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每年年初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宣告了一年一度的頒獎季到來,儘管奧斯卡只是一個美國國內的電影獎項,但是由於好萊塢強大的吸引力而使得奧斯卡獎成為了全世界電影行業最為重要的評獎之一。在奧斯卡上獲獎,對於演員來說都意味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和藝術成就,我們可以發現奧斯卡評獎格外偏愛某些型別的演員。

梅麗爾·斯特里普(27次提名,3次獲獎)

人們已經習慣於在每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中看到“梅姨”,幾乎可以把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名單分為梅麗爾·斯特里普和非梅麗爾·斯特里普兩類演員。對於全世界女演員來說,在候選名單中看到“梅姨”的名字,很可能意味著自己又只能在頒獎典禮上當看客了。她最長的未獲奧斯卡提名的時間是1991年《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之後,一直到1996年憑藉著《廊橋遺夢》再獲最佳女主角提名,原因是年屆四十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在1991年生下了第四個孩子。

梅麗爾·斯特里普分別以《克萊默夫婦》(1979),《蘇菲的選擇》(1982)和《鐵娘子》(2011)三部電影獲得奧斯卡影后,而最近一次獲得提名是2017年與湯姆漢克斯合演的《華盛頓郵報 》。

凱瑟琳·赫本(12次提名,4次獲獎)

雖然凱瑟琳·赫本的知名度不及另一位赫本,但是她卻是奧斯卡的另外一名寵兒。她的提名紀錄直到2002年才被梅麗爾·斯特里普打破,而凱瑟琳·赫本的四次獲獎紀錄至今無人撼動。

凱瑟琳·赫本同時也保持著一項幾乎不會被打破的紀錄,四次獲獎她都沒有參加最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而她僅僅在1974年參加過一次奧斯卡頒獎儀式,是為了給她的好友勞倫斯·溫加滕頒發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凱瑟琳·赫本獲得奧斯卡獎的作品分別為,《牽牛花》(1933),《猜猜誰來吃晚餐》(1967),《冬獅》(1968)和《金色池塘》(1982)。

傑克·尼科爾森 (12次提名,3次獲獎)

傑克·尼科爾森的三部獲獎作品橫跨了三十年,1976年的《飛越瘋人院》,1983年的《母女情深》和1997年的《盡善盡美 》。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能夠做到這一成就的並不多見,而算上他的提名更是時間長達半個世紀。

傑克·尼科爾森也是少見的出演過漫畫改編電影的奧斯卡影帝,他在1989年的《蝙蝠俠》中扮演了小丑角色至今讓人難忘。

貝蒂·戴維斯(10次提名,2次獲獎)

貝蒂·戴維斯是好萊塢上個世紀好萊塢電影黃金年代最為著名的女演員之一,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銀幕傳奇女星”,位列第2名。

她以1935年的電影《女人女人》和1938年的《紅衫淚痕》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並且成為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第一位女性主席。

勞倫斯·奧利弗(10次提名,1次獲獎)

勞倫斯·奧利弗早年以出演莎士比亞戲劇而成名,他也是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莎劇演員,英國國家劇院的主舞臺以他的名字命名。勞倫斯·奧利弗唯一的奧斯卡獎也是來自於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他以電影《哈姆雷特》獲得1949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勞倫斯·奧利弗還有一項難以超越的紀錄,在他主演的《亨利五世》(1944年)和《理查三世》(1955年)這兩部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作品中,勞倫斯·奧利弗同時還擔任了導演。

保羅·紐曼(10次提名,1次獲獎)

很難相信這位長相俊美並且有著大量經典作品的美國電影傳奇巨星竟然只有一次獲得奧斯卡獎,1986年的《金錢本色》終於戴上影帝的桂冠。此時的保羅·紐曼已經年逾花甲,距離《虎豹小霸王》和《騙中騙》早已過去快二十年。

保羅·紐曼還是一位成功的導演,他執導的《巧婦怨》(1968)和《永不讓步》(1970年)都曾經獲得奧斯卡的提名。有意思的是,《巧婦怨》的女主角喬安娜·伍德沃德正是保羅·紐曼的妻子,她曾經獲得過第30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獎項,這對夫妻是好萊塢真正意義上的影帝和影后。

斯賓塞·屈塞(9次提名,2次獲獎)

由於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去世,斯賓塞·屈塞的已經不為人所熟知,但是他絕對是20世紀上半葉美國最為著名的男演員之一。斯賓塞·屈塞是第一位連續兩年(1937、1938)獲頒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第二位獲此成就的直到六十年後的湯姆·漢克斯才完成。

斯賓塞·屈塞與凱瑟琳·赫本之間的婚外感情已經成為好萊塢的一段傳奇,由於宗教原因,深愛著凱瑟琳·赫本的斯賓塞·屈塞一直不願意與自己的妻子離婚,始終在家庭和愛情之間苦苦掙扎。斯賓塞·屈塞與凱瑟琳·赫本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是著名的《猜猜誰來吃晚餐 》,本片為凱瑟琳·赫本帶來一座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獎盃。電影拍攝完成後17天斯賓塞·屈塞便因病去世,由於過於悲傷,凱瑟琳·赫本一生都沒有完整地觀看過這部電影。

馬龍·白蘭度 (8次提名,2次獲獎)

馬龍·白蘭度毫無疑問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演員,無論在電影裡,還是在現實世界裡,他都是“教父”一般的存在。無論是這部講述黑手黨家族歷史的電影本身,還是馬龍·白蘭度所扮演的教父角色,都極大地影響了美國電影歷史和流行文化。後世幾乎所有的黑幫電影都難以擺脫教父的影子,而眾多的好萊塢巨星都將馬龍·白蘭度視為偶像。

1973年,如日中天的馬龍·白蘭度幹出來一件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他憑藉史詩電影《教父》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隨後宣佈拒絕領獎,原因是為了對當時的美國印第安人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表示聲援。而這樣出格的舉動並沒有妨礙奧斯卡獎在下一年繼續提名馬龍·白蘭度為最佳男演員,他憑藉經典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差點再奪影帝稱號。

傑克·萊蒙(8次提名,2次獲獎)

傑克·萊蒙是美國電影歷史上第一位集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帝於一身的大滿貫級別演員。他分別憑藉《羅伯茨先生》(1968年)和《救虎記》(1973年)兩度獲得奧斯卡獎。他與冷麵笑匠沃爾特·馬修組成的喜劇搭檔許多人至今還有印象,兩個人縱橫好萊塢達30餘年,拍攝出許多優秀的電影。

阿爾·帕西諾(8次提名,1次獲獎)

在2020年奧斯卡獎評選中依然入選最佳男配角的阿爾·帕西諾,讓人不禁懷念半個世紀前那個在《教父》中風頭強勁的“麥克•柯里昂”。在《教父》之後,阿爾·帕西諾出演了一系列經典的黑幫電影,《忠奸人》、《疤面煞星》和《情梟的黎明》,使得他的黑幫老大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阿爾·帕西諾唯一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電影卻是一部正能量的勵志電影,1993年的《聞香識女人》中那個雙目失明的退伍老兵角色才真正奠定他大師的地位。

縱觀二十一世紀的美國電影,似乎還沒有人能夠取得這些大師級演員的成就,而奧斯卡獎也在各種商業利益和政治正確中搖擺不定。在新生代的演員中似乎也只有“小李子”李奧納多讓人感覺開始有了一絲大師風範,並且有望打破獲得奧斯卡提名次數的紀錄。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永遠的君主李袞結局是什麼 或許和鄭太乙無法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