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前兩天看了拆彈專家2,比較有港產片內味。而且相比於1,拆彈專家2,不僅在兩個小時中給觀眾以緊張刺激的體驗,還好像有了些深度,讓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商業電影,不過這也可能是個人的過分解讀,姑且做一波閱讀理解。

以一部電影來說,要呈現什麼樣的故事,我們看到的是演員的演繹,但是更重要的是導演,雖然演員在表演,但是導演決定展現給觀眾看的部分。像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東邪西毒》就有幾個剪輯的版本。不同的剪輯版本之間,劇情上是差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原因在於我們只能從導演的剪輯中看到導演想要展示的片面的角度。而我們有沒有看得出導演的深意,則還需要諸多因素的努力。

比如說,如果演員表演不到位的話,就很難達到一種共鳴。電影從視聽覺中給予我們主觀的感受,如果沒有把看得到和聽得到的部分做好的話,可能就和看個故事書差不多,甚至體驗更差。比如說有些演奸角的演員,可能會被人罵,不是因為他們演的太爛,而是表演得入木三分,令人厭惡。

而拆彈專家2的演員名單中,劉德華、劉青雲不用說都是老資深演員了。在我看過的電影中見到這兩位同在一部中的還是在《暗戰》中(《暗戰》也非常好看,故事比較有意思。)在《拆彈專家2》中對於劉德華的演技真的沒得說,好的不得了。大概是好久每看過劉德華演這種角色了,之前是在《無間道》中看到的劉德華飾演劉建明的“我想做個好人”。這種複雜的角色可謂是可遇不可求。同時因為《無間道》是用三部電影來說一個故事,所以在《拆彈專家2》中就有點不夠時間和情節來好好詮釋這個角色,故有個朋友跟我說劉德華的變化有點不自然,表演很用力。而劉青雲就覺得中規中矩吧。

而馬世軍的飾演者,謝君豪。就覺得很驚豔,首先一頭白髮,又挺好看的。更多的是,這個角色不變態,與一般的反派角色不一樣。如果看過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南海十三郎》就會感覺一種知識分子的氣息,也出現在馬世軍身上。雖然他的理想是偏激的,但這個角色給我的印象是可以為自己的理想而殉道的知識分子形象。而後來的情節中,親自送炸彈也很合理了。

倒是感情線覺得不怎麼樣,不過這不是重點。這部戲的感情一方面是真情實感,另一方面是利用感情。總有不自然的感覺。可能是女主不是熟悉的人物,總感覺很突兀。但不代表倪妮的表演不好的,倒也覺得很適合這個角色。

又比如說,劇本太爛。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是傳達不到什麼內涵的,例

如童話故事怎麼能傳遞到水滸傳想要傳遞的社會根源?那麼《拆彈專家2》與《拆彈專家》相比,不只是炸的地方不同了(好像更重要?),要處理的炸彈更大鑊。而是其內容的深度,這種內容上的深度,一開始沒有體現出來,開頭的爆炸特效不能傳遞什麼。(倒是驚訝什麼時候港產片有這種特效了?後來想起來開頭的阿里影業,那沒事了。)

這種深度,說起來我覺得很突兀。主要是從一些莫名其妙的臺詞中令我覺察到了。比如說,劉德華說的一句臺詞,是制度的錯。這是在他殘廢後迴歸一線失敗後,作出的結論。要說突兀也不能說太過於突兀,因為這是有伏筆的,應該是劉青雲說的,大概意思是將來出了差錯,警隊擔當不起之類的話。而且劉德華從開始到黑化的這一段時間內,可以說是恪盡職守,是警隊制度的優秀玩家,專業的知識,過硬的素質,反正人設就是警隊精英。要知道精英不是自己說出來的,而是由一系列標準評價出來的,而這個就是制度給予的,也是因為能符合制度才能夠玩得好的。

所以說我認為的一大深度是,對於這個制度的思考。從故事情節看來,實力與制度之間的矛盾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思考的可以有那些與常人幾乎一樣的殘疾人,要不要有區別對待?再一個制度是不是完全就不可能破除?或者是要死守制度的有道理還是看現實的效果?

接下來劉德華的黑化就開始了,出現在了個人覺得的本片的另一大亮點之中,由馬世軍領導的復生會。這個復生會不是又利益而集結的,而是由一群對“制度”失望的人組成。他們的口號很有意思“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而且對於犧牲的人,給與的一個標誌性的solute敬禮。這些都在說明這個組織並非為利益,倒是令人覺得他們是因為同一個共同的理想而走在了一起。可能用理想有點褒義,更準確的應該是,被一種憤怒,一種偏激的憤怒而帶到了一起,至於是不是對制度的憤怒就不好說。不過,這復生會背後是馬世軍雄厚的財力。但是當我看到最後是他親自開地鐵去炸機場的時候,令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有錢人,而是躬行自己的理想的有錢人,甚至可以拋棄生命。

可以從一個復生會成員Sniper(狙擊手)的情節中,可以看到的是,殺戮的快感,這種快感是一種以牙還牙式的表演方式呈現的。而且從這位Sniper的年齡看來,是非常年輕的人。故只能是殺戮,而沒有一個狙擊手的冷靜,所以也只是匆匆出現,然後被主角團當場擊斃。

不過有一處是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叫money的成員,是一位中年的大叔,第一眼看上去之時我以為這位money是一位見風使舵的人,最後應該會有因為利益而拋棄復生會的情節出現,結果他倒是做了死士了。

還有復生會的第一個炸彈,是炸了教育局(為什麼不是炸學校?一方面是影響不好,可能導致禁止上映,另一個可能是一個關於“制度”的伏筆)。從這個第一個炸彈中就可以看出來,此電影的深度所在。如果說要與警方對峙的話,應該是像《拆彈專家》類似,直接放炸彈到警察總部。放在教育局倒是很新奇,個人看得電影比較少,好像還沒有見過類似的情節。而且第二個炸彈是炸某地產的亮燈儀式。而最後的炸彈是炸金融中心和國際機場。如果和《拆彈專家》相比,實在是高太多了,《拆彈專家》是因為個人的仇恨而來的,最多也只是牽涉到幾個人,來幾個無辜生命下水。不過本人的知識水平還不足以解讀,這三處炸彈要炸的是什麼。姑且認為是教育制度,金融制度,和自由。同時也因為炸彈本身,炸開的是表面,就算是被炸的滿目蒼夷,只要制度還在,則新的教育局還是會出現。可能這是導演本身給與我們的思考是,對於只改變表面,做一些換湯不換藥的功夫是無用功。

還有是對於黑化後劉德華,除了因為失憶後的記憶移植給予的洗白,更重要的是一個情節,就是Sniper,在無情射殺他以前的同袍。經過這個之後,完全就變了。這裡不得不佩服劉德華的演技,從表情凝滯,眼淚開始一點一點地滲出,然後眼淚慢慢地流了出來。這種變化令人感受到了其內心當時是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這種不只是因為看到以前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還有是對自己內心價值觀的衝擊,其人設價值觀是“以前的阿風,為了救人命都不要”。在這之前劉德華是沒有親眼看到死亡。

這裡我聯絡到的是,馬世軍的一句臺詞,大概是世界長滿了癌細胞,要用化療來治療。我們知道化療後來就是炸彈咯。想到的是,以治病來說,化療是一種治療手段,而這種治療不僅會殺死癌細胞,也同時會殺死正常細胞。如果說維持這個腐朽的制度的人是癌細胞,但這個制度下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是癌細胞,那麼化療就等於把好的壞的一併殺死。而且這種治療的手段,如果以人命為代價,那麼這種治療還有其意義?這種治療不就等於直接剝奪了癌細胞變成正常細胞的機會,剝奪了維持制度的人,要改變制度的機會。以整個復生會來說,可以看得到的是,單靠幾個人的恐怖襲擊是不能夠改變制度的。

這些都是些細節性的東西,電影主體還是給觀眾一個故事,一個黑化的拆彈專家的救贖的故事吧。而且從電影的拍攝來看,有很多給與觀眾感官刺激的內容,比如動作戲、追逐戲、槍戰等,這些都看得出這個劇組的盡心盡力,呈現出一個好電影,一種港片味。

至於有多少是導演的真實想法就不得而知了,我是覺得已經在過度解讀了。話說這個邱禮濤導演,倒是有點意思的,只看過他導演的另一部電影,也非常有名就是《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這部電影給與我很大的衝擊,什麼叫變態是一覽無餘,當然我覺得黃秋生演變態也是十分出色,是憑藉這部三級片獲得當年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的。

10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43億,這幾位客串,同樣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