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毛豆

“春晚關上的一扇門,《你好,李煥英》打開了。”有網友如此調侃道。春節檔行進至今,《李煥英》迅速帶起了“認媽”梗,而該影片超過40億的票房,日前成功反超原本公認的票房冠軍《唐人街探案3》。賈玲第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正在創造多個“不可能”,在打破了劉若英《後來的我們》13.6億的記錄後,賈玲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有望衝擊世界最高票房女導演。

《李煥英》的成功,是數十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最神奇的一次票房大逆轉,足以載入中國商業電影史冊的巨大勝利。如果這部作品不是賈玲拍的,或者電影本身不是賈玲自己的經歷和切身體會,那電影的給人的代入程度和感人程度會不會這麼高?

賈玲雖是一個“意外”,卻也不可替代。

“李煥英”和賈玲的互相成就

電影《李煥英》中,賈玲母親李煥英的最大競爭對手——王琴阿姨的女兒就讀於UCLA的導演系,月薪8萬,這讓飾演女主的賈玲羨慕不已。

現實生活中,賈玲成功讓自己變成了曾經“羨慕”的人。

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資料顯示,《李煥英》2月12日上線當天,排片佔比20%,綜合票房佔比17.2%。到今天,影片排片佔比39.6%,綜合票房佔比52%。各方面資料連續多日指數型增長,並逐漸趨於穩定。

電影從大年初一上映截止到今天以平均每天4個億的體量衝擊到了40億票房,並且將剛剛擠進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前五名三天的《唐人街探案3》擠出了前5。目前,影片豆瓣評分8.1分,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

今年春節檔共有7部影片同時上映,從整體上看,7部影片的質量都在及格水準線之上,在劇本、特效、情感等方面都有各自的長板和短板。

這種情況下,口碑效應成了主導整體票房走向的關鍵因素。而《李煥英》的自來水觀影效應顯然是最強的。

《李煥英》開映之前觀眾並不算有超高期待值,上映後則憑藉母女之間刻骨銘心的真摯之情強勢圈粉。原本“一超多強”的局面,在口碑的影響下變成了和《唐人街探案》的“雙雄爭霸”。而《唐人街探案》又因為好評度不斷下降,排片和票房逐漸下滑。2月15日,《李煥英》成功“逆襲”,制霸單日票房冠軍。

觀眾對於《李煥英》的好評一定程度源自大於理性的感性情感,一方面如網友調侃的“人人都有媽”,另一方面也離不開賈玲經年累月的攢下來的好人緣和好感度。

被戴上“最高票房女導演”這頂高帽,賈玲也難免恐慌,公開表示“之後可能不再當導演”,畢竟《李煥英》更多是賈玲自己的情感寄託。儘管影片在專業度上有諸多不足,但她對母親的愛意和思念幾乎要衝出螢幕,情真動人,這才是讓無數觀眾動容判定其瑕不掩瑜的原因。有網友留言道,“很明顯觀眾們評判電影(《李煥英》)的標準不僅在於你拍的好壞,而更在於你拍的態度是否真誠”,就像賈玲自己說,“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你們看。”《李煥英》成功建立起作品與觀眾之間最樸實的情感共振。

爆冷太意外,原因也太簡單,賈玲曾在不同場合說過:“逗樂觀眾,我的套路就是真誠”、“我不是為了當導演才去拍電影,是為了拍李煥英才去當的導演。”

在情感不斷被消解的階段,一個粗糙如毛坯子卻返璞歸心的作品,直觀說明了觀眾對於“真誠”和“共鳴”的渴求。儘管賈玲並不擅長技術,專業層面也不見得多高明,可無法修辭但立其誠。這份真誠最終也成功轉化成了真金白銀的票房收入和未來發展的資本支援

女喜劇人討喜的“拉郎臉”

賈玲超高的路人好感度有個不斷積攢的過程,她的真誠並非今天才有。

多年前,豆瓣鵝組曾做出一期“最喜愛女明星TOP20”評比,賈玲穩居第一,劉亦菲、劉詩詩、孫儷等都局其後。耿直、真誠、善良、不做作,成為寶藏女孩賈玲的一直以來的個人標籤。

情商高,路人緣極好,一直以來,賈玲都是綜藝救場王,尷尬絕緣體。

無論是芒果金鷹節後臺,因主辦方原本安排的採訪的嘉賓沒來,賈玲機智救場的俏皮時刻——“我已經不火成這樣了嗎?!就沒有點緋聞要問的嗎?!”還是包貝爾婚禮,賈玲仗義解救即將被眾男明星推下水的柳巖,賈玲的種種做法持續在提升大眾對她的好感度。

還有,賈玲長相討喜,只要有她在場,就沒有她“撩”不成的國內外大帥哥男明星。

權志龍、宋仲基、言承旭、劉昊然、許光漢、朱一龍、陳偉霆.....個個配一臉。按網友的話說,檢驗男明星到底有多紅的標準之一,就看他在B站有沒有和賈玲的拉郎影片。在禁止偶像“塌房”的娛樂圈,換做其他女明星和自家愛豆組CP,早被粉絲撕個片甲不留,不過到了賈玲這裡,規則可以被打破。

就如沈騰一語中的:賈玲最大的優勢,是男人都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從長相到性格,賈玲都毫無攻擊性,親切得如同鄰家大姐姐。

要說賈玲目前是“中國女諧星第一人”,應該很難有異議。“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這句話,用在她身上,很是貼切,但從“愛笑的女孩”到自帶光芒的女諧星,這一段路,也足夠漫長。王晶曾說:“做喜劇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放棄了做女人優勢的女人才能做,比如賈玲。”做扮醜的喜劇女演員很難,尤其在男性主宰的相聲職業裡,女性幾乎不可能贏得一席之地。就拿賈玲的大學同學來說,班裡10個女生,畢業時就剩她一個人還在堅持說相聲。

為什麼女相聲演員寥寥無幾?

說相聲經常需要插科打諢、嬉皮笑臉、裝瘋賣傻。搞笑的尺度一旦沒把握好,就容易造成演出災難現場,被觀眾完全看作是“傻大姐”。

早期賈玲站在臺上說相聲搞笑,觀眾感受不到笑點,她做什麼、說什麼都會被罵。她曾在採訪中回憶,當時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她的親姐姐都勸她放棄這一行,但她不肯,依然非常豁得出去。

苦熬7年後,賈玲終於在2010年和白凱南帶著《大話捧逗》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因自信大方收放自如的表演,全國觀眾從此記住了賈玲這個名字。這一年她28歲了,放在現在的環境和價值觀裡依然有大器晚成的意味。為大眾帶來無限歡樂的她不禁自嘲:“這一次覺得自己有可能嫁不出去了”,但她也會說,“我們喜劇人的職責,就是逗你們開心。”

小品之外,賈玲這兩年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也很出挑。

《王牌對王牌》中,她和沈騰扛起了全部笑點;《青春環遊記》裡,她擅於控場,迅速的把團隊整合到一起,參加的節目不多,但每次都能成為撐起節目口碑和質量的靈魂人物。憑藉過硬的喜劇實力和高情商,經年累月後,最初那些罵賈玲女生說相聲不倫不類,苛責她醜和胖的聲音終於漸漸弱下去。

有人曾精準評價賈玲為什麼“零差評”:她從來沒有對不好的聲音抱怨解釋過,她身上始終保持著人最本真的善良和能量,這也是賈玲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既是喜劇女演員中的“頂流”,持續在事業發展上進階,好人緣和國民度又沒落下,她長久以來積攢的路人緣,也終於在《李煥英》上迎來了大爆發。

演員到導演,優勢與軟肋並存

“女性導演”和“女性喜劇人”這兩個在市場中都稍顯邊緣的身份,這次在賈玲身上實現了成功和統一。《李煥英》鑄造的票房神話,更讓賈玲一時之間“無可替代”。

目前看來,“不可替代性”成為賈玲新身份的最大成就點。

面對這種火爆,比起一哄而上的讚美甚至捧殺,也許可以由此重提賈玲“唯一性”背後折射出的現實困境。

賈玲導演身份的受捧,一方面打破了電影行業重資歷、重專業的傳統,更反映出了國內女性電影導演的小眾甚至是缺失。《李煥英》的故核心主題是母女情感,女性身份顯然能讓賈玲更好地把握情感濃度和細膩顆粒,這部分也可以視作是女性審美和女性議題的市場需求。#賈玲 女導演鏡頭下的女性形象#曾登上熱搜,“女導演”、“女性形象”被直接關聯。

大量網友表示,賈玲鏡頭下的女性形象讓人無比舒適。在《李煥英》中,張小斐笑起來像陽光一樣溫暖。賈曉玲樂呵呵的,像太陽一樣溫暖自己也溫暖他人。重要的是,這部影片展現了多樣化的女性角色,外表並非都符合世俗定義的“美”,但無一不具備個性感染力。且沒有任何醜化男性的內容。

這些細微的設定都飽受觀眾喜愛。因為難得,所以喜愛。

女性電影導演並不是一個顯眼的角色,有資料統計顯示,在過去的85年中,女性導演與男性導演的比例為1:15.24。

這一結果折射的是整個大環境下,女性影人幾近被攔在電影製作的“封神榜”之外,甚而讓她們面臨著被影史排除在外的風險。而電影這種反映社會形態、文化形態、意識形態的載體,缺少女性視角的參與,容易使得女性人物的刻畫刻板,也是電影的一種缺憾。

在國內,女導演面臨的困境似乎更加嚴峻。

2010年,導演胡玫的作品《孔子》拿下1.01億的票房,她成為國內首位票房過億的女導演;2013年,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票房7.2億;2016年,薛曉璐《北京遇上西雅圖2》票房7.86億;2018年,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票房終於突破10億,最終成績為13.5億。近10年時間,國內僅有四位票房過億的女導演,在龐大的電影市場中,顯得並不起眼。

最牛春節檔中殺出的賈玲算是為國內女性導演增添了一抹亮色。她對女性情感的敏銳捕捉,補全了女性導演在春節檔這一塊缺失的拼圖,亦在“沒有女性”的爺們圈中逆勢而上。

可以想象,接下來資源和資本向賈玲蜂擁而至,她必然會擁有更多更大的資源資本支援和自由度。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首先是賈玲的《李煥英》雖然切中了真摯情感、女性意識等關鍵點,以喜劇形式在沉寂一年後的春節檔爆發,這種勝利具備偶然性;而在《李煥英》逐漸被推上神壇的當下,對賈玲“捧殺”的糖衣炮彈必將隨之而來。

一直以來賈玲都擅於做小品,她的表演方式、敘事能力也易於和觀眾之間產生強互動,短小精煉的舞臺表演要比一幀幀的電影畫面更具表現力。何況她並非科班出身,參與的電影專案也不多,所以她的電影沒有太多技巧性的東西被人拿出來探討。有影評人更直言《李煥英》是粗糙中的紮實。

關於電影本身技術消解性的爭議始終存在,巨大的商業成功卻讓賈玲一戰封“神”。她的成功無疑將給其背後的資本帶來了高額收益,而同行傾軋的現象始終存在,不論賈玲是否從此告別導演身份,當她站在山巔之上,觀眾也不會允許她跌落,賈玲日後如果再產出作品,都必然成為《李煥英》的參照物,這對於沒有豐富執導經驗的她來說本身就是挑戰。

殘酷的市場環境,可供借鑑的成功女性導演前輩的欠缺,自身執導經驗不足以及高處不勝寒的危險,都將成為賈玲接下來要面對的課題。

《李煥英》無疑是春節檔的爆冷神話,這份成績或許不能完全屬於賈玲,但除她之外,換個人可能完全不會出現。畢竟擁有國民好感度的女性喜劇人也已經幾近消亡,賈玲做導演之後,下一個接棒的女性喜劇人是誰,則是另一個難題。

“賈玲式”成功,和《李煥英》一樣,遠看是喜劇,近看卻有點像悲傷。無論如何,大家都必須承認,賈玲的存在,為女演員轉型導演樹立了典型和標準,這一點值得被銘記和讚揚。

3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誤殺瞞天記》出續集了,依然高潮迭起,讓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