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與徐克的相遇,《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等作品的誕生,讓李連杰的電影之路走上了高峰。
1992年,電影之路穩步前進的李連杰,也選擇了事業獨立、創辦了自己的“正東電影”。
隨著“正東電影”的成立,在古裝片銀幕中活躍一時的李連杰,也開始嘗試戲路轉型。1994年,李連杰退出了古裝片的大銀幕,嘗試轉型現代動作題材。
而李連杰的老搭檔元奎,也為其策劃、拍攝了一部經典的作品,它就是《中南海保鏢》。
無論是故事的設計,還是打鬥場景的呈現,《中南海保鏢》都具備著極高的水準。然而在1994年的港片市場上,《中南海保鏢》只上映了16天便被下架,票房成績也十分平淡。這部作品之後,李連杰的電影事業,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跡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994年李連杰的銀幕轉型,以及《中南海保鏢》的票房遇冷,給李連杰電影之路帶來的衝擊。
1994年的李連杰,為何要退出古裝片銀幕、嘗試轉型90年代初的李連杰,憑藉俊朗的古裝造型、飄逸的打鬥表演,在古裝電影作品中備受矚目。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三部曲、《太極張三丰》、《方世玉》兩部曲等作品,讓李連杰在港片市場之上,積累了龐大的觀眾基礎。
然而,在1994年的港片大銀幕上,李連杰卻突然選擇了退出古裝作品的拍攝,嘗試向現代動作題材轉型。
李連杰之所以會做出如此決定,與1993年港片市場的變化,有著密切聯絡。
1993年,是古裝題材港片作品大爆發的一年。
這一年,周星馳拍攝了《唐伯虎點秋香》、《濟公》,張國榮出演了《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髮魔女》,梁朝偉也拍攝了《新仙鶴神針》、《新流星蝴蝶劍》,甄子丹也出演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蘇乞兒》。
而梁家輝的《飛天貓與神經刀》、《水滸傳之英雄本色》,徐克的《青蛇》、《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也都在這一年誕生。
1993年的港片導演們,似乎都將目光聚焦在了古裝片大銀幕。無論是喜劇片,還是愛情片,亦或是動作片,都在竭盡所能地向“古裝元素”靠攏。
1993年的李連杰,也接連出演了《方世玉》兩部曲、《太極張三丰》、《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等多部古裝題材的電影作品。
古裝片的扎堆出現,造就了不少經典作品的誕生。然而,題材的泛濫,也造就了古裝片市場的衰落。
1993年年末《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票房受挫,讓李連杰看到了古裝片市場衰退的趨勢。而此時的他,也決心退出古裝片大銀幕,轉型現代動作題材。
畢竟,早年的李連杰,對於“電影市場衰退、打星快速過氣”的時代變更,有著太過深刻的記憶。
80年代初,李連杰憑藉《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快速在功夫片銀幕中崛起。80年代中期,功夫片市場衰落,成龍、洪金寶紛紛轉型動作警匪片市場,而李連杰這個“少林小子”,卻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之下,跌入事業低谷。
80年代的事業受挫,讓李連杰記憶猶新。面對古裝片勢微的市場環境,1994年的李連杰,也果斷選擇了銀幕轉型。
只上映16天便被下架,李連杰電影事業下滑的轉折點1994年,元奎為李連杰策劃、拍攝了《中南海保鏢》。這部作品也成為了李連杰銀幕轉型的開始。
《中南海保鏢》無論是劇情設計,還是打鬥場景,都處理的十分到位。然而,該片在1994年7月28日上映後,只在香港院線放映了16天,拿下了111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後,便被下架。
對於16天1110多萬港幣的票房資料,大家可能沒有太過直觀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資料對比。
1993年,李連杰、元奎合作的《方世玉》上映30天,拿下了3060多萬港幣的票房。這一年的《方世玉2》上映21天,也拿下了2300多萬港幣的成績。
而1994年的這部《中南海保鏢》,上映16天票房勉強過千萬。作為李連杰轉型“現代動作題材”的首部電影,《中南海保鏢》的這個成績著實不算樂觀。
“《中南海保鏢》為何會在票房市場之上遇冷?”,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周潤發、成龍有著一定的關係。
在警匪動作港片市場之上,成龍扒飛機、跳大樓的橋段,周潤發飛身橫槍、炸藥爆破的場景,一次次衝擊著觀眾們的視覺神經。
在周潤發、成龍的影響之下,這種包含了大場景的動作電影,成為了票房市場之上的主流。
而在這部《中南海保鏢》裡,元奎並沒有對大場面的特技動作場景進行展現,而是將小場景打鬥,作為了影片鏡頭的重點。
在《中南海保鏢》裡,元奎的小場景動作設計、李連杰的打鬥表演,雖然獲得了不少影迷的好評,但缺乏驚險的“連環爆破”、刺激的“天台跳躍”,這也讓《中南海保鏢》在票房市場之上表現疲軟。
雖然憑藉《中南海保鏢》轉型“現代動作片”市場,但離開了古裝銀幕的李連杰,也出現了明顯的事業下滑。
在古裝片大銀幕之上,李連杰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拿下了3400多萬的票房。而《黃飛鴻》三部曲,也分別拿下了2900多萬、3000多萬、2700多萬的成績。“正東電影”出品的《方世玉》兩部曲,也分別拿下了3000多萬、2300多萬的成績。
然而,《中南海保鏢》之後,李連杰的現代動作片,便再也沒有突破過兩千萬的大關。
1994年7月的《中南海保鏢》,上映16天獲得1110多萬的票房。而這一年12月的《精武英雄》,上映15天也只拿下1400多萬的成績。
1995年,李連杰出演了《給爸爸的信》、《鼠膽威龍》兩部作品,票房分別為1500多萬和1100多萬。1996年的《黑俠》、《冒險王》,在香港的票房也都只有1300多萬。
1997年,李連杰再度迴歸古裝片銀幕,出演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該片讓李連杰突破了兩千萬的票房魔咒,拿下3000多萬的成績。
然而,1998年的李連杰又回到了現代動作片銀幕,出演了《殺手之王》,這部作品在香港也只獲得了1000多萬的成績。
《中南海保鏢》之後,李連杰轉型現代動作片銀幕,但事業比之以前,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可能正是因為在港片票房市場上的下滑表現,90年代末的李連杰,才選擇了接拍《致命武器4》,通過該片走向好萊塢,開拓自己的北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