有區別。這就是劉偉強的“真實感”建立,去拍一群真實的、平凡的人,然後在突如其來的危機中,讓她們以職業精神和能力,去展示英雄的一面。

整部電影最酷的場面,是全球民航史上奇蹟般的備降結束後,大家壓抑興奮,要恢復到日常工作中去。“繼續工作,減少早班飛機大面積延誤。”這句話在我看來,才是電影的題眼。

一起危機的解決,依賴的是職業精神和能力,而當危機解除,英雄們又瞬間迴歸到上班族的身份,去解決真實的、不刺激的延誤問題。

在“真實”之外,《中國機長》面臨的另一個靈魂拷問是:好看嗎?

主旋律的娛樂性,是近些年的一個大趨勢。從《湄公河行動》的大賣開始,一直到《紅海行動》、兩部《戰狼》,乃至前陣子的《烈火英雄》。“主旋律+型別片”的製作思路,在持續地被擴寬方式。你完全能把《中國機長》當做這一股風氣的延續。在一個有真實背景的現實題材裡,相較於英雄之為英雄,更重要的命題是,它的娛樂性在哪裡?

劉偉強給出的答案是,把主旋律放到型別故事去。《中國機長》是典型的災難片做法,把一群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放置在一個封閉的、危險的環境裡去,要解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才能解決危機。從劇作的角度,這是完全意義上的型別,而這提供了娛樂性的底色:它不打算說大道理,而是把關注集中在人物和災難上面。

攝影師出身的劉偉強,最擅長手持攝影,《中國機長》的災難,最漂亮的就是晃動的鏡頭。事實上,災難型別片的主角,從來都只是災難,它是無情的、殘酷的,看起來無法被解決的。

在機艙這個封閉的、狹窄的空間裡,動盪的鏡頭暗示了危險的環境,也加劇了災難的恐懼。當張涵予扮演的機長,衝向集雲和閃電之時,黑暗和安靜與動盪和噪音交替出現,這一段看得我手心出汗。“難以預計的襲擊”,這是災難、恐怖電影慣用的手法。

《中國機長》兩個武器,是“真實”和“型別”,而它所有的辦法都指向了“承重”。以機長為代表的機組人員,地面的航空單元,乃至延伸的醫生、消防和安保等等,是他們以職業精神和能力承重,這起真實事件才會化險為夷。

向承重之人致敬。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張東潤減肥前後對比照,因為女裝成功出圈的他以前也是小胖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