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這部電影在剛出來那段時間特別火熱,可謂是口碑票房雙豐收。作為劇情片一般很難在一開始那麼吸引人。但這部電影做到了。它從頭到尾深深吸引著我。我認為最大的功勞就是其中的主人公,白人強尼。這個佔據整部鏡頭百分之80時間的混混有著超強吸引力的人格魅力。
劇情時間發生在,1962年。當時的美國還處在一個白人排斥黑人的時期。白人強尼一家同樣如此。作為一個暴躁的義大利人,強尼對黑人,沒有一點好的臉色甚至還有幾次打黑人的經歷。
電影裡有這樣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他將來自己家做工的黑人喝過的水杯一臉嫌棄的扔進了垃圾桶。
強尼對黑人有著發自心裡的歧視。
為了能付上家庭的開支,將自己的手錶也賣了。
他急需要一份工作。
這時透過朋友介紹,他應聘了一份高薪的工作。
這份工作是為一個黑人音樂家開車。
男主有了一些猶豫。為自己最歧視的人工作,這對於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這時強尼面對了艱難的選擇。一邊是家庭責任,一邊是自己的自尊心。
在回家看到自己美麗的妻子,還有兩個孩子後,他選擇了前者,在家庭面前,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心也許根本就不重要。
當時強尼的很多親戚都不理解他,沒有想到他會去為黑人工作。甚至打賭他做不了幾周就會把老闆打了。
這份工作的錢分兩次結,如果做不完,也就意味著自己得不到另一半的錢。哪怕脾氣暴躁的強尼,也開始學會忍受,適應。
成年人的無奈是從責任開始的。有了責任就意味著我們時不時要放棄自己的原則,並把它踩在泥土裡去。
網上火爆全網的一個影片更是觸及了我們大多數成年人心中的淚點
一個日本小哥在地鐵上邊吃東西邊流淚
正如日本日劇《四重奏》裡面說的一句話“會邊哭邊吃東西的人,能夠活下去。”
沒什麼,大家都是如此,沒有誰的生活,擁有容易二字。
每一次哭泣,每一次奔潰,每一次打破自己的原則,都是為了前行積蓄力量。
我們要努力頑強的活下去。
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