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入夢》是1992年TVB單元劇《極度空靈》其中的一集。
時長45分鐘,豆瓣8.3分,鄭伊健主演。
故事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夢境研究教授陳楊(鄭伊健)回國發展,卻慘遭當時大環境破壞。
在心灰意冷時,陳楊選擇用一種“入夢”的方式,逃避到一個由他自己所創造出來的世界。
通過鏡頭語言來側面解讀《入夢》、影片中所提及的“清醒夢”是否真實存在?
未來科技是否會真的讓我們像《盜夢空間》一樣“潛行入夢”?
如果你對以上疑問好奇,請慢慢往下看:
一、鏡頭語言和《入夢》鏡頭語言是指導演在拍攝影片時,通過鏡頭畫面想要傳達出來的某種意圖和效果。
鏡頭語言能夠讓觀眾感受和了解影片的意境、主角的內心世界等等。
在《入夢》的開場,採用一個遠景鏡頭作為定場畫面。
從服裝,場景讓觀眾了解到事件所發生的年代。
隨著一些老照片而巧妙的將時間再推進了幾年,到了那個特殊時代。
陳楊被批鬥。
批鬥他的正是他的妻子,她說:“陳楊,我要和你劃清界限!”
這裡採用仰望視角,觀眾是在陳楊的視角抬頭看這一幕。
通過鏡頭拍攝的角度,人物顯得誇張,放大並充斥畫面,觀眾能感受到陳楊的心境——他的世界被妻子的絕情和現實不公填滿了。
批鬥結束,陳楊奄奄一息。
通過中景、近景、推進到特寫,鏡頭的拉近會讓觀眾更容易進入主角的內心。
看到陳楊的痛在隨鏡頭放大,觀眾也能切身感受到難過。
眼睛特寫,再拉伸回近景。通過畫面顏色的改變,陳楊進入了他的夢境,一個小世界。
影片的特別之處就在於這個“意外奇緣”的小世界。
什麼是意外奇緣?
這是主流奇幻類電影中常用的構想方式,創建出一個超脫於現實的小世界。
比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愛麗絲幻遊仙境》,在一個奇思妙想的世界中,所有規定有違現實,讓觀眾充滿好奇觀賞。
在《入夢》中,陳楊的夢境世界是一個隱世山村,舒服,寧靜。
雙人鏡頭,一個甜美單純的女孩照顧陳楊。
為什麼陳楊的夢境中會有這樣一個女孩?
那是現實中前妻的冷酷絕情,所以在內心陳楊渴望有這樣一個與前妻完全相反的人,而由夢境創造出。
遠景視角鏡頭:祥和安寧的村落。
為什麼陳楊會構建這樣的地方?
同樣是來自現實的殘酷,讓他內心的夢裡渴望有這樣一個理想國,烏托邦之處。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一個世界,那並沒有特色。接下來好看的來了——
原來這個村子裡的每個人都是殭屍,他們飲用雞血,他們靠埋在黃土中再爬出來而獲得永生。
他們是怪物,他們不是人。
但是他們卻沒有傷害陳楊,他們很善良。
這是導演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巧用到的對比手法——
通過對比現實裡的人和夢境世界的殭屍怪物。那些現實中的人批鬥陳楊,性格扭曲,人不像人。殭屍反而溫柔善良。
人,有時候還不如一個怪物。
通過顏色的變化,可以在畫面中很好的區分一些時空場景,比如大部分電影會用黑白畫面來代表回憶。
而《入夢》描述夢境世界的時候,使用冷色調的鏡頭,表明陳楊正處在夢境中,他也知道這個情況,他內心也願意留在夢境。
影片的強烈對比,突出了這個“意外奇緣”世界的好,和現實的悲涼,讓觀眾都理解了陳楊最後的選擇。
結局有一幕畫面——
在夢境世界,由於爆發瘟疫,行屍女孩喝不到血,陳楊提議將自己的血給女孩喝。
而當陳楊被吸血之後,他就成為了一個行屍,他選擇留在夢境世界,做一個“行屍走肉”。
陳楊選擇永遠留在夢裡,不再醒來。
其實陳楊的這一個決定和TVB的另一部作品《大時代》裡的丁蟹有幾分相似。
在《大時代》結尾,當時的丁蟹的兒子全死了,也破產了,他一無所有,被關在病房裡,方展博去看他,去看他過的有多狼狽。
被折磨的不成樣子的丁蟹說:你知道嗎?有個故事說,從前有個窮人和富人,窮人幫富人打工。
這個富人每天12小時不愁吃穿,可到了夢裡就過的提醒吊膽,被人追殺。
而窮人呢,雖然每天打工、每天捱餓,可在夢裡什麼都有。
你不要看我現在很慘,可我在夢裡什麼都有呢。
《大時代》的丁蟹和《入夢》的陳楊在本質上來說是同一種人——被現實摧殘,而崩潰到自暴自棄,妄想用夢來麻痺自己。
這是一種消極且荒唐的狀態,想要靠夢逃離現實的人,都是可憐人。
二、真實的清醒夢千百年來,關於夢的討論源源不絕,荷蘭醫生Frederic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清醒夢一說。
清醒夢是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
在清醒夢的狀態下,做夢者可以在夢中擁有清醒時候的思考和記憶能力。
部分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夢境中的感覺真實得跟現實世界並無二樣,但卻知道自己身處夢中。
影片《入夢》所表述的正是清醒夢。
其實這樣的清醒夢我們每個人都曾做過,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只不過醒來後就慢慢遺忘了。
我們一直非常渴望探究夢境,夢是很玄妙的,有很多未解之謎。
比如2014年轟動的“夢境擒凶”事件。
這是一條來自央視,撒貝南時間《今日說法》的真實新聞——
弟弟被謀殺後,屍體無法找到。
姐姐做了一個夢,發現弟弟的屍體藏在鐵軌旁的一顆樹下。
姐姐帶著警方真的在樹下找到了弟弟的屍體。
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姐姐居然靠著夢就找到了弟弟的屍體。
專家給出一個很隱晦的解釋:
姐姐太思念弟弟,她不斷尋找,腦海中畫出千百條地圖。
其實腦海中思路是飛快的,記憶儲存也是驚人的,(比如也許她早就見過殺手,聽說過殺手常去什麼樣的地方),姐姐將所有線索融匯在一起推算,而做了這個驚人的夢。
我們對於夢總是充滿嚮往和好奇。
隨著時代發展,夢的面紗正在逐漸被科學揭祕,而越來越多理論證明,或許我們可以潛行入夢。
三、我們是否可以在夢境世界生活?好萊塢電影中的《盜夢空間》給出了一個盜夢的理論——腦電波。
腦電波是夢的表現方式,而只要將人的腦電波讀出來,拆分成電腦資料,就能夠了解並且控制夢。
《盜夢空間》的科學原理設定就是如此,用電腦資料設定了一段“頻率”傳到到人的大腦被腦電波接受,從而潛行入夢。
好萊塢科幻電影《超級玩家》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世界——
2045年,遭遇能源危機的世界處於崩潰邊緣,人類選擇在名為“綠洲”的VR遊戲中尋找慰藉。
無論何時何地,人們只要戴上VR頭盔,就可以進入一個虛擬的夢想世界。
玩家大多數是底層人。現實生活中的他們窩在狹小的房子裡,吃著快餐,貧窮。
可只要有了這個VR頭盔,就能進入一個超夢幻的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可以很有錢,可以換一張漂亮的臉。
這些“頭號玩家”們放棄了對於現實的追求,而選擇在遊戲裡過他們的人生。
這一幕真的像極了《入夢》的結局,活在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和《入夢》裡的陳楊是一樣的。
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嗎?
——
隨著科技的發展,《盜夢空間》、《頭號玩家》電影裡描述的世界,可能終會有成真之日。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這樣靠幻想來的虛擬世界、夢境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懶惰成就了科技,安逸使人消極。
回顧唸書時我們都背誦過的《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中的名言: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生活,因為即使是一場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終止生命。
追夢而活,不被現實屈服的人生,才是最好的、最真的。
結語:《入夢》是一部有趣、奇思妙想的影片,但其本質只限於娛樂,不應該贊成它所表述的觀念。
我們常說人生如夢。十年又十年,轉眼一念間。
接受現實,面對現實,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有痛、有淚、有歡笑、有艱辛、不服輸。
完整的人生才是一場最珍貴的夢。
-
1 #
-
2 #
寫的不錯。。但是好恐怖!啊!!豆瓣影評我都不敢看啊!!大中午也不敢看啊!!到底是不是很恐怖?!!
-
3 #
這部劇非常好看!就喜歡這種奇情類的
@taovivian 請查收~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