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天終於去看了電影——從春節到現在都熱得一塌糊塗的《你好,李煥英》,“笑著笑著就哭了”還真發生在了我自己身上。

那些網路熱梗、諧音梗帶來了無數歡樂,比如馮鞏的“我想死你們啦”,與改編自賈玲親身經歷的母女之情交相輝映,成就了一部中國式的家庭治癒系電影。

戲外,賈玲作為一名喜劇演員,竟然導演完這部處女作,就喜提口碑票房雙豐收,電影的豆瓣評分8.1分,票房也在今天突破了40億。不得不說,這名肉嘟嘟的女生讓人刮目相看。

而從電影本身而言,不論是劇情還是技巧都值得大大推薦,但同時,它所反映的母女關係、育兒觀真的值得認同嗎?

母女都在“為對方好”,直到最後才明白……

首先,我還是簡單地給還沒看過電影的讀者捋捋這個讓人又哭又笑的故事。

現實生活中,賈玲的母親在48歲時因為意外而逝世,為了紀念母親,這部電影來了一場“大穿越”,讓母女兩人在80年代重逢。

故事的開始,賈玲守在媽媽(英子)的病床前,卻意外地進入了1981年媽媽工作的勝利化工廠,於是她開啟了一場勵志而搞笑的穿越之旅,目的只有一個:讓媽媽開心,為媽媽長臉,改變媽媽的人生道路。

圖源豆瓣

在賈玲心中,媽媽直到去世都過得不開心,因為自己從小除了“能吃”就沒有別的特長,成績不出挑,身材相貌也沒有遺傳到媽媽的“膚白貌美大長腿”,甚至,她認為媽媽的意外事故也與自己存在著割捨不開的干係。

於是,她開始了一系列大計劃:

為英子買到了廠裡第一臺電視機,在同事面前“長大臉”;

力勸英子參加排球比賽,得到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幫英子安排相親,撮合她和廠長兒子,而不是嫁給燒鍋爐的父親;

讓英子擁有一個UCLA導演系畢業、月薪八萬的女兒;

然而,整個過程進行得相當吃力。

英子閨蜜時不時“掉鏈子”,英子也總是陰差陽錯地和廠長兒子擦肩而過,甚至,在賈玲終於看到勝利曙光時,英子竟然從抽屜拿出了結婚證,而新郎名字叫賈文田,也就是賈玲的父親!

賈玲在劇中撮合英子與廠長兒子 圖源豆瓣

所有的努力,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英子不但沒有感謝女兒,反問了賈玲一句“你怎麼就不相信,我這輩子過得特別幸福呢?

直到最後,賈玲才明白,她們都在“為對方好”,賈玲以為改變媽媽的命運她才能幸福,媽媽則在盡力配合著女兒“讓自己高興”的所有計劃。

戲裡戲外都賺了大錢的賈玲算不算得上成功?

一方面,我在電影裡看到了媽媽英子對女兒賈玲滿滿的愛。

結婚後她不捨得給自己買吃、買穿:在女兒的印象中,多年來,媽媽對於物質的需求只說過一句“如果那件皮大衣再綠一點就好了”;為了省下車票錢,媽媽瞞著女兒在大雪天徒步回家……

但同時,我也在感動流淚後長久地問自己:因為一場源於母親的意外事故而發奮圖強的孩子,到底算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因為媽媽的口頭禪“你能讓媽高興一天不”和一句“你啥時候能讓我長回臉”,而陷入自我懷疑,想用自己的消失作為代價去改變媽媽的命運,是少年賈玲心中最真實的原動力。

圖源豆瓣

在世俗的意義上,賈玲成功嗎?當然算得上成功。

她從自認為“一無是處”到考上中央戲劇學院;

21歲成為獲得全國性相聲比賽一等獎的演員;

再到39歲成為中國史上第6部票房超過40億的電影的導演、編劇……

這一切,都是天賦、才華與努力、汗水的結果,很成功,也很優秀。

但在她的內心,她也有著解不開的心結,一股油然而生的“愧疚感”——自己的不優秀,妨礙了媽媽一輩子的幸福,從她有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在不斷地給自己收拾著爛攤子,終生生活在一個“不富裕、不光鮮”的家庭。

這個心結,在賈玲成名、富有後並沒有消失。

大張偉曾說賈玲去國外的時候,會瘋狂地“買買買”大金錶等等各種貴重物品;賈玲也在電影的末尾,以及2016年《你好,李煥英》的同名小品中表達了同樣的愧疚:

“媽媽,我現在是喜劇演員,有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她那句沒說出口的潛臺詞一定是,“而你卻不在了”。

誠然,賈玲今天的成功,是源於對媽媽的愛,因為媽媽的滋養,她才敢於走上表演之路,即使“成績不優秀”依然找對了適合自己的方向。

但與此同時,她與媽媽依然沒有走出“中國式親子關係”——長輩終生勞苦、默默承受,行動上的愛化作了語言上的傷害,沒能敞開心扉溝通各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總在“為對方好”。

中國的父母,似乎總是一輩子圍繞著子女轉,為了子女可以“拼命”;而中國的孩子,似乎總是“不懂事”,總是跟不上父母的期望。

這實在令人遺憾。

作為父母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人生

我曾看過一篇網易新聞人間工作室的文章——我情願女兒沒那麼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 …》

老馬伕婦也是工廠的普通職工,而女兒天賦異稟,從小對於學習的專注力極強,順利地考上了北大,去了美國讀博,最後嫁給了一名美國人。

然而老馬從最初廠裡廠外人人羨慕的物件,到最後成了一名老伴兒離世後,只能靠老朋友陪伴的“孤寡老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優秀的女兒,為什麼會變成不能陪伴左右的“不孝”子孫。

如果,老馬伕婦一輩子不是隻有“女兒”這一個人生意義,在退休後能夠開發自己的興趣、讀老年大學,去國內外旅遊,接受各種新鮮事物,完成年輕時未能完成的夢想,會不會就不存在這種遺憾了?也許,他們也能慢慢接受女兒“中國與美國”並存的思維,能夠填補上女兒定居國外的孤獨,而過上自己的人生。

因為,即使是作為父母,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人生,擁有除了子女以外的各種意義,可以是興趣愛好上的樂趣,也可以是事業上的發展,可以不只是一名“中年人”而已,可以是一名“斜槓老年人”。

“你怎麼就不相信,我這輩子過得特別幸福呢? 圖源豆瓣

作為父親,男性可以在婚後擁有多姿多彩的家庭外生活,作為母親,女性也依然可以變美、變瘦,找回年輕時那個少女夢。

就像舞蹈家楊麗萍的人生熱情是舞蹈,她認為自己是世界的旁觀者,來到世上,就為了“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最後,賈玲終於明白,母親的人生道路是她自己的選擇,也已擁有她希望的幸福。而我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不只有子女這一個人生意義選項,能夠獨立於子女存在,成為尊重子女意願,引導子女成功,同時成就有趣、不無聊的自己。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不只是《小鬼當家2》,特朗普在15年間至少出演過11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