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指南#
今年的春節檔可謂是神仙打架,在一眾大片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那就是《新神榜:哪吒重生》,對於這個題材其實並不陌生,應該是從小看到大的一個角色,尤其是2019年的《哪吒魔童降生》,更是取得了50億票房的佳績,目前位列中國票房第2,“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熱血臺詞至今令人記憶猶心,如今同樣題材出現,難免少不了拿出來各種比較。
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的背景架空在燈紅酒綠的民國上海,哪吒第N次轉世投胎,成了機車男孩李雲祥,一身皮衣造型,每日靠機車行走天下,是酷蓋本蓋了,整部電影裡既有東方的國潮風,也有西方的機械元素,傳統與現代交融,組成了濃濃的賽博朋克。
就是這樣一部酷炫的電影,甚至是春節檔唯一一部開啟點映的電影,票房卻不盡人意,到目前為止,3億,不僅沒有複製曾經的輝煌,甚至已經到了導演在網上求排片的地步,歸根結底還是出在一部電影的核心——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價值觀不夠明顯
近幾年國漫的崛起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它不再是隻針對低齡的觀眾,而是面對更龐大的成人市場,它們的故事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打鬥,每個好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宏大的價值觀,或是自我救贖,或是相信美好。
比如《哪吒魔童降生》裡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告訴世人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順應天命,從開始的自我放棄,到自我肯定,最終成為英雄,這一系列故事線,就像一注興奮劑,喚醒了當代年輕人那顆被壓抑的內心,讓每個人熱血沸騰。
而在《哪吒重生》裡面,它的心路歷程顯的就比較平,從未有過任何抱負,只是因為哪吒轉世投胎在他身上,於是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他展開,就像是“天選之子”,如果不是因為身邊的人都因他而死,他也許根本不會去戰鬥,頗有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人,我必還手”的心態,他的一路上幾乎都是被命運推著走,直到最後與東海龍王戰鬥,影片也沒有給我們傳達出真正想要傳達的東西,最後“我是誰,做給你看”到底是“自我覺醒”還是“因為命運”?
配角都是工具人
再說說裡面其他人物,相比《哪吒魔童降生》裡那個像女漢子的媽媽,幽默風趣的太乙真人,還是義氣可愛的敖丙,人物性格都很突出,在推動哪吒成長路上他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哪吒重生》裡的其它角色更像是工具人,無論是他的哥哥,他的父親,還是他的兩位紅顏,似乎都只為了推動他的戰鬥而出現,一開始就讓父親與他的關係惡劣讓人總覺的後面會有和解的畫面,卻沒有想到父親在前期都死了,哥哥也沒太交待他的一些身份也受傷了,兩位女性與他的感情線也略顯單薄,既沒有上演英雄救美,也沒有一起並肩作戰,所以導演為了襯托哪吒是主角,強行給他安排了兩個花瓶?多少有點不尊重女性吧。
《哪吒重生》在技術層面上,的確讓國產動畫又上了一個臺階,它的創意也很好,能夠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又不脫離原有的基礎,如果能夠在故事上再下功夫,相信會有更多觀眾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