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2》二公演曲目中有一首《紅顏舊》。
作為《琅琊榜》的主題曲,《紅顏舊》可謂紅及大江南北,傳唱度極高。只要前奏響起,眼前必然浮現出霓凰郡主的模樣。
“思君不見倍思君,別離難忍忍別離”,曲中一句一詞都寫出了霓凰與林殊哥哥這一世註定了相愛至深,亦痛徹心扉的情愫。
然而二公演結束,《紅顏舊》只得了個老麼。咋回事?
男裝≠男人二公演舞臺,楊鈺瑩、張柏芝、陳妍希、程莉莎、阿蘭5位姐姐一席古風公子扮相出場,帥氣逼人、清新脫俗。
楊鈺瑩給大家打氣時說:我們女扮男裝,一定能出奇制勝。
可是,幾位姐姐忘記了,《紅顏舊》原本就說的是“紅顏”。
作為《琅琊榜》裡的大女主,霓凰郡主的出場是身著戎裝,策馬揚鞭而來的。她一見到景琰和豫津就拔劍相認,幾個招式過下來,一個飽經戰火紛飛的將軍形象就這樣立起來了。
招式過完,霓凰微微一笑,那個隱藏在戎裝之下的女子魅力盡顯無疑。誰說女子不如男,霓凰就是當然不讓的巾幗芳華。
征戰沙場十幾年,霓凰從不刻意以“男相”示人。南境之地、敵國陣營,人人口口相傳的是“雲南穆府的郡主”霓凰,而不是“鐵血將軍”霓凰。
披上戰袍,是霓凰抗災肩上的責任;脫下戰袍,霓凰依舊有著無畏風浪的決心。她是另一個朝代的楊門女將。
穿男裝還是女裝,只是一種形式,真正讓人敬佩的是人,是皮囊之下的傲骨。女兒當自強,何必扮男人?這其實也是《浪姐》一路走來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力量。
閒庭闊步≠家國情懷《紅顏舊》五位姐姐的造型是風流倜儻的書生,秀髮絲巾,闊步悠然。舞蹈動作與造型相應,手執白紙扇,談笑風生中。
給人的感覺飄逸有餘,悲懷不足。
《紅顏舊》與其說是《琅琊榜》的主題曲,不如說是為霓凰與林殊量身打造的一生寫照。
在《琅琊榜》中,第一次響起這首曲子,是霓凰跑到郊外去質問梅長蘇究竟是誰的時候。
“這裡原本有一道疤”“這裡應該有一顆痣”,霓凰在梅長蘇身上找不到一點林殊哥哥的痕跡,可她的心裡腦海裡卻全部都是林殊哥哥的模樣。
眼睛越是看不到,心裡就越是清楚。她認定眼前的這個人是她的林殊哥哥,她也難過得無法自已。是久別重逢的喜悅,還是脫胎換骨的痛苦,霓凰伴著曲調展現出來的情愫,或許百感都難以形容。
而此時的梅長蘇亦是放下了所有的偽裝,他可以騙過所有人,唯獨瞞不過他最愛的人。或者說,心裡裝滿家國的他,還是存了那麼一丁點的私心,想要有機會和他最愛的人相守。
![](http://timg.juduo.cc/2021/02/5fa6d8e8c4484e1d90086b4b0bcc9e87.jpg)
從那以後,每一次在霓凰與林殊哥哥舍小情、為大情的時候,這首歌都會響起,它是霓凰與林殊內心最真實的獨白。
戰場上的血刃殺戮取代了兒女情長,為了保家衛國,霓凰和林殊犧牲了相愛相守的愛情。但“任憑斗轉星移,唯此情不變悠悠。”
其實在排練的片段中,楊鈺瑩曾經說過這首歌背後有故事,有家國情懷,張柏芝也說“唱完很想哭”。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姐姐們的想法最終沒有以“動人”的方式呈現出來。
唱功確實很棒阿蘭的嗓音其實足以駕馭這首《紅顏舊》,因為它在取捨之間,始終繞不開女兒家的情懷。
![](http://timg.juduo.cc/2021/02/a52cab95a4144da1bbdfa378536ff79c.jpg)
屬於霓凰的《紅顏舊》是亂世之中的“國”與“家”的強烈衝擊,她選擇披甲上陣、浴血沙場。一戰功成萬古枯,“江山未老紅顏舊”。
如果有機會,霓凰又何嘗不願意褪去戎裝,生在太平盛世,換回她自己的紅妝呢?
阿蘭的嗓音有著非常強的感染力,特別是高音部分,唱出了一種空靈、一種深情。
還記得《浪姐1》的時候,萬茜那首《緣分是一道橋》感動了無數人。如果把“書生”改為金戈鐵馬的“將軍”,把“閒情”改成浴血沙場的“緊迫”,應該就能多一點感染力吧。
但也有可能是舞蹈老師的想法咱還沒理解,以上的見解也只是從《紅顏舊》本身的創作背景出發,或有偏頗。
#乘風破浪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