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高度貼近原著的電影,不僅把書中的各個特效場景“搬”出來,甚至在人物情感、角色層次的處理上更細膩。
Technicolor(特藝集團)是《哈利波特》合作的特效公司之一,擁有近百年豐富經驗的後期製作公司,國內很多電影作品也有和這個公司合作,比如《唐山大地震》、《夜宴》、《金陵十三釵》等等。《哈利波特》中地魔的蛇納吉尼、巨人的面部、食死徒軍團的圍攻、各種魔杖效果等惟妙惟肖的特效都是由他們完成的,為書迷、影迷們打造了一個夢幻、震撼的魔法世界。
小時候在看書的時候,我總是會遇到一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魔法場面,比如說說報紙上會動的人,小巨人一樣的海格真的存在嗎?鷹頭馬身的翼獸是怎麼做出來的……電影出來之後,劇組會在花絮或宣傳裡介紹這些特效的製作過程,不知道專業的人是怎麼評價的,反正我這個外行就只能感嘆了!
一.精緻的道具和特效
1.報紙上“摳”出會動的人
這個特效可能是最簡單的了,報紙上需要人動的地方佈置好一個綠色小方塊,然後摳圖,用AE或者Pr之類的軟體,將事先拍攝好的動圖視訊扭曲變形後鑲嵌進去(做特效的朋友已經非常通俗易懂地給我解釋裡)~
在電影裡出現動圖報紙的有小天狼星被通緝、古靈閣銀行被非法入侵、鄧布利多與魔法部對峙等等。
2.用道具裝扮出來的“巨人”海格
《哈利波特》中扮演海格的演員叫羅比·科特瑞恩,身高1.90,而書中的海格是混血巨人,他身高4.8768米 。
電影裡用了CG讓海格看起來像是個真正的巨人,而仰拍的技術也讓海格在鏡頭裡顯得更高大。再加長長的毛髮和鬍子,以及疊穿起來的道具服裝,都是為了讓他顯得更魁梧,據說穿在他身上的服裝一共有80多斤。
在一些魔法特效場景中,身上穿這麼厚重的演員是不適合親身上陣的,所以電影特效化妝部門根據羅比 · 考特蘭的真實臉部模型,製作了一個會動的眼睛和嘴脣的電子頭部。 在海格的動作場景和廣角鏡頭中,特技替身都戴著這個模擬頭部。
3.真實打造出來的巨龍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裡,哈利有一場與龍搏鬥的戲,是許多書迷期待已久的。當時為了能夠更加逼真,道具組花費了不少功夫製作了模型。
負責電影視覺特效的主管Tim Alexander回憶說,光是哈利波特躲避噴火龍,拿到金蛋這一片段就包含了140個鏡頭製作,主要由工業光魔製作完成。他說:“CG模型製作還是非常難的。材質方面,我們按照草圖與其它附加概念設計製作,很多部分需要二度再創作。另外,龍的尾部形狀很難準確表達,所以我們只能退回模型,為模型塑造了更多的細節,僅上色的工作就持續了12周。”
4.真假交替的貓頭鷹
但是最羨慕哈利的除了魔法之外,就是他有一隻聽話又漂亮的貓頭鷹海德薇,能送信、送禮物,電影裡海德薇是由好幾只雪鴞共同飾演的。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裡,剛開學有一幕是聖誕節的時候學生們收到了家裡送過來的禮物,貓頭鷹們湧入禮堂中。這些80%左右的貓頭鷹都是真的,剩餘都是後期用CGI在視覺上增加的。因為如果不用特效,真放進去那麼多貓頭鷹進去,它們可能會互相撞得個頭破血流。
貓頭鷹送東西看著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難。請了動物園工作人員訓練貓頭鷹用喙叼住聖誕拉炮,就這個活活訓練了6個月。然而,貓頭鷹終於練成了,導演卻改了主意,決定慶祝段落乾脆不要貓頭鷹入鏡了……
5.沒有特效靠化妝
《哈利波特》最近的一部都是9年前的電影了,漫長的拍攝過程也見證了日新月異的特效技術但在沒有發達的電腦特效之前,演員們會通過化妝達到電影中的效果,翻看他們的社交賬號,能看到許多當時的化妝場景。
比如哈利在吃了納威給的藥草,長出了魚鰓以及腳蹼,為了實現這些樣子,特效組給哈利用石膏做出了一個“殼子”,再在他的耳朵後面用膠質沾出魚鰓的模樣,手腳套上肉色的腳蹼,經過漫長的化妝過程,終於能拍水下戲了~
赫敏變成貓臉那段費事更長,帶上特質的貓型頭套之後,還要一根一根地整理好貓毛,粘上鬍子,再用化妝品畫出一些貓咪的輪廓細節,以顯得更加逼真。
二.搞笑的幕後花絮1. 哈利波特耗費60多根魔杖
在電影裡,在拍攝中損壞了60多根魔杖,從花絮中就能看出來原因:蛋妞喜歡用魔杖在腿上打節奏!
2.被整蠱的蛋妞
在阿茲卡班的囚徒這一部中,有一幕是說通緝犯小天狼星闖入格蘭芬多的閣樓,為了安全起見,教授們決定讓所有學生到禮堂打地鋪。這時候,艾倫裡克曼和導演開始了惡作劇,在哈利身下墊子裡裝了個放屁的發聲裝置,在拍攝時一直操縱發出放屁聲,導致全場笑場~
3.執著的盧娜
飾演盧娜的演員是劇組裡公認的最熟悉原著的人,比艾瑪更熟悉。盧娜是原著鐵粉,她寫信給羅琳,說覺得自己就是盧娜,羅琳回信說“你確實有點像”。
後來招募盧娜時,全英國有1萬多人來試鏡,而萬里挑一選出來的,就是這個女孩子!羅琳知道後也驚呆了,說這個名字就是一直和我通訊的女孩子啊!後來在繼續寫作時,羅琳承認盧娜的演員是唯一影響自己創作的人,她在繼續塑造盧娜這個角色時聽到的就是盧娜的演員的聲音。
4.防火防盜防演員的道具組
《哈利波特》裡那些精緻的道具不只是觀眾們喜歡,連演員們也很喜歡,有些演員經常會忍不住把片場的道具偷偷帶走,尤其是魔杖。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道具組只好給每根魔杖寫了編號,再做了一個魔杖收納盒,每個插孔對應一個號碼,也對應一個學生,如果插孔裡沒有魔杖,他們就會去找這個學生。
5.渴望進入魔法世界的“麻瓜”
哈利的監管人是作為麻瓜的德思禮夫婦,只在電影的片頭、片尾出現,幾乎沒有接觸過魔法世界(除了被哈利和精靈多比作弄的時候)。而作為少數露面的麻瓜代表,德思禮一家感覺自己被拋棄了,無法參與到精彩的魔法世界中,因此德思禮的扮演者還曾問過羅琳,能不能給他們一點在霍格沃茨的戲份,但是遭到了拒絕~
6.身高不夠,箱子來湊
海格已經夠高的了,但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巨人與麻瓜的“混血”,在真正的巨人面前還是非常矮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裡,海格邂逅了他的“真命天女”——布斯巴頓魔法學校校長,馬克西姆夫人。夫人也是一位混血巨人,不過比海格要高,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拍攝的時候基本只拍他們的上半身,而扮演女校長的演員是站在一個圓形箱子上的。
《哈利波特》還有許多的特效以及花絮,都是非常珍貴的回憶,對我們來說它陪伴了整個童年、青春成長期,對演員來說影響了他們幾乎一生的職業規劃。正因為對特效如此投入,對細節如此在意,才製作出了享譽全球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