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上映第11天,《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就達到了40億,據業內之前預估的50億票房,看起來簡直是“指日可待”呀。

賈玲僅憑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就成為了整個華語影壇,最不可思議的“超級黑馬”。

那麼,《你好,李煥英》到底又是憑藉什麼,不僅一舉超過了在春節檔之前,一直處於“領跑”地位的《唐探3》,現在還超越了“國產賀歲喜劇電影”的開創者,馮小剛導演的所有電影票房的總和呢?

我認為,在《你好,李煥英》票房口碑實現“雙逆天”的各種原因中,有一個因素可能被大家給忽視了,那就是“人工智慧”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你覺得是我“腦路清奇”嗎?那我問你,你去影院看《你好,李煥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賈玲情商高?還是因為愛看《王牌對王牌》?

如果你和我一樣,早已習慣於透過各類網路平臺,去選定看什麼電影、點什麼外賣、買什麼東西,報什麼課程,那麼或許,你也會對這本顛覆認知的書——《人工智慧商》產生興趣。

說來好笑,我第一眼看到《人工智慧商》這個書名的時候,以為這是一本講怎麼賣“人工智慧產品”的書。

其實,這本書是要告訴我們,在這個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時代,除了智商、情商,掌握“人工智慧式”的思考方式也很重要。而這個“AIQ"的概念,指的就是“人工智慧商”

下面,就讓我運用本書作者,兩位美國的新銳資料科學家的這種全新的思考方式,來聊一聊和“人工智慧商”有關的那些故事吧。

01 《你好,李煥英》超高票房的背後,其實有人工智慧“個性化推薦”的功勞。

我首先得承認,《你好,李煥英》因為帶著賈玲對母親“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和真情,加上結局的“高能反轉”,的確是“太好哭”了。

不過,今天我不談這部賀歲喜劇的內容本身,只就其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來找一下原因。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票房之所以會這麼高,可以說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結果。

受前期疫情全面防控的影響,今年各地終於“全面解封”的人們,在春節假期“就地過年”的"號召”下,將“看電影”作為“過年必選娛樂專案”的比例,絕對較往年高。

如果說以上是“天時”和“地利”,那麼,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和”指的就是“人工智慧”對這部電影“票房”強大的“加持”作用了。

提到“人工智慧”,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會將其等同於“機器人”。但實際上,人工智慧指的是一種演算法,或者叫做“一組帶有步驟的指令”。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目前的生活和行為方式,這其中被應用得最為廣泛的,就是“推薦引擎”。

正如前文所說,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選擇去看《你好,李煥英》,是緣於各大主流網路平臺,將這部高口碑的影片,推薦到了你我的面前。

有句老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假如沒有以“推薦引擎”為基礎的網路平臺的蓬勃發展,即便有再好的天時地利,賈玲的這部影片也不可能取得“創紀錄”的票房突破。

現在的問題是,“推薦引擎”為什麼會將《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推薦給你我呢?這恐怕就得從“推薦引擎”的“個性化”特點說起了。

02 人工智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對我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我前兩天在淘寶上給兒子買了一盒奧特曼卡片,現在只要開啟淘寶,就會有若干與奧特曼相關的商品推薦出現在我的面前。

這種根據使用者個人的網際網路數字軌跡來進行的“一對一推薦”就叫人工智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而對“人工智慧”來說,“個性化”指的也就是數學上的“條件機率”。

你是不是覺得上面的這段話聽起來太過抽象?那就先來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1944年,在歐洲德軍佔領區上空,爆發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空戰,隨著空戰的不斷白熱化,盟軍轟炸機和飛行員的損失也越來越大。

萬幸的是,一位名叫亞伯拉罕.瓦爾德的匈牙利裔美國統計學家,運用“條件機率”的數學原理,在短時間內推演出了一個“倖存推薦系統”。

這個“推薦系統”可以為指揮官提供“定製建議”,告訴他們如何根據戰鬥損傷資料,來提高任意飛機型號的存活率。

由於瓦爾德的這個“推薦系統”在盟軍對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戰鬥中,挽救了無數轟炸機飛行員的生命,他的這一“演算法”被稱作是“美國統計學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傑作”。

實際上,瓦爾德的這一“推薦系統”的核心,與人工智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完全相同,因為二者都是基於“條件機率”的一種應用。

由此可見,人工智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並不神秘,它不僅曾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格局,也正在對我們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產生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那麼,面對滾滾而來且勢不可擋的“人工智慧”大潮,我們到底應該秉承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03 “人工智慧焦慮”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2015年,日本一個叫“東大”的機器人,竟然考出了整體分數超過全國80%高中生的成績,它能被全日本765所大學中的535所錄取。

不知道你對這一事實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想,很多人可能會由此而陷入對“人工智慧”的無限焦慮之中。

事實上,對於“人工智慧是否會徹底奪走我們的工作?”這一問題的爭論從未停止。

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13年就曾預測,“人工智慧”將在10-20年內,讓美國總計702種職業中的一半徹底消失。

不僅如此,美國知名科技企業家埃隆.馬斯克的觀點則更讓人們對“人工智慧”的前景感到擔憂。

這位因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創立而身家億萬的傳統技術的“顛覆者”認為,人類很快會被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征服,人工智慧是“對我們的存在產生最大威脅的物種”。

不過,在本書的兩位作者看來,馬斯克其實是落入到了認知科學家們所說的“可得性啟發法”的陷阱之中。

這一陷阱指的是,人們根據頭腦中最早出現的任何例子來評估某種說法可信度的心理捷徑。

人們對“人工智慧”的例子大多主要來自於科幻小說中的邪惡人物,比如終結者。但我們應該知道,藝術創作與實際製造根本就是兩回事。

“人工智慧統治人類”的觀點是不是杞人憂天我們不知道,但對於現在和可以預見的未來,人工智慧只會在其特定的領域擁有“智慧”,卻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舉個例子:“在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把你帶到足球場,但它並不能充當比賽裁判,更不能根據自己的意志把你綁在門柱上,並把球踢向你的敏感部位。”

在作者看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當然會對一部分人的工作構成威脅,但就總體而言,人類從“人工智慧”中所獲得的東西必將遠大於我們所失去的。

我們會遠離重複性勞動,得到新的、更好的工作;會身處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和更少的語言障礙中;會獲得更好的醫療保障和新的學習、決策工具。而這一切都將會幫助我們成為更好、更聰明的人。

比如,人工智慧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原理已經被應用在了自閉症和阿爾茨海默症的新的治療方法的研究上。而在癌症研究領域,這一原理的應用也取得了更為激動人心的進展。

我想,對“人工智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抱有和本書作者同樣現實的態度:既然無論你是否樂意,“人工智慧”都已經並必將越來越普遍,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學習並掌握它。

請記住:誰掌握了人工智慧時代的思考方式,誰就真正掌握了未來。

2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如何製作出一部票房前十的優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