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媽媽和張鐸媽媽有些相似,倆人的兒子都是姐弟戀修成的正果,兒媳婦的年齡都比較大,都是東北的,都有偶像包袱,都是熱情奔放自帶背景音樂的老太太。
但是她們倆上同一個節目,風評卻千差萬別,張鐸媽媽一出現,就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瘋狂吐槽,而秦昊媽媽一出現輕輕鬆鬆圈了一大波粉,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東北羅文姬”,她倆到底差哪兒了?
《婆婆和媽媽》第二季裡,陳松伶一聽婆婆來了,立馬慌了手腳,肉眼可見地緊張起來,她無奈地撓著頭說“婆媳關係,弄得我頭都癢了。”這得有多大的心理陰影啊!
第一季裡的伊能靜卻許願要婆婆跟自己一起生活,對婆婆的到來非常地開心和期待。陳松伶和伊能靜都找了比自己小的老公,倆人婚後的生活也都很幸福,但是在婆媳關係上,伊能靜更令人羨慕。有這樣的局面,不僅是伊能靜做的夠好,而是秦昊的媽媽夠好。俗話說“倆好擱一好”。
沒有婆媳關係的煩惱,老公不用做夾心餅乾,秦昊的事業經營的風生水起。
節目中,這倆婆婆透過各自兒子對自己的評價,差距高下立判。談起媽媽來了,秦昊唯一的擔心就是“她們倆不要聯合起來欺負我。”多麼幸福的煩惱啊!而張鐸一想到媽媽來了,為了家庭和諧,甚至做好了跪下求媽媽守規矩的準備,“在我家,你得遵守我們家的紀律,東西不能亂拿,亂動,要拿什麼一定要先問過我和鬆鬆。”明顯,媽媽的到來給兒子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張媽媽跟秦媽媽比到底差在哪兒呢?
第一,秦昊媽媽更真實,接地氣。作為秦昊的媽媽,伊能靜的婆婆,秦媽媽自然是不差錢的,但是她卻對地下服裝市場流連忘返,為了幾十塊錢跟人討價還價,特別像我們身邊的長輩,愛美心切又勤儉節約,非常可愛。
張鐸媽媽一出場就自帶抒情的背景音樂,一開口就像在朗誦詩歌,遭到親老公(張鐸爸爸)的吐槽:“好好說話,這樣說話脫離生活。”官方吐槽最精準,雖然張媽標榜自己真實,善良,但是在沒感受到她善良之前,只聽她真實的說話方式,就給人一種很“作”的感覺。
第二,秦媽媽嘴甜,情商高,會共情,看似大大咧咧,其實心細如髮。她對兒媳婦簡直是讚不絕口,不管伊能靜幹什麼,她都是第一個支援,而且張口閉口就是誇獎和認同,沒有人不喜歡被誇吧!更何況還是來自婆婆的誇獎。她感覺到伊能靜渴望被愛,需要被肯定,被讚美。所以她用伊喜歡的方式跟她相處,不停地肯定她,看到她的需求,共情她的感受。而伊能靜感受到來自婆婆的善意,投桃報李,更加尊敬愛戴婆婆,倆人的相處自然就很和諧。
張媽媽很自我,希望自己是家裡的中心,所有人都圍著她轉。面對兒媳婦的示好,她直接無視,溢美之詞全部給了兒子和自己,非常地自戀。去兒子家做客,出了電梯廳就開始喊“鐸鐸”,完全不顧別的鄰居會不會被打擾,也不顧兒子的感受,不知道40多歲的張鐸,被媽媽在樓道里大聲地寵溺地叫乳名,會不會感到尷尬,反正我聽了都起了雞皮疙瘩。這種目中無人張揚,真的蠻讓人反感的。
第三,秦媽媽睿智,開明,境界高。她非常有邊界感,只給建議不強行干涉。她瞭解兒子和兒媳婦的性格都要強,建議他們要找到一個契合點。她跟伊能靜聊天時暴露出的婚姻觀,簡直是太酷了,她說“人這一輩子,最好的事不一定非得是婚姻。你可能覺得這輩子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是做了自己。”在她這個年紀,有這樣前衛開明的婚姻觀,境界真的不一般。不囿於婚姻,不把結婚當做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她有真正的自我,她有獨立自主的人格,所以才能灑脫地處理家庭關係。
張媽媽聽到兒子說“歡迎你來我們家。”立刻不高興了,糾正道“不對,兒子你說的不對,你應該說媽媽歡迎回家,你家也是我家,我家也是你家。”從這句話看出,即使兒子已經成熟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仍然期待與兒子共生,並且用實際行動來吞沒兒子的生活。因為有這種不健康的親子關係觀念,所以她成了大家眼中非常可怕的婆婆。
不過呢,我覺得陳松伶被婆婆無視,也可能是因為她和張鐸沒有孩子,畢竟在很多婆婆眼裡沒有孩子,意味著婚姻關係不穩定,您覺得呢?#《婆婆和媽媽》#原創不易,抄襲必究!此文與百家號同步。歡迎光臨我的頻道:以文字為媒,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