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 | 從易

在日本娛樂圈,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優(演員)>歌手>搞笑藝人>愛豆(偶像),韓國娛樂圈也是如此,但中國影視圈似乎正在打破這一趨勢。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娛樂圈影視圈的鄙視鏈。

(吳亦凡。IC photo / 圖)

近年來,影視圈出現的一個新現象是,演員之間的次元壁在被打破。唱跳的愛豆,也爭先成了電視演員、電影演員;而以往的電影咖,也紛紛出演了電視劇;同時一些大製作電視劇中,當愛豆是主演時,總會叫上一些資深的演技派給愛豆作配。

在傳統印象中,影視圈存在著一個演員鄙視鏈:電影演員高於電視演員,電視演員又高於愛豆。如今,這個鄙視鏈是否正在被打破?為了更好地凸顯中國演藝圈的情況,東亞的日韓剛好成為極好的參照。它們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可以為我們提供怎樣的啟示?

愛豆地位最低?中國是例外

在日本娛樂圈,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優(演員)>歌手>搞笑藝人>愛豆(偶像)。愛豆在日本娛樂圈的地位是最低的。這指涉的當然是普遍情況,不能以個例來論證整體,譬如你拿一線愛豆跟七線小演員相比,當然是一線愛豆的地位更高了。

日本愛豆地位低,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愛豆的准入門檻很低。誇張一點說,人人都可以當愛豆,尤其是一些地下的偶像團隊,對成員幾乎沒什麼要求。所以愛豆在日本,只是販賣夢想的職業,在公眾的印象中,愛豆沒什麼技能,粉絲的愛是他們全部的供養。演員有演技,歌手會唱歌,搞笑藝人有藝能,愛豆可能什麼都沒有。

中國的許多愛豆,出演個選秀綜藝,一下子就成為頂流,各種資源拿到手軟。從最早的“歸國四子”到現在的王一博、肖戰等人,都是從愛豆成為可以拿到一線資源的演員。為什麼日本的愛豆就不能呢?

這跟日本娛樂圈的體制有關。日本娛樂圈掌握話語權的是經紀公司、電視臺,大部分資源都被它們壟斷,並且相互之間形成很深的利益勾連,愛豆個體很難繞過經紀公司,出演電視臺作品。再紅的愛豆也只是經紀公司裡打工仔,必須乖乖聽經紀公司安排,經紀公司一封殺或冷藏,愛豆就很難有曝光率。而日本的電視臺常常是製播一體的,電視臺選擇演員從來都是根據演技、口碑和影響力,愛豆想要主役出演黃金檔的電視劇的機率,鳳毛麟角。

所以,愛豆這個職業,在日本是遠遠低於演員和歌手的。

韓國愛豆的地位,普遍也低於演員和歌手。韓國的偶像產業高度發達,很大一部分年輕人都曾有過練習生經歷,而韓國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組合出道,大部分都只是炮灰,愛豆的地位和處境可想而知。

韓國走紅的愛豆裡出演電視劇的機率很高,這是因為韓國製播分離的電視劇不少,有些製作公司和經紀公司是同一個老闆,話語權比較高的經紀公司就會“夾帶私貨”,把愛豆往電視劇裡面塞,有些一開始還只是配角,演個兩三部劇後就是主角。

但韓國觀眾不會因為愛豆人氣高,就放鬆對他演技的要求,不會像國內的粉絲那樣瞎吹捧。韓國電視劇幾乎沒有配音,且播出時是沒有字幕的,愛豆的爛演技一覽無餘,觀眾也不會嘴下留情。而一旦愛豆出演的電視劇收視率不好,觀眾也會將責任丟到愛豆頭上。所以在韓國愛豆跨界當演員,揹負的壓力並不小。

中國是全世界當愛豆最容易的國家之一了。你開啟微博超話,看看那些排名在前50的愛豆裡,有多少個沒有演過電視劇或電影?幾乎沒有。愛豆可以在電視演員、電影演員之間來回切換——不管他有沒有演技。那些頂流愛豆,很輕鬆可以拿到頂級製作的電視劇或電影的一番。因此中國娛樂圈動不動就有撕番——這在日韓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讓愛豆當大製作的一番,是在做夢嗎?

日韓普遍“鄙視”愛豆情形不一定合理,但它對於國內走火入魔的愛豆文化也是一種警醒:當流量成為唯一的指標,就意味著行業的標準被破壞,這對於影視行業是一種傷害。

(獲得第92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韓國影片《寄生蟲》主創團隊在韓國首爾舉行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圖)

電影咖地位高?演技是關鍵

此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娛樂圈,電影咖的地位遠高於電視咖。

韓國就很典型。電影演員的地位高於電視劇演員,而電影演員的最大榮耀是被輿論稱為“忠武路演員”。忠武路是韓國首爾市中心的一個地名,二十年代韓國電影建立之初主要電影院和電影製作公司的集中地,是韓國電影的搖籃,被稱為韓國的“好萊塢”,也成為韓國電影的代名詞。

國內觀眾都很熟悉崔珉植、宋康昊、薛景求、河正宇、黃政民、全度妍,都是忠武路大拿級別的人物,他們鮮少出演電視劇,有的甚至從未出演過電視劇。如果出演電視劇了,韓國媒體也會爭相報道,跟國內認為電影咖“下凡”的口吻一模一樣。韓國娛樂圈更敬重電影咖,既出於專業方面的考量,認為大銀幕更考驗演技;同時也出於一種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因為電影是最具國際性的文娛媒介之一,出色的作品和演員能夠給韓國帶來榮耀。譬如《寄生蟲》拿到奧斯卡最佳電影,有助於韓國文化輸出,也進一步抬高忠武路的地位。

日本的情形有些不同。日本很少有純粹的電影咖,日本一線的影視明星,幾乎都是一手抓電視劇,一手抓電影。並且,主流電視臺主役演員,要出演電影比較容易,但有名的電影演員想要主役出演主流電視臺黃金檔的電視劇,則存在不少挑戰,不少是從戲份不多的配角演起。因此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錯覺”:日本電視咖的地位比電影咖還要高。

出現這樣的局面,與日本電視臺的強勢,和真人電影產業的弱勢是相關的。日本的主流電視臺就那麼幾個,一年播的電視劇也就那麼幾部,電視劇是演員獲得曝光率最重要的途徑。雖然日本演員出演電視劇的片酬不高,哪怕是一線明星單集片酬如果能夠20萬元也是屈指可數,一部電視劇總片酬也就200萬元,扣除掉經紀公司抽成,到演員手中並不多。對於日本演員來說,廣告代言的代言比較大頭,而這又與演技、曝光率和公眾好感度相關。

日本影視輸出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動漫。日本電影市場常年叱吒風雲的,也是動漫電影。像日本影史票房TOP10裡,動畫電影占了6部,去年大熱的《鬼滅之刃》是影史第一;如果扣除掉國外電影,排名前10的,有8部是動畫片。真人劇情片的生存空間很小,電影演員的能見度也受到一定的擠壓。當然,如果電影演員國際化了,那在日本也是最一線的大咖,比如役所廣司、渡邊謙、北野武。

不過,總的來說,無論是日韓還是中國,電影咖與電視咖的地位高低,並沒有那麼絕對。尤其是當劇集精品化,電影與電視劇的差距不斷縮小的情形下,電影演員與電視劇演員之間的流動更加頻繁。觀眾真正敬重的是有演技的好演員,演技傍身,出演電視劇或電影又有什麼關係呢?有演技,是不是愛豆也就沒那麼重要。

所以,愛豆、電視演員、電影演員之間可以沒有鄙視鏈,演技好的演員和演技不好的演員之間的鄙視鏈,卻始終存在於觀眾的評價裡。在日韓,觀眾的評價並不會因演員的身份而“看人下菜碟”;而在國內,哪怕愛豆演技爛,在粉絲“演技炸裂”的吹捧下,仍舊躍居資源鏈的頂端——這是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的。

8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娛樂圈明星道歉文撰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