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提起經典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很多人很容易想起之前上映的一部日本影片《追捕》,兩部影片儘管來自不同的國度,但是內容題材卻十分相似,影片主人公都是做為執法人員面對黑暗勢力的迫害忍辱負重,歷盡艱辛、磨難最終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的故事,影片主題都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對於以上兩部影片,大多數六零後、七零後的觀眾、讀者非常熟悉並且有著深厚的感情。

首先,關於日本電影《追捕》的劇情結局,電影上映後不久就傳出了該片有續集的訊息,大體上是主人公杜丘以及他的戰友矢村警長被陷害致死,真由美精神失常、警員細江最終破案云云,主人公的結局牽動著觀眾的心,直至看到後來出現的連環畫《杜丘之死》之後,才驗證了廣大觀眾的猜測。《追捕》是根據日本著名作家西村壽行的長篇小說《涉過憤怒的河》改編的,影片與《戴手銬的旅客》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增加了美女救英雄的橋段,貫穿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增加了看點,影片的主題歌《杜丘之歌》(又名《孤獨的逃亡》)也一度成為經典。所以從題材型別上來說《追捕》是一部偵破愛情片。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把《戴手銬的旅客》說成是中國版的《追捕》呢?這是因為兩部影片有著很相似的故事背景和情節設計,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是根據長篇小說《被追捕的偵查員》改編的,之前曾經播出過同名廣播劇,根據小說改編的連環畫就有很多版本,在電影上映之前,小說故事和廣播劇的故事情節就已經深入人心,應該說連環畫的出版和廣播劇的播出為後來電影的上映起到了造勢、宣傳的作用,但是儘管如此,影片的成功還是有很多重要的因素,經過總結大體如下;

根據小說《被追捕的偵查員》改編的連環畫

一.時間節點: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上映的時間,恰恰是“文革”剛剛結束的時候,人們對於這場長達十年之久的浩劫剛剛開始反思,並且同時期上映了一批故事背景相近的影片(如《405謀殺案》、《神聖的使命》),對於親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對於影片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場景有著特殊的感情,在撥亂反正的年代節點,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撥動了廣大觀眾的心絃,產生了共鳴。

不同版本的連環畫

二.電影元素:

八十年代,隨著電影事業的復興,在一些影片的職員表中出現了一個新的職務“武打設計”或“格鬥指導”、“武術指導”(如《405謀殺案》、《特高課在行動》),這個時期是內地動作片也就是後來的武打片的萌芽階段,偵破片特有的緊張故事情節,加上精彩的打鬥,更使電影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拍電影《戴手銬的旅客》的時候,做為影片主演兼導演的於洋已經年過半百,親自出演動作場面,結合緊張的飛車、槍戰橋段,使得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三.視聽語言:

對於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來說,美術指導和音樂配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為影片增色不少。首先是影片的片頭美術,包括字幕的書寫都與眾不同,漂亮的草書令觀眾眼睛一亮,加上逼真的置景和道具陳設,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值得說明的是,影片的美術指導也就是有著“東方好萊塢”美譽的橫店影視城秦王宮的總設計師屠居華。

再說說音樂,因影片的而誕生的經典插曲《駝鈴》的歌詞所表達的濃濃戰友情感人至深,影片一上映,立刻傳唱起來,不久即成為公安、政法、部隊、學校等單位、組織戰友轉業、復員或同學畢業話別必唱曲目,其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電影插曲對渲染主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歌曲的作曲者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他曾經為很多經典影視作品作曲(如《紅樓夢》、《西遊記》、《聊齋》、《水滸》、《少林寺》、《武林志》等)。

日本電影《追捕》海報。

四.主題思想: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是中國產刑偵反特題材電影的代表作品,影片所表現的主題一直是我們的影視作品長期以來表現的主題“愛國主義精神”,處於特殊的歷史時期,身為人民公安戰士,懷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忍辱負重,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矢志不移,牢記使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令人動容,這也是影片的靈魂所在。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海報

五.餘音迴響:

影片的結尾沒有交代主人公的最後結局,我們的優秀偵查英雄儘管歷盡艱險,拖著疲憊不堪並且身受重傷的身體將敵特抓住,真相大白,但是由於特殊的身份仍然被戴上手銬,即將被帶回首都,在走上旋梯即將進入飛機的那一刻,回頭告別,畫面定格,伴隨著悲壯的主題音樂響起,彷彿群山都在悲傷的歌唱,把劇情推向高潮。我們的主人公命運如何?給觀眾留下了難以解除的牽掛和思考、懸念。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海報

影片上映後不久,有訊息傳說,劉傑最終被迫害死去,蘇哲被釋放了,最後是張強把案件偵破了……,傳說紛紜,沒有定論。

以上這些,就是稱《戴手銬的旅客》是中國版的《追捕》的緣故,現在,這部經典影片仍然在很多電影平臺佔據一席之地,經典影片歷久彌新,向老一輩電影藝術家致敬。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胡八一王胖子這種不賣腐的社會主義兄弟情,現代劇裡太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