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是陳可辛最容易被誤解的影片之一。
網上一度傳聞,《投名狀》的成本3億+,李連杰一人就拿到1億片酬。
如果這個傳聞屬實,《投名狀》想要收回成本,至少要拿到9億票房。
事實上,《投名狀》的全球票房只拿到4000多萬美元。這讓很多人都在惋惜,《投名狀》讓製片方賠得底褲都不剩。
《投名狀》是不是賠錢貨,要看它的真實成本。
陳可辛接受新浪娛樂採訪說過,《投名狀》票房過1.5億,就能收回成本(新浪娛樂:獨家對話陳可辛:我的電影頓悟錄)。
當年,《投名狀》在內地拿到2.01億票房,高於《色,戒》的內地票房,僅次於馮小剛的《集結號》。
這說明,《投名狀》賺到錢了。
更讓我惋惜的是,《投名狀》公映後,豆瓣口碑只有6.8分。14年後,它的評分才逐漸上升到7.4分。
很顯然,《投名狀》被低估很多年。
有網友不滿,為此專門在知乎上發問,它的豆瓣評分為何這麼低?
《投名狀》並不是一部通俗易懂的電影。
要看懂《投名狀》,不能錯過這段臺詞。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
這是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三兄弟的結拜誓詞。
三兄弟從出生入死到自相殘殺,其實是三人之間不同價值觀的碰撞。
《投名狀》的好,就是拍出了三人不同的價值觀。
龐青雲是老大。他是職業軍人,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對他來說,當地方大員比如做兩江總督,就不枉此生。
趙二虎的人生理想相對低一些。他重視同族血脈,希望自己能出人頭地,成為全村的希望。對他來說,成功人生就是他能衣錦還鄉,讓鄉親們吃飽肚子。
而姜午陽的格局最低,人生理想最小,相信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誰讓他們兄弟分崩離析,他就會砍了誰。
三兄弟的價值觀不同,人生理想不一樣,自然而然會發生衝突。
如果不瞭解三人的價值觀,就很難與他們產生共情。有豆瓣網友吐槽趙二虎和姜午陽腦子有問題,恕我很難認同。
與其說他們腦子有問題,不如說他們的價值觀不同。
趙二虎姜午陽都是苦出身,亂世之中,當土匪混口飯吃。在龐青雲正式成為兩人大哥前,他們就敢於為了吃的,成為搶軍糧的亡命之徒。
先說姜午陽。
我認為姜午陽是個只認兄弟情的混蛋。
影片開頭,陳可辛就用一雙軍靴展示姜午陽的混蛋本色。
龐青雲成為乞食為生的盲流,姜午陽一眼就看中他的軍靴。他趕緊跳下馬,走到龐青雲面前,發現尺碼大小合適,二話不說就拿刀殺人。
真真是心狠手辣。
他想要龐青雲的軍靴,哪怕是仗著人多勢眾,說一句給爺脫下來,持強凌弱,也比二話不說殺人滅口搶靴子的行為光明磊落。
在姜午陽心中,暴力手段比語言交流靠譜。
後來,姜午陽和龐青雲一同打天下。
有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姦淫民女,龐青雲要樹立軍威,姦淫民女者就要殺掉。趙二虎堅決反對。
大哥要殺人,二哥要保人,姜午陽不能忍受大哥二哥因此反目成仇,直接砍掉肇事者的腦袋。
後來,姜午陽發現大哥二哥心生嫌隙,以為這是為了二嫂的緣故,他果斷殺掉了二嫂。
姜午陽不斷殺人,自始至終都是在維護三人的兄弟情分。
用投名狀裡面的話說,“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姜午陽高估了二嫂對大哥二哥兄弟情的影響力,歸根結底,是他自己高估了三人的兄弟情義。
他可以玩命維護的兄弟情義,不是龐青雲的價值觀。在龐青雲心中,兄弟情義敵不過政治利益。他願意接受投名狀,因為他要利用兄弟情義作為自己東山再起的手段。
如果三兄弟要分親疏,姜午陽和趙二虎是同一類人,龐青雲是一類人。
龐青雲和趙二虎姜午陽三兄弟水火不容,本質上是兩種價值觀的必然碰撞,政客和土匪的不可調和。
再說趙二虎。
趙二虎和姜午陽不一樣,他重視兄弟情,也維護老鄉情。
龐青雲下令殺掉蘇州城的降兵,這個決定擊潰了趙二虎的道德觀念。他不贊同殺降兵,因為其中有自己的老鄉。
他給老鄉保留了足夠的善意。
當然,趙二虎絕對不是仁義善良的化身。他和很多老鄉一樣,是搶錢搶糧搶娘們兒行動的支持者,因為他們攻克的地方沒有自己的老鄉。
趙二虎沒有龐青雲的格局。所以,他不同意龐青雲的看法:只要是敵人,老鄉也是敵人,只要是民眾,投降的民眾也不能姦淫或者殺害。
從本質上講,趙二虎和姜午陽都是認知半徑不高的土匪。
他們的殺人邏輯看親疏關係,而非是否正義。
最後說一下龐青雲。
《投名狀》是以姜午陽的敘事視角展開的敘事,他不能理解龐青雲的價值觀,認為龐青雲和他們的投名狀是一種欺騙。
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姜午陽,很容易拿到觀眾的同情心。
在很多人眼中,龐青雲是個殺害兄弟,與兄弟妻偷情的腹黑男。而這只是龐青雲的一方面。
趙二虎和姜午陽都是隻會打打殺殺的文盲,他們搶軍糧時甚至不懂“擒賊先擒王”的戰鬥技巧。
如果不是龐青雲的協助,搶軍糧事件極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龐青雲懂得軍靴對姜午陽的吸引力,他會在搶完軍糧後,主動把軍靴送給姜午陽。
趙二虎的村莊被魁字營洗劫,龐青雲順水推舟,提出想要避免被魁字營欺負,就要變得比魁字營更強更大。
龐青雲是趙二虎和姜午陽命運的操盤手。
而朝廷是龐青雲的操盤手。
《投名狀》結尾有個很棒的設定,姜午陽捅死了龐青雲,仰天長嘯“刺龐者,姜午陽是也”。
這一聲吶喊,是姜午陽悲壯又驕傲的心聲。
他用龐青雲的死祭奠了三人的兄弟情。因為他也是殺害兄弟的兇手,所以,他也難逃一死。
姜午陽自始至終都在維護投名狀的誓言——“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現實遠遠比姜午陽以為的殘酷,即便他不刺殺龐青雲,朝廷也不會放過龐青雲。
在姜午陽刺殺龐青雲時,朝廷已經派人暗殺龐青雲。
我反覆看這段戲,驚歎陳可辛的細膩,因為兇手放冷槍,龐青雲才無力招架姜午陽的刀,最終被刺死。
如果姜午陽也覺察到冷槍殺死了龐青雲,那麼他高呼“刺龐者,姜午陽是也”就是對這一事實的反抗。
姜午陽、趙二虎和龐青雲,前者守護兄弟情義,後者追求政治利益,我們更容易對姜午陽趙二虎有共情,《投名狀》也用大量細節來展示龐青雲在官場上的身不由己。
趙二虎為了讓兄弟們享受到勝利果實,私發軍餉,這樣做違背聖意。
龐青雲殺掉趙二虎,是尋求政治利益,權衡利弊的理(leng)性(ku)選擇。
對龐青雲的理解,是《投名狀》對兄弟情義的冒犯,也是它的可貴之處。
它在告訴我們,好人壞人不足以概括一個人,我們只能見到不同價值觀,不同立場的複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