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春節檔往往是喜劇電影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春節,電影《你好,李煥英》熱映,屢屢打破春節檔記錄,票房一路飄紅,成為最大的黑馬。可是,今天忍不住想為大家推薦的,是另一部沒有上大熒幕的電影——《發財日記》。

《發財日記》有很多與《你好,李煥英》相似之處,都講了父母輩的故事,都是從孩子的視角去一點點揭開父母的生活,也都是喜劇演員轉型做導演的處女作……如此多的相似視角,《發財日記》有著獨特的氣質。

《發財日記》借兒子“天意”之手,打開了自己父親的日記,揭開了父親隱匿心間的故事,父子心結得以解開。用似曾相識的故事結構,打開了名為小寶的父親世界,沒有特別的設計,也正可貴在這份平鋪直敘的真實,精彩於一個個暖心的細節。

近年來,很多電影試著去反映那些從遙遠的地方走進城市、去打工的農民角色,小編相信宋小寶的這部電影是不一樣的,因為本就農民出身的他可能真的看到過許多著名導演、普通觀眾們,都沒有看到過的城市面貌。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城中村,主角小寶與二哥是眾多帶著發財夢想進城務工的小人物代表,甚至被女主稱為“混混”的形象,與車水馬龍的大城市不那麼和諧,笑料由此產生。這樣的形象,這樣的方式,開始時並不十分討喜,因為以往不止一部電影會在此時走向“醜化”,何況這還是一部網路電影。好在,故事在這樣的“套路”下依然娓娓道來。

電影一個不錯的點是注重細節。《發財日記》以兒子的視角去旁觀了父親的故事,卻將父親的愛意不經意間反饋,畢竟,這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子。其中一直有一個矛盾是,非親非故,甚至自身難保,為什麼要養這個孩子呢?因為影片開頭交代的,小寶自己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所以從抱起這個孩子,他就沒想過放棄,所以他會抱著小嬰兒說“我們仨都沒有暫住證”,而不是“我們倆” 。影片用細節傳遞情感,也用細節模糊了殘酷,生老病死,座椅空搖。一個個細節如瑩瑩燈火,點綴了這個本不出彩的故事,又與這部影片的氣質契合——小人物的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又溫柔細膩的。

《發財日記》的另一個推薦點是情感線的處理,每一條都恰到好處,又沒有用力過猛。故事中其實包含了很多情感線,有小寶和馬露,小寶和二哥的,小寶和天意的等等,甚至天意和馬露的,張大爺和天意及小寶的。如小寶和二哥的感情,兩人性格不同,走了不同的路,又在大城市裡相互依賴,是彼此的家人。細細琢磨,會發現《發財日記》的故事核心是悲劇的,兩個人千里迢迢奔赴打工城市卻在第一天就失去了工作,無意間得到一個孩子,馬露的婚姻不幸,張大爺無依無靠……而這些每個都是悲劇的人物聚到了一起,因真情聚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天意。做導演的宋小寶,把這樣的故事舒服的講出來,已經及格了。

《發財日記》最終是以父子嫌隙解除,大家團聚的大團圓收尾,在春節這樣一個閤家歡時刻正合適。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喜劇,甚至帶著點兒東北喜劇獨有的熱鬧感,看過之後,雖然也是父子親情,甚至超脫了普通父子的親情,卻不會讓你輕易的哭出來。我們跟著這個叫天意的男孩,旁觀了他的父親的故事。沒有轟轟烈烈,甚至帶著點兒不可推敲,有了很多笑料。不過,看過電影之後,其中 關於父子親情的主題留了下來——當這個叫小寶的男人抱起了身旁的男孩兒,瞬間轉變了角色,再多的不靠譜都沒跳脫出被稱為“父愛”的情感。

文章開頭拿《發財日記》去對比李煥英,今年春節檔上映的電影,有懷念母親的,也有想念父親的,但相似的都為我們揭開了父母輩們未曾與我們言說的故事。加之今年春節,有些人回家了,有些人就地過年,與一年多未見的父母隔空拜年,此時這樣的影片上映,彷彿恰逢時宜,也讓我們趁著不長的假期,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的瞭解過父母們?

很多人沒有看過《發財日記》,因為它沒有走進電影院,而是透過線上付費播放的形式與大家見面,被許多人忽視,誰花錢了還看網大呀。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故事的背景與視角離很多人的現實生活有那麼點兒遠。不過第一次做導演的宋小寶真的帶來了驚喜,入股不虧。看過的朋友也可以留言聊聊電影中有哪些細節戳到了你?光影甜園,初次見面,陪大家觀影追劇嘮家常,歡迎來撩~

2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願千萬李煥英看到《你好李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