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代孕事件?反轉?原生家庭的鍋?
2021年歲末年初某女明星“代孕棄養”事件簡直炒得沸沸揚揚,熱火朝天,大部分人應該跟小編一樣,一瞬間瞠目結舌、三觀盡毀。本來對ZS是路人,只是單純地覺得這個女孩清純漂亮有個性,沒想到吃了幾天過夜的泛黑瓜得出一兩個結論:一、有錢人的世界真是不懂。二、偉人就是偉人,馬克思名言“資本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到任何時候都是千古名句。但是還是本著“未知全貌,不予評價”的宗旨不願過早評論,畢竟關乎孩子,更多的希望是假新聞,一切都是誤會。後來隨著央視等官博的發言應該算是坐實了這個新聞。女明星涼涼不要緊,還有萬千個女明星會源源不斷地供網友的吃瓜解渴之需;事情逐漸發酵,後來她的粉絲為了洗白又扯到了原生家庭,認為她變成這樣都是因為她有個把她當搖錢樹的父母。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非常火,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後組建的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原生家庭。影視劇裡比較熟知的“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還有最近的新聞“浙江女孩意外身亡,父母索要公司賠款給弟弟買房”。讓人不禁感嘆,身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可是,幸福的家庭又該怎麼定義呢?TED英語演說有一篇文章,在過去70年裡,英國科學家跟蹤調查了成千上萬的小孩子,發現了令人沮喪的現狀:家庭出身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更大,人就是環境的產物,孩子生來是一張白紙,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有可能把一個先天還不錯的孩子分崩離析。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可是,這難道就是很多人不學無術、道德敗壞、甚至傷天害理的藉口嗎?
有一些例子彷彿又跟樊勝美們的例子好像不太一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什麼事情都要原生家庭來背鍋,比如看《隱秘的角落》時大家都在罵那個不容許朱朝陽拒絕一杯牛奶的母親周春紅,說他兒子就是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才變得小小年紀那麼“不單純”可是沒有人發現周春紅在對兒子的生活事無鉅細,怕影響兒子不願再婚。《小歡喜》中陶虹演的媽媽控制女兒的生活學習,女兒甚至為了能上心儀的學校不惜用跳海的方式逼迫她讓步,她的愛太過窒息,但是你能否認她對女兒的愛嗎。我的表姐,38歲不願結婚,大姨姨夫催得緊了,就大喊她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所以她不結婚,嚇得大姨姨夫一直處在自責之中,認為自己耽誤了女兒。可是有那麼誇張嗎,大姨姨夫雖然總是愛吵架,可是他們把最好的都給了表姐,一直遵從她的意願供養她上到博士。人無完人,父母也不是完美,就像《請回答1988》裡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爸爸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父母尚且能包容總是犯錯的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也包容一下父母,包容一下也同樣從原生家庭裡走出來的他們。
想想我們的父輩也是來自他們的原生家庭,就像現在的有些孩子嫌棄自己的父母貧窮,職業不光鮮。甚至把貧窮也歸咎於原生家庭,但是有沒有想過,父母已經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了你最好的,就像前面說的我的舅舅媽媽,他們生於那個物質貧瘠的60年代,家裡五六個孩子上完初中在家幫忙或者出去打工幾年就匆匆和見了幾面的相親物件結婚了,生了小孩他們也不過是二十歲左右,生活的柴米油鹽,頭腦中知識以及能力的匱乏,性格的缺陷使他們面對一些問題時首先選擇互相指責爭吵,他們不知道角落裡那個小人兒也會受影響。但是吵歸吵,誰又總是完美呢,舅舅舅媽沒什麼文化,可是表姐確是縣裡第一個博士,你能說這個博士只是她自己的努力嗎。董卿說過一句話“人最大的教養,是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也許很多事等我們成為父母才能理解父母在你小時候做的你當時不理解的那些事。尼采說,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不是子女的前傳,更不是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無論如何你都會失去它。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HBO2018年的爆劇《我的天才女友》改編自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人物背景所在的一九四幾年的義大利那不勒斯存在的原生家庭問題更加嚴重,在那個時候幾乎是每個孩子所要面臨的,但是製造原生家庭悲劇的那些“大人父母”們,他們又何嘗不是深受原生家庭的傷害呢,但是無論何時你都有選擇,生在那個時候你也可以選擇是否儘可能可以為孩子多做一些,比如來農的媽媽口口聲聲地說來農唸書就是花錢但還是提供支援,還會在來農生病發燒千里迢迢第一次坐火車到外地來照顧來農。而小學畢業時讓莉拉輟學的莉拉父親卻為了讓莉拉妥協生生地將莉拉從窗戶扔出來,像扔一個垃圾。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原生家庭好像不是那麼幸福,爸媽愛吵架,媽媽控制慾強,爸爸脾氣暴躁等,那就多跟他們溝通把他們當成青春期的父母多去理解他們,因為他們這樣不是因為不愛你。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真的很不幸福甚至絕望,那真的很同情你,多去感受世界上其他美的東西,交一些值得交的朋友,因為就算這樣,也不是你選擇道德敗壞,違法亂紀的理由。最後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成長在像《好運查理》裡面那個充滿愛、自由平等、歡樂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