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看《你好,李煥英》,孩子哭得稀里嘩啦,抽泣著說:“說好是喜劇,怎麼就哭成這樣了!”
觀影的成年人也不能倖免,一個個涕淚橫流。
《李煥英》的火爆超乎想象,有朋友說:“不敢去看,怕受不了。”
賈玲導演的這部電影,感動了中國。
回到問題本身,按道理,孩子應該被感動了,怎麼回家後還是不懂事,懶惰頂嘴呢?
第一,代入感消退。
看電影時,我們被劇情吸引,全身心投入其中,把自己代入到那個年代、那個場景。
我們沉醉於劇中人物的一顰一笑,跟著喜,跟著悲。前一秒鐘為沈公子的出醜笑出聲來,後一秒鐘為母女分別傷感落淚。
我們的情緒就像一根線上的珠子,全程被電影牽著走。
可惜,電影終有散場時。
燈光亮起的那一刻,我們如夢方醒:原來這是場電影!縱然我們坐在座位上不捨離去,先前激動的情緒也會漸漸褪去,帶我們迴歸現實。
看《哪吒-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聲音激盪迴響,讓我們血脈賁張!幾天後發現:“我太弱小了,我命由天不由我。”
看《流浪地球》,面對災難,喚起英雄氣概,眾志成城,奮力一搏!幾天後發現:“地球安好如初,該吃吃,該喝喝。”
孩子也是如此。看電影時無比感動,但回到現實後,迅速切換到原來的身份,發現寒假作業還沒寫完,或者看到臉上長痘痘而心生煩惱。
至於刷碗做家務,也許有那麼一點意識,但很快被長久習得的惰性和依賴抹平了。
第二,電影的唯美襯托出現實的狼狽。
中年李煥英雖然望女成鳳,也保持著優雅包容的姿態,尤其是騎腳踏車帶女兒那段,慈母形象躍然片中;
青年李煥英苗條清秀、自強大氣,明知可以改變命運,卻依然選擇了與賈曉玲作母女,讓人又愛又敬。
孩子看著這樣唯美的母親,再回頭看看自己略顯油膩的親媽,差距啊!親媽再一嘮叨:“作業做完了嗎?”、“這孩子,就知道玩手機,怎麼就不主動做家務刷刷碗吶!”孩子剛剛被渲染的“母慈子孝”的畫面瞬間崩塌。
“厭煩、逃離”的情緒重新佔據了心頭。
被媽媽說兩句,孩子頂嘴,那正是開啟了“防禦”的常態模式。
所以,別指望一部電影就改變一個人(或許,幾千萬觀眾裡,有那麼幾個改變了),也別指望一部電影塑造出孩子的習慣與情商。
孩子願不願意做家務,頂不頂嘴,取決於家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