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網站首播電視劇≠網劇
《我是餘歡水》海報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一則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獎工作通知引發關注:其中“參評範圍”增加“包括在全國性重點視訊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網劇可參評飛天獎”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不少網友和從業者歡呼。
甚至有網友暢想入圍名單,《陳情令》《慶餘年》《錦衣之下》紛紛上榜。然而,並非所有網劇都能參評飛天獎,這是為何?
網站首播的電視劇可參評飛天獎
正在播放的《我是餘歡水》在豆瓣得到7.4分、《龍嶺迷窟》獲8.2分……不少網友期待,除了播放量、豆瓣評分等,也應在專業領域對精品網劇予以認可。
“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行業的權威獎項,至今已舉行31屆。
“這次雖然增加在重點視訊網站上首播的電視劇,但強調的是‘首播’而不是‘播出’,而且最終仍是‘電視劇’,說明仍需取得電視劇發行資格,才可以在電視臺播放。”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無論在電視臺還是在網路平臺播出,判斷是“電視劇”還是“網劇”身份,關鍵是片頭出片名時下方的一行小字:“電視劇有發行許可證號,一般在片名下方,有‘劇審字’標誌;而網劇下方則是‘備案號’。”
記者發現,在網站首播的熱門劇,如《慶餘年》《親愛的,熱愛的》都有“劇審字”號,而《我是餘歡水》《陳情令》等則是“備案號”,也就意味著,儘管這次提出了“網劇可參評飛天獎”,《陳情令》還是與之無緣。
相當一段時期內,“上星劇”與“網播劇”無論是製作水準、參與演職人員、影響力等都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一些觀眾印象裡,“網劇”與“粗製濫造”是畫等號的。但現在“網劇”已突破原先“網播劇”的範疇。據業內人士介紹,很多品質優秀的電視劇還會選擇“星網齊播”,例如一季度收視“劇王”《安家》,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首播,騰訊視訊同步播出。
“把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飛天獎評選,是與時俱進的決定。”興格傳媒事業發展部總監、製片人陳泉說。
陳泉認為,網路每年消化的劇集數量一定大於電視臺。“就國內而論,二三線衛視採購能力不足,內容以重播劇為主,有能力消化新劇的衛視屈指可數,網路必定是越來越重要的播出渠道。”
精品網劇品質不輸電視劇
如果說早期網劇難出佳作、觀眾群體小眾,那麼現在的精品網劇品質已完全不輸電視劇。在一些觀眾和業內人士看來,網劇與電視劇同場競技是必然趨勢。
“現在我家基本都用投影看劇,要說什麼是網劇、什麼是電視劇,對觀眾來說區別不大。”市民楊璇認為,不管哪個平臺播出、哪個機構發證,獎項的唯一標準應該是“好劇”:“在我看來只有好劇和爛劇之分。”
“單從製作工藝、水準上來說,兩者並沒有明顯區別。不一定電視劇就是大製作、網劇就只是小而美。”陳泉說,“在業內,大家更傾向於用劇集來指稱,不會刻意區分是網劇還是電視劇。”實際上,隨著網劇品質的提升,播出渠道也更加融合趨勢。“‘臺網同標’是鼓勵網劇提質的訊號;既然是同樣的標準,也就意味著應在同一標準下競爭與評獎。”
上海堃娛文化傳媒準備將自己製作的《鱷魚和牙籤鳥》送評“飛天獎”,該公司創始人、Quattroporte李蓉認為,網劇評獎資格的認定,會鼓勵企業製作更加精良、符合時代氣息的故事。同時,流媒體內容在未來也會更加得到重視。
網劇電視劇應差異化競爭
網劇與電視劇的差異仍然存在,這是由傳播媒體的受眾決定的。陳泉認為:“傳統的電視觀眾會偏熟齡一點,網路觀眾偏向年輕化。平臺受眾愛看的內容不一樣,導致兩者在內容調性上有差別。”在陳泉看來,根據年輕使用者的收視習慣,網劇節奏會更快,懸疑、燒腦類的劇更適合在網路上播出。同時,上星劇對劇集長度也有一定要求。例如《我是餘歡水》僅12集,這類短劇目前很難在電視上出現,“因為一天播兩集,體量不足一週”。
“現在網劇的方向會朝手機觀看發展,例如豎屏劇會越來越多。”從事網劇拍攝製作的趙先生告訴記者,未來網劇和電視劇可能出現明顯差異,“評獎應該鼓勵創新探索和差異化競爭。”
“網劇製作和電視劇的天然區別在於,電視劇成本可由電視臺負擔,但網劇從拍攝之初就要考慮廣告收入。”趙先生告訴記者,從單純的廣告植入到由演員為廣告商拍攝“小劇場”,網劇在為提升品質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