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情知道,47集電視連續劇《正青春》,今晚就要大結局了。原本不想再寫什麼了,可看完昨晚的兩集內容後,感覺還是想說點啥。因為前幾天我已經在平臺上釋出了兩篇關於《正青春》的評論文章,按照《正青春》的劇情發展,無論如何想著劇情也要有個大反轉,要不然劇中人物性格就有缺陷。既不能讓人理解既,也不符合現實生活。或者說,這部劇既沒有源於生活,更沒有高於生活。
就剩最後一集了,不管是否有反轉,也挽回不了人們對該劇的質疑:難道這就是當今職場競爭的社會現實嗎?
對這部劇,我個人總的看法是:有看點,但沒制高點。
之所以說《正青春》有看點,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漂亮女人之間的故事。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正青春》的故事就集中發生在SW華東區(後為中國區),從總裁舒婉婷,到林睿、章小魚、方靜、凌瀟瀟等大大小小的一大把靚女子們,真正是熱鬧的一大臺美女爭鬥戲鬥,誰人不願看呢。
二是職場精英之間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大多職場精英,尤其是高管、CEO、總裁、董事長等等高階白領們,都是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起碼也是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有專攻的專業人才。她們的工作和生活是什麼樣子?家庭、老公、孩子又是什麼情況,等等,這些都是職場小白和藍領們羨慕但又渴望不可及的事情,重重的好奇心,誰人又不想看呢?
三是無底線明爭暗鬥的故事。大多數人都喜歡看熱鬧,尤其喜歡看別人打架,打的頭破血流才好!當然,更喜歡比自己好的人被打敗。這是人的劣根性。這部劇抓住了觀眾這一點,因此就在SW的幾個女人間,展開了公開的、背後的、公開與背後同步的爭鬥。如果還不夠,就再讓外面的女人挿進來一起鬥,好不熱鬧。這樣的劇誰人又不想看呢?
之所以說《正青春》沒有制高點,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
一是缺少文學作品的正確導向。劇中反映出來的職場,是一個充滿不擇手段、爾虞我詐的競爭亂象。不可否認,這種亂象在職場的激烈競爭中的確存在,但它不是職場的全部,更不是主流。而《正青春》47集的一部大劇,前46集都充斥著這個亂象,讓觀者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即使今天的最後一集再怎麼圓滿結局(在昨天晚上的第46集裡,方靜也已在內心開始反省),也會對整個職場甚至社會產生誤解。好的作品鼓勵人積極向上的導向作用不明顯,即使在林睿和章小魚兩個人物身上多次說到做人做事的底線和原則的話,但也不過是蒼白的說說而已。
二是缺少了道德規範和法律監督意識。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為了達到目的,在不違反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下,允許且可以採取一些競爭措施和手段的,否則,競爭就失去了意義。這才是良性競爭。可《正青春》前46集劇中,多次出現無視道德底線(當然不能道德綁架)、尤其是法律底線的事情,可劇中卻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如方靜為打敗林睿,用重金買通有關人員偷換標籤、換成假貨,差點釀成大禍。大家都明知道這是觸犯了法律,可高層領導也只是用來嚇唬一下而已,最終以方靜、孫娜娜主動辭職收場。
電視劇中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對法律的無視與輕蔑,敬畏法律成了一句空話,也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違法犯罪,喪失了文學作品的法律導向作用,影響了作品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