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經歷過兩年的影視寒冬,加上2020年疫情的打擊,在2021年春節,電影票房終於迎來爆發。

壓抑已久的觀影需求,再加上原地過年等利好因素加持,今年迎來史上最強春節檔。大年初一票房達到17億,重新整理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總人次和單日票房的紀錄,並重新整理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整個春節檔,全國總觀影人次多達1.6億,春節檔總票房達到78.22億元。

在春天來臨之前,很多企業沒能熬過寒冬,僅去年一年就有多家影視公司關停、虧損。火熱的春節檔仍然掩蓋不了電影行業發展的問題,影視業寒冬早從2018年便開始了。

資本讓電影野蠻生長

2020年上映、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是圍繞一場電影放映的故事,在物質匱乏的七十年代,人們沒有多少娛樂的方式,看電影便成了重要娛樂方式之一。一部《英雄兒女》即使看過多遍,再次放映仍然能夠引起狂歡。

到了21世紀,得益於物質的富足和技術的進步,電影業也向前邁了一大步。

隨著消費升級,電影院逐漸從一二線向低線城市普及。隨著資本湧入,影院建設加快,山西省臨汾市這樣的五線小城,2019年影院數量也多達36家。

渠道的快速建設,有效帶動了觀影人次的井噴,進而帶動了全國電影票房的大幅增長。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熒幕上開始充斥著爛片。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從2015年到2019年,全國影院數量翻一番,從6395家影院增長至12408家。電影院銀幕數從31600塊增長69787塊,平均增長率為22%,目前我國電影銀幕總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過去一年,即使有疫情影響,中國電影院和銀幕數仍然呈現正向增長。全國電影院淨增加495家,銀幕數新增5794塊。

但是,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陷入增長放緩、甚至停滯的困境。觀影需求雖然還在增長,但是已經開始放緩,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大公司爭相擴大規模,整個市場已經供過於求。

2015年至2019年,全國觀影人次從12.6億增長至17.27億。但是相比銀幕數的增幅,觀影人次的增長率遠不及銀幕數,除了2017年觀影人次相比前一年增長了18%,其餘幾年增長率都在10%以下,2019年增長率更是僅有0.6%。

由於票房增速低於銀幕增速,單銀幕產出持續下降,到2020年,全國單銀幕票房產出已連續第五年出現下滑,這就導致院線的盈利能力出現下降。單銀幕票房從2015年的137.6萬元/塊降至2019年的91.1萬元/塊。

這直接提現到影視公司的業績上,截至2019年末,A股31家影視類上市公司中有17家淨利潤為負數。2020年疫情更是給行業致命一擊,關停的影視公司數量達 9860 家、影院類企業 2814 家。A 股的 27 家影視動漫公司裡,有 23 家公司股票在過去一年下跌。存活下來的公司也在苦苦掙扎,巨頭萬達電影預計淨利潤虧損61.5億元至69.5億元,華誼兄弟預計淨利潤虧損7.8億元至9.8億元。

從渠道為王到內容為王

在野蠻生長時期,電影行業各個環節都積累下了不少問題,比如天價片酬、明星資本化、金融槓桿等。終於到了2018年,影視行業陷入寒冬。有業內人士分析,影視寒冬緣自資本寒冬。資本撤離最直觀的原因是影視行業的不規範、波動性大、政策變動、高風險等特點。

我國電影產業鏈主要包括電影的投資、製作、發行、放映(院線、影院)以及觀影。其中,院線連線著產業鏈上游的發行和下游的影院,承擔著供片商的角色。片方將影片製作完成後,要拿到電影院放映,必須透過院線來發行,並由院線就影片在所屬影院放映進行統一安排。

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通常7%分給院線,50%分給影院。以中影影院為例,它可以拿走淨票房的55%,中影集團作為院線方拿2%,製片或發行方拿43%。

院線和影院在產業鏈中更具話語權,而電影出品製作方話語權相對較弱。正因如此,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一部電影的成績如何,並非是靠品質,而是取決於渠道。

被觀眾稱作爛片的電影占據高排片、而小成本優秀影片拍片少的情況屢見不鮮,《百鳥朝鳳》的製片人甚至為求排片下跪。此次春節檔,同樣也展示出排片的重要性。

春節檔共有7部電影上映,其中《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熱度最高,尤其是前者,憑藉前兩部積累的人氣,排片一度佔到60%,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最快破10億的紀錄。相比之下,另外5部影片只能“陪跑”,比如《人潮洶湧》首日的排片為8.5%,第四日僅剩2.8%,該片導演忍不住為電影發聲“求”排片,主演劉德華也開通了第一個社交賬號為影片宣傳,目前票房也僅為1.5億。

在電影票房增速放緩的同時,一部又一部影片重新整理票房紀錄,這說明電影行業還有增長空間。如果想要推動票房增長,就要刺激觀影需求進一步釋放。

隨著影院充分滲透,社交媒體迅猛發展,讓渠道的話語權被削弱,質量和口碑的作用對於影片票房的作用愈發凸顯。這次春節檔,《唐人街探案3》高開低走、《你好,李煥英》憑藉好口碑倒逼影院增加排片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影片平臺搶食影院

今年春節檔的爆發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這些電影如果放到平時上映,恐怕不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隨著短影片、遊戲等娛樂方式的興起,電影已經不再是不可取代的娛樂方式。由於時間、金錢成本等因素影響,電影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2020年疫情打擊了很多行業,也推動很多行業發生變革,其中線上化成為一個重要趨勢,電影業也是如此。疫情加速全球電影發行方式革新,影片平臺開始採用PVOD(單片付費)模式發行影片。

2020年春節徐崢導演的《囧媽》免費上線,2020年2月,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肥龍過江》以PVOD方式上線愛奇藝,此後,《春潮》、《春江水暖》、《怪物先生》、《冷血狂宴》等影片拉開了線上單片付費發行的大潮。2021年春節檔,《發財日記》、《少林寺之得寶傳奇》選擇純網路發行,愛奇藝、優酷、騰訊影片三家影片平臺做了聯合宣推。

美國也是如此,去年9月,迪士尼力作《花木蘭》跳過院線渠道直接上線Disney+,迪士尼宣佈未來幾年將有50部影視劇登陸Disney+;華納的DC宇宙大作《神奇女俠1984》也在HBO Max首映,華納還宣佈2021年北美上映的17部影片將同步登入HBO Max,這是院線視窗期在歷史上第一次被完全打破。

疫情影響下,過去一年上影節等論壇和各大影企的釋出會上,影視公司們紛紛將線上發行視為了下一階段發力的重點之一。

《2020中國網路電影行業年度報告》顯示,在影院停擺、電影大盤整體下滑的趨勢下,2020年網路電影的線上播放表現逆勢增長,市場佔有率提升。2020年線上影片累計正片有效播放528億,其中網路電影112億,同比增長30%,佔比提升至21%。2020年上新網路電影中,共79部影片分賬破千萬,同比增加41部。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院線電影和網路電影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

使用者能夠不去影院,隨時隨地在影片平臺看電影;而電影人也有了更多渠道發行電影。對於製片方而言,如果線上發行商業模式足夠成熟,能夠為片方在創收上提供有力保障,也能緩解檔期、資金等問題,讓中小成本影片有喘息的機會。毫無疑問,這能夠有效激發創作活力。

當然,電影的變革會損害院線利益,就在華納宣佈打破院線視窗期訊息的當天,北美前四大院線中,AMC、Cinemark、Marcus股價都大幅下跌。

零售行業經歷了電商變革,如果電影也實現了線上變革,可能未來的利益分配也會隨之改變。觀眾最擔心的是:未來是否會湧現一大批粗製濫造的影片、是否會影響到體驗。其實就像零售一樣,渠道變革,但終究是產品、服務為王,電影雙線發展,受益最大的是使用者。

8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為什麼《如懿傳》的穎妃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