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者/桃妹

昨晚的《青3》都看了嗎?

看桃叨叨真人出鏡了嗎?人美(胖)心善的桃妹瞭解一下(已經在減肥了)~~~

因為婧的大爆在前,原本桃妹對「青3」還是有一絲擔心的,畢竟競爭太過激烈。

但這3小時+的第一期,看得可太過癮了,引起一眾「青春製作人」高呼「嘖,又高階了」!

是的,新pd李宇春,一出現就「炸」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全國30家媒體「唇槍舌戰」119位選手,滾燙的熱搜,花樣的互懟,個人言論與公司無關,偶像的門檻變低了但標準不變,「承認自己想火有那麼難嗎?」等新「梗」或話題都產自這裡。

你能明顯感受到,《青3》變了,「審時度勢」地變了。

為什麼要變?節目一開場就說:一檔節目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做。他們要做什麼?能做成啥樣?開播即爆的成績說明了一切:要真實純粹,還要群像到位。

為什麼要來《青春有你3》?

一開場,玩得就很大。

最熟悉的「選座位」沒有了,直接上「媒體大拷問」。

選手直接懵掉。老實說,當天錄製,我們也是懵懵的~~

為了保留神秘感,臨錄製前1小時,節目組才給我們發了選手資料(和李宇春他們拿的是同一份)but!!!這種不審提綱,不設限制,暢所欲言,直擊靈魂的對話也太爽了吧!

從下午6點錄到凌晨6點,整12小時的對話,別問為什麼我們能保持如此清醒。

因為有的人一出場,能把你「潑」醒。

比如昔日網紅今日訓練生的艾克里裡,整個一氣氛王,既接得住話也開得起玩笑,說喜歡愛豆那種「走位」的感覺,恨不得馬上捲起紅色披風(戰袍)就地舞蹈,噗,誰看了不樂?

代表18樓(時代峰峻)出戰的李俊濠,又是另外一種高能!

好傢伙一上來就和公司撇清關係:老闆說我所有言論都不代表公司,還給我拉了一個群叫「李俊濠挺過第一輪」!嘴上說著都衝我一個人來就好,背地裡(明面上)卻一直狂抖腿,李飛!人間縫紉機你給好好做啊!

當然,新人總要經歷一些暴擊和風吹雨淋的。

比如很多人採訪時沒有啥提問,陳俊豪仗義直言「希望大家多給我們一些採訪機會」。

比如梁森猛男撒嬌「啊我說要浪子回頭就一定是傷害過別人嘛?壞人!」

連淮偉自我打氣「萬一這次成績還不如上一次?

emmmmm....大家還是多多祝福我吧!哈哈哈哈哈」

名場面較多,不一一舉例,但桃妹縱橫綜藝圈這麼多年,確實從來沒有一檔綜藝敢這樣玩。

30家媒體代表,基本上代表了大眾和輿論對119位訓練生的初印象,好奇、質疑,當然也有鼓勵。媒體與唐九洲的對話,很像一個縮影。

當被問到作為一個沒訓練過幾天的學霸,你憑什麼來當愛豆?現在當愛豆的門檻這麼低了嗎?孩子既實在也機靈「當愛豆的門檻變低了,對我是好事兒,這樣我才能站在這兒。但偶像標準沒有變,還是要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樣子。

搞笑的部分笑瘋了,犀利的部分也「有來有往」,比起選座位,這種直擊靈魂的「大拷問」,一針見血,簡潔明瞭,和觀眾形成了一種新的(觀眾有共鳴的)互動關係。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更快記住他們是誰,他們為什麼來這兒,他們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否值得pick。

新「偶像觀」:什麼是偶像?

如果說119位訓練生的群體畫像,是活潑的、融洽的、開心的。

那麼今年的PD組合,桃妹願意總結為:沒有那麼熟,但舒服、自然

作為新PD,李宇春雖沒有做過訓練生,但作為自我要求極高的全能藝人,完全稱得上是愛豆的標杆。她的首期表現,冷靜、理智,但看熊貓堂表演時的眼神,又變成了溫柔+寵溺!!!

當然啦,她對《青3》的更大貢獻,是輸出和注入了一種全新的「偶像觀」,即「偶像」不是一個職業,它不像歌手、演員,偶像這個群體被人喜歡,是別人賦予他的,不是他要去「當」偶像。她對訓練生提出新要求:全開麥,唱跳同樣重要,同樣是整個市場千呼萬喚的新標準。

作為春春的「左右護法」,李榮浩是咱的老熟人,一個經常冷不丁冒出一個笑話的、四兩撥千斤的小眼睛男歌手,一個能和潘瑋柏大方重現「被楊丞琳意外官宣」的梗的男人,他的笑話都很絕(李榮浩說很久沒有接受採訪了,可以喊話一個桃叨叨特別想做今年第一個採訪你的媒體嘛?)!

wuli潘帥,本以為他是《中國新說唱》裡那個nice又peace的導師,但看了第一期,才發現,他比想象中還要搞笑。比如他解釋人不能胖:不然耍狠的時候,觀眾不會覺得帥,只會覺得是「胖子在生氣」。小丑竟是我自己?哈哈哈這個梗我怕是能笑一年哦!!!

整體來說,春春和Lisa有點像(不止美貌和身材),都屬於業務要求很嚴厲+本人內在溫柔掛的,潘、李二男子一唱一和,是段子手+熱場王。

話說回來,pd們的新組合,除了業務強,也是很關照訓練生內心世界的。比如第一期的「媒體大拷問」環節,桃叨叨問rapper十七:為什麼那麼多rapper都想做愛豆,是為了火嗎?

十七的回答是「不是」。

一向喜歡說真話的李榮浩饒有興趣「承認自己是為了火,為了多賺錢讓家人過的更好,這個事兒有那麼難嗎?」

潘帥的回答還蠻有共情能力的「有時候太直白,怕觀眾覺得你膚淺」。

雖然篇幅不那麼多,但每個pd的個性、氣質已經很清晰了。他們持續輸出的專業和個人魅力,他們的審美標準和內心世界,看著輕鬆愉快,某些乾貨和觀點也能共鳴到。

119位選手「過招」,

有沒有天選之子?

為什麼今年的《青春有你3》,要讓119位訓練生「用自己的路子,和世界過招」?

看了第一集的四個初舞臺,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市場和觀眾對「精美包裝」過的愛豆,一切對於訓練生固有的標準,都被打破了。

於是我們能看到「非典型」的大碼男團熊貓堂,和「超典型」的花開半夏的男團正面pk。面對一個更有特色的,不帥且胖,但氣氛很頂的重量級表演,後者是清一色的高瘦帥,實力平均,還少點個人特色,但一旦挖掘未來可期。兩者放在一起,竟讓我們心生「難選」的念頭。

或許這就是李宇春說的,今年的《青3》,甚至都沒有那麼在意最終是誰出道。他們更在意的是,和大家共同去探索,挖掘你們身上的真實個性,舞臺能力以及和別人的差異化。

我們看餘景天和孫亦航battle,不是看他們有多強,兩個追夢的少年的性格魅力,更加圈粉。

再看僅訓練了七個月的楊陽洋,也沒因此被節目組冷落。

雖然被媒體問「你是過來甘當綠葉的嗎?」時,他是有點無措和委屈的。

但他的舞臺實力比想象中好多了,李宇春無差別對待地指出「兩個人(指的他和孫亦航)就是一個訓練時長和經歷的區別」這類新人比重不小,他們需要被養成無法迴避,但《青3》願意吸納和培養這樣的選手,給他們一個跟「世界過招」的平臺,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來路。

換句話說,不會因為你還不夠好,沒戲份,它講究多元,尊重個體,就等著陪你一起追夢。

總體來看,偶像產業的變革之路,從1.0時代的《偶像練習生》到2.0時代的《婧》,再到3.0時代的《青春有你3》,節目的目標已經從「優中選優」的強對抗,變成了年輕一代對話交流與碰撞的舞臺。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路去走,在這個審美多元的世界找到立足之地。

更重要的是,看完節目,我們無法篤定餘景天或孫亦航一定出道,也不確定哪裡還有一批黑馬正等待養成。和李宇春一樣,我們沒有那麼在乎最後成團的人是誰,過程本身,彌足珍貴。

-END-

13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泰星Min與Hiso男友情人節泛舟湄南河:很特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