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賈玲的《你好,李煥英》(2021年),票房已經突破了41億,一舉反超了陳思誠的《唐探3》(2021年),整個“春節檔”影片的總票房也已經突破了100億元。

有網友就指出,賈玲作為導演的處女作,在七八天時間內取得的票房成績就超過了張藝謀一輩子的票房。

這個看似玩笑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這樣一種狀況:

春節檔的電影票空前地“貴”——

一張電影票七八十都是“正常現象”,有甚者,在一二線城市內,如上海徐匯某影院,雷佳音、楊冪等主演的《刺殺小說家》的IMAX場,一張電影票的價格高達135元。一家四口去看一場電影,要花上500多元。

如此昂貴的電影票價,我們還看得起電影嗎?

那麼,這些電影票為什麼會如此貴?

春節就地過年的娛樂需要

價格的高漲,背後必然有著強烈的供求關係上的需求度,特別還是在今年“就地過年”的政策之下,大量一二線城市,在春節那幾天,幾乎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這些似乎都在給影院經理們傳遞出這樣一種訊號:不管票房怎麼漲,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依然會有源源不斷的消費者自願前來買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春節檔需求+就地過年,或許是票房上漲的主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可能還是因為去年的這場疫情。

去年疫情的後遺症——現在不撈一筆,更待何時?

過去的2020年裡,因為疫情影響,影院一度關門大半年,這期間所有的影院都完全停擺,顆粒無收的日子讓不少影城都相繼倒閉,永遠告別。而即使撐到下半年,也因為種種政策和消費者的顧慮仍在,一場電影可能就一兩個觀影者,電費都收不回。但不開門,可能連電費都賺不到了。

因此,在“春節檔”這樣賺錢的好機會下,此時不漲、此時不撈一筆,更待何時?

今年的春節檔,無論對於一些小影院,還是對於一些連鎖院線來說,都幾乎是救命稻草一般。很多影院可能今年春節檔裡,短短几天的營收,就能超過去年一整年了。

團購的“紅利期”已過

當然,一種高票價觀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有對比”。

以往,消費者們很容易就在一些網路平臺上買到類似“團購”的電影票,29.9元、19.9元、甚至9.9元。當然,這其實也是不正常的。

而隨著各大平臺的競爭和淘汰的大局已定,對於市場份額瓜分的結束,它們“燒錢補貼”的遊戲已經結束了,就一如“外賣平臺”一樣,這些平臺對於消費者的補貼顯然開始變少。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的,往往就是實打實的票價。

在這樣強烈的今昔對比之下,讓很多想要觀影的朋友望而卻步,太貴了!

高票價電影票的危害——口碑快速崩塌、一超多弱

如此高票價的存在,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

光從電影業來說,很容易造成“口碑快速崩塌”、“一超多弱”的局面。

如何理解?

之前在《唐探3》影片評價的下方,看到了不少類似這樣的評價:

“浪費了我那麼多錢,那麼貴的票,電影還那麼爛!”

所以,當以這樣的票價觀影的時候,一旦影片內容質量無法讓人滿意,這種心理落差感會帶來雪崩式的、強烈而大範圍的口碑崩塌,攔都攔不住。對於單部影片來說,這是很讓人害怕的。

而對於整個檔期來說,隨著票價的上漲,勢必會影響到觀眾的購買意願,往往只選擇其中的一到兩部影片觀看,甚至放棄觀影。檔期內的第二、第三梯隊的影片,就會喪失掉原本願意一睹的觀眾,造成整個大盤“一超多弱”的局面,就類似於今年春節檔陳思誠“唐探3”、賈玲“你好,李煥英”票房的爆炸,而後面如劉德華的《人潮洶湧》(2021年)、陳坤的《侍神令》(2021),在票房成績上苦苦哀求的狀況。

更危險的是,在當今娛樂消費日漸多元化的時代,消費者完全拋棄電影,也不是做不到的。就一如一位網友所說:用看一場電影的錢,去影片網站上衝一年的會員,難道它不香嗎?

結語:

過去一年影院的艱難度日,適逢春節檔的人潮洶湧,適當的價格上漲,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影片質量尚可,只要影院的服務到位。但如果是抱著“割韭菜”的心理,不斷地去試探消費者的底線,恃寵而驕,這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影院本身。

8
最新評論
  • 1 #
    看一看,看一看啊!一張電影票賣680元人民幣!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 2 #
    這種小成本的電影都定這麼高的票價,我只能說呵呵!
  • 3 #
    今年普遍上漲的票價,一旦大眾吐槽完,接受了這個價格,後面降價的幅度和機率就很小了
  • 4 #
    票價那麼高還去看啥找個地吃飯玩去飽眼福不如飽肚子
  • 5 #
    135這個票一直都有好吧,鐳射IMAX
  • 6 #
    支援電影票1000一張,聽歌800一首
  • 7 #
    網上一大把影片軟體可以到1080P的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張馨予為袁姍姍慶生,甜蜜曬照,模範閨蜜還有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