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臺灣上映的《孤味》大概是我近期看過的電影中,最喜歡的一部。
它不是什麼劇情複雜有張力的電影,也不是著重刻畫哪個人物形象,僅僅是擷取導演許承傑自身家族情感糾葛的小品。
但因為電影里人物情感互動的真實,那種彼此應對的語氣、情緒反應,實在是與自己身邊發生的極其相似。
那種看後的熟悉感和感同身受,一時間很難褪去。
執導這群女人戲的導演是個細膩的男人。
《孤味》是一部讓觀眾看到並且感受到逐漸放下的過程,總是叫人“放下”實在太大愛了,但如果透過電影,我們就能理解並且體會女主角的心境,或許也能安慰到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人。
被問到《孤味》是部怎樣的電影時,許承傑這樣說。
作為一位新導演,許承傑卻十分懂得梳理這個劇本跟眾多角色的銜接。
在塑造鮮明面貌的同時也讓觀眾引起共鳴,是他拍這部電影的目的之一。
但許承傑的執行手法十分成功!
他勾勒出角色的內心,並透過演員的精湛表現與化學效應,將感情注入於其中。
於是就呈現出了這部電影的核心,也是一部家庭情感劇應該有的樣貌。
《孤味》也可以看做是男性導演向女性致敬的作品。
隔著男女性別相對理性的距離,少了些耽溺與哭喊,滿溢著溫暖與敬意。
劇情通俗卻不俗氣是我對這部溫馨佳作最好的讚許。
《孤味》的成功,也離不開這兩個人:
編劇黃怡玫感性,擅長故事開發;經紀陳鬱佳理性,擅長管控宣發。
兩人從網友變成合作夥伴,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締造《孤味》破1.88億臺幣(約4359萬人民幣)的票房佳績。
▼ 短片與電影版本的延伸
《孤味》中以女性為主角,幾乎涵蓋了女性在學業、愛情、事業、情慾、婚姻各方面可能遭逢的挫折、痛苦與掙扎。
《孤味》是許承傑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改編自他2017年的同名短片。
這部賺人熱淚的電影,最早是許承傑在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作品。
當時的《孤味》還只是一部半個多小時的短片。
短片《孤味》主要描述一手將三女一子養大的年老母親林秀英得悉拋妻棄子多年的丈夫陳伯昌離世
在籌辦喪禮期間遇上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蔡小姐
二人在尷尬靦腆之間慢慢了解對方,秀英從長年累月的執著和怨恨中漸漸學懂放下。
電影版則加入了丈夫當年為何離家出走、林秀英如何養育三女的細節。
同時三個女兒亦各自添了一本難唸的經:
大女陳宛青(謝盈萱飾)天生多情任意隨性,卻遇上乳腺癌復發的沉重打擊;
二女陳宛瑜(徐若瑄飾)從醫,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卻疑心丈夫出軌;
三女陳宛佳(孫可芳飾)想接手家族的餐飲事業,母親卻一直不安心不願放手。
丈夫外遇離家多年,母親含辛茹苦撫養子女長大。
籠統概括的話,《孤味》就是從聚焦臺灣老一輩女性的情感枷鎖,擴充套件至企圖涵蓋現代臺灣中青兩代女性的所思所想。
要實現這個框架,對於一個新人導演來說絕非易事。
《孤味》的故事原型其實是許承傑的外婆,當時他在準備畢業製作時,外婆剛去世。
這部短片也就成了他思念外婆的一種方式。
許承傑說:《孤味》的短片與電影,除了有篇幅上的不同,劇情描寫的重點也不同。
以短片來說,敘事的手法比較平鋪直敘,也確實比較貼近真實的情況。
但如果要改編成電影,劇情上就必須做一定取捨。
因為如果把真實故事直接翻拍成長片,戲劇效果可能沒那麼強。
而為了戲劇效果,也不能消費到真實人物。
因此在著手拍攝時,許承傑做了非常多的考量。
在短片的版本里,故事幾乎都只發生在靈堂,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兩個女人的衝突;
不過在電影的版本,故事線被拉長,是需要正視女主角秀英一輩子活在怨懟的問題。
她怎麼在丈夫離開後繼續養育女兒?突然在丈夫過世後要操辦喪禮……
這之間的情緒都需要被適當且細膩地處理,才能讓觀眾感到共鳴。
▼ 臺灣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塑造
影片名叫“孤味”,在臺語的解釋為: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獨沽一味”
如老母親炸了一輩子的蝦卷,以及孤獨地拉扯女兒們長大的經歷。
短片版中直接用臺語說明臺南人口中的“孤味”:
無論做什麼,愛專心,愛用心,萬事才會順利,這就是“孤味”。
電影版雖然全無提及,然而卻意在言外。
“孤味”除了可解作孤獨得只能孤芳自賞的況味,還有另一層意思:若專心一致,能把一個味道做好,那孤獨又何妨。
孤單是電影所留白的地方,同時也是最為抒情與貫穿了整部電影意涵之處。
秀英一個單身女人靠賣蝦卷養大子女,本來就是一項至高無上的偉大成就。
加上她對丈夫的恨其實同時反映她非常用情專一。
如果早就移情別戀,又何用惱恨大半生!
這份孤味,可敬可親也可憐,而且只能自傷自憐。
直至她遇上蔡小姐,發現她何嘗不是跟自己一樣,同是天涯淪落人。
就如蔡小姐也跟她說;如果不是你,我也不可能認識到他。
從相遇到相交,秀英漸漸撇開了成見,也放下了妒嫉與執著。
在痛苦糾結多年之後,讓已是人生暮年的妻子學會放手,接受丈夫早不歸家的冷酷事實。
這才領悟到:失去愛情,失去婚姻,也不能失去自己。
不肯離婚的妻子與丈夫斷絕聯絡多年,丈夫的死反而讓她看清婚姻的假象,理解生命的本質:
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誰會喜歡你?
電影版還加入了幾場巧妙而有趣的安排。
像佳佳依循蔡小姐的吩咐(父親生前信佛)請來一群僧人為父親超渡,母親秀英卻為了鬥氣而堅持道教儀式。
結果靈堂內一邊有道士在作法術,另一邊則有僧人在“阿彌陀佛”,一釋一道斗大聲,場面異常的混亂。
葬禮上佛家和道家同時登場,似乎少有場景這樣拍過。
但這恰恰是兩個女人的命運寫照:
蔡阿姨拜佛,她講緣分;
林秀英信奉道家,無為而守;
而三個女兒“無法代替父親向母親道歉”,是儒家的中庸;
一部電影呈現了臺灣豐富的文化層次,實在是了不起!
因此電影版亦擴闊了林秀英的家族觀,讓我們看到各個家族成員的立體面貌。
既描述了三個兒女如何看待這位擇善固執的老母親,同時也刻畫了她們之間親暱而微妙的姊妹關係。
其中最深刻的一場是當最任性的大姐宛青面對病魔來襲終於展現出軟弱一面時,她在深夜走到佳佳床上,執著妹妹纖細軟弱的手,說:
我過世的時候你可以握著我的手嗎?
你亂說什麼?
其實不用十指緊扣,只要這樣握著便好了。
妹妹偏要以十指緊緊扣著姐姐:“我就要這樣握!”
這一幕真的很感人。
▼ 一生要強的母親
除了溫情,《孤味》裡最讓人熟悉的,是倔強的氣味。
影片一開始就是以秀英在菜市場買菜開始。
她優雅從容,穿梭在攤位之間。
攤販們喊她“林小姐”,昭示她大家閨秀出身。
今天是她的壽宴,但人生風波將正面襲來,在在挑戰林秀英這份自持的功力。
《孤味》的壽宴鏡頭有點讓人想起李安的《飲食男女》。
一樣是三個個性迥異的女兒面對父母輩思想上碰撞、人情之間不敢明說的問題。
問題中充滿了抒情傳統間面對家庭系譜傳承的綿延脈絡。
壽宴上三個女兒們都在意她,也都以為自己多少懂她的習慣、她的喜好、她的動向……
卻沒有誰真正瞭解她還青春時熬過的苦痛,心底落下的陳年細節。
年輕時候丈夫投資失敗從臺南跑路到臺北,又在外與女人們糾纏不清,她一人撐起小販的蝦卷生意撫養大了三個女兒。
她有太多秘密沒說,當觀眾看著她一身的風光派頭,很難想象其中多麼心酸。
也就在這一天,小女兒佳佳走進餐廳廚房準備籌備媽媽的壽宴。
卻接到訊息:多年未聯絡、浪跡天涯的爸爸,在臺南命危。
當父親死在母親生日這一天,身邊還有個陪伴十幾年的陌生阿姨,這似乎不能說是一個噩耗,更是一個讓人心情複雜的訊息。
同樣回來參加壽宴的三個女兒各有不同反應,也映照出各自人生過去的坎。
林秀英即便已與丈夫多年不往來,依然堅持自己的“正統”,要遵循自己的意志辦一場氣派的喪禮,雖有對丈夫的餘情未滅,但也是顧全自己的面子。
輸了感情,尊嚴不能輸。
大女兒宛青性格叛逆,感情或待人處事都有種漂泊姿態,母親常掛在嘴上的一句“你就是像你爸”。
卻不知這句話對她來說,只是把她越推越遠。
佳佳跟在母親身邊最久,但她關於過去的一切知道的最少,總覺得“女強人”形象的媽媽有些莫名堅持難以溝通。
她私下和爸爸與蔡阿姨聯絡最密切,特別是她年幼記憶裡父親用紙包著的糖給她。
▼ 這是四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我特別喜歡二女兒宛瑜的角色設定。
宛瑜在臺北當整形醫生,“醫生”這個身份的地位與隱含的權勢可能性,成為電影后半部幾個精彩的亮點。
像是她與同是醫生的舅舅頂嘴,勢均力敵的氣氛之所以成立,也是因為她擁有一個眾人還算尊敬的身份。
隨著她揭露過去經驗,幾句短短臺詞談自己為何認真讀書、又如何因為會讀書被帶出去顯擺……
那個驕傲女孩的成長心事,卻又迅速地讓人鼻酸。
不得不說一句,徐若瑄演得真心好。
宛瑜頻頻提醒女兒要讀託福、出國留學。
她雖是在複製自己的成長經驗,卻也因為她是唯一完整脫離家族圈生活的人。
她知道自己已經走得最遠,把女兒送走,也是期許延續自己未完的逃離。
這是她們四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核心打繞好像在整個抒情傳統裡重視父系而導致女人們不得不憐憫的故事。
被出軌的女人再也沒有找新男人依靠,而缺席的父親似乎愛上了年輕的阿姨。
這種設定會提前讓觀眾對“秀英”產生同情,對小三唾棄。
但《孤味》裡耐人尋味的留白正是:那些年以來秀英自己努力打拼,自己帶著三個女兒長大,甚至得送走其中一個骨肉的悲劇。
這些沒被拍在大銀幕上的事情,都是孤單的滋味。
也是她一人始終在離婚協議上留下空白未簽名的緣由。
不甘心,就是不甘心自己不清不楚,不甘心那個陪丈夫到最後的女人是誰,不甘心女兒們竟然反而站在了父親那邊,不甘心所有苦委都沒人訴說,所有所有的不甘心落在了秀英身上。
這同時又讓觀眾感到心酸。
當她真正第一次邀了亡夫在臺北酒吧的好友們。
她認出了蔡小姐而追出門外,在彎下坡道上的一句,“蔡小姐”
鏡頭一長、配樂抽空……
那裡頭有許多的埋怨、憎恨但卻是滿滿感謝對丈夫的照顧,欲言又止什麼都沒說,打斷了所有語言可以去明說這一份不甘心的心。
擔心女兒身體的爭執、憂慮往後餐廳的延續,還有尚未放下那個金戒指的抽屜……
都是因為她擁有感情,她放在心中的情感渴望抒發,成了最後兒女們的港灣:“說出來,我們都在。”
時過境遷,至始至終,她隱瞞在心裡頭多年來的不甘心。
甚至是愧對欺瞞了女兒們許久才所說的事情。
隨著她把那一張離婚協議書空白處填滿,一起送進了火葬場。
她當年其實也是跟在自己父親送葬背後的蜿蜒海岸,遠遠地哭著的。
這一次送走曾經的愛人、仇人、家人,她已經什麼都不想追隨了
只想獨自唱著歌到那一片海岸。
放下所有被束縛的不甘心,把抒情這一件事情都還給孤獨的自己
自己一生堅定的路是那樣、那樣的滋味自己懂得,女兒們同樣繼續陪伴著她在這條路上。
▼ 我看《孤味》的感受
觀看《孤味》的感受是漸進的,起初平實,而後往往在細節處出奇不意,連線到家族親戚間曾發生的大小事。
有時像在看婆媳大戰,有時又寫實如年夜飯。
電影催淚之處,在於每個角色的倔強都形塑了她們強烈的個人特質
卻也表達了她們對愛的渴求,想與彼此連結的心願。
宛青想擺脫媽媽總是覺得她有爸爸影子的不公平,宛瑜想讓孩子遠走,佳佳想讓爸爸回家。
其實,他們每個人也都只是因為曾經在家裡如坐針氈,而奮力想找個舒適的位置。
尤其是在故事最後,時光倒流,當時秀英還和先生在一起,孩子們還很無邪。
回到一切美好願景之前,這些倔強曾萌生於愛之間,注入成為每個角色昂然於世的風骨。
▼ 歌曲《孤味》為影片加分不少
坦白說,我更喜歡短片版的《孤味》,因為它更能凸顯真正的“孤味”。
《孤味》其實也是一首閩南歌曲,秀英在出租車裡唱道:
人生的味酸甘甜 春夏秋冬隨風去 清風目屎珠涙滴 花開花謝攏有味
歌詞意境簡單淺白,容易投入直抒胸臆,一句句臺語腔滲出淡淡悽慘冷戚,是臺灣台南人獨有的那份市井卻不媚俗的情懷。
品味著其抑揚頓挫的歌詞和旋律,腦海中彷彿有種醉意在盪漾,只是分不清這是樂在其中的沉醉,還是莫名緣由的迷戀,甜蜜、苦澀皆有之……
樂句經拆解、變調和變奏連線起配樂中所有片段。
有時是鋼琴輕盈主奏,有時是一層薄薄的管絃樂協奏,甚至是電子合成器的聲響……
那些一幀一幀的畫面是歌曲作者柯智豪對島嶼的印象和母性的記憶。
也是暖陽下捧著蚵棚徐徐起落而閃爍的海,是伴隨鬱藍清晨於巷弄間婆娑的桂花香。
憑著歌曲可以感受秀英的苦楚,觀眾知道她儘管恨透這個遠走他方的負心漢。
但恨的背後源於曾經將整副心腸託付給這個男人的一份濃濃厚愛。
如今愛人消逝,這份有口難言的情感也只能永遠埋藏在內心深處,一個人默默承受。
▼ 電影簡單又感人的原因
作子女的我們是否都有過相似的經歷呢?
將自己“最差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家人,卻往往對外人更有耐心。
或許,對我們來說,家,尤其是關係緊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及高度包容的環境,讓人足以卸下在外的負擔、展露真實的自己。
也正因此,我們常常在對待或面對自家人時,就存有一定的放肆性。
有時當情緒一上來,往往會忘記怎麼好好相處,於是家人無奈地成了我們惡言惡語的出氣筒,也許當下的氣和壓力被釋放了,卻也在無形之中給家人帶來了傷害。
所以想到這一層就能體會靠賣蝦卷帶大三個孩子的母親有多不容易了。
電影除了秀英與丈夫的恩怨情仇這個主線,《孤味》也開展了一些支線。
如宛青與自己丈夫及情人阿關的感情糾葛、宛瑜與自己女兒關係上的小緊張、曾經送養他人的佳佳與秀英一家的相處等等。
雖然這些支線都給人有頭無尾的感覺,但某種程度,反而也讓這部片更像是擷取某個真實家庭發生的日常片段。
因為是片段,所以不會所有事情都能盡覽全貌。
這是我看的不太過癮的地方,影片時長123分鐘,確實不太夠。
這種如同某個真實日常擷取的呈現安排,搭配真實故事為基底的劇情,以及演員自然且令臺灣觀眾倍感親切的演出,所共構出的一種讓觀影者宛如正身處其中的臺灣式家庭親情氛圍。
《孤味》不渲染女性情緒,以喜劇形式淡化孤母悲情。
很多時候以笑化解淚,以幽默承載悲傷,臺式詼諧喜感舉重若輕,讓觀眾會心一笑同時,明白突如其來的死如何彰顯生的價值。
這樣的喜劇傳統,無論是在戲曲、電視、電影各個表演藝術領域都迭有佳作。
臺灣電影人有時太執著於歷史的悲與苦,而疏忽了喜與笑的傳統。
而常民善於變通應付時代苦難的智慧,如果能夠轉化為幽默諷刺,可能顯得更踏實有底氣。
所謂的臺式喜劇或者本土題材常常招致貶抑與批評,那些不成功的本土電影,是因為不夠好不是因為題材。
《孤味》在編劇與表演各方面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捕捉到普遍人性,就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這正是《孤味》之所以簡單卻迷人的原因。
還有一點,《孤味》的強勢在於演員,導演找來的豪華卡司,每一位表現都非常有水準。
臺灣國民阿嬤陳淑芳在諸多影視劇裡早已讓人印象深刻,但《孤味》裡擔綱的是維持這個家的主力骨,相對的內斂,但內斂得恰如其分。
陳淑芳收放控制得宜,表情層次細緻。
她把舊時代女性因為艱苦窮乏的生命歷程,對女兒有時失之苛刻的言語,表現得特別傳神。
她的一字一句、行為神情的細膩微變及到位程度,真的很難不被圈粉。
謝盈萱亦然,她扮演著辜負他人的角色,
但做為大姐卻有著不輸淑芳阿嬤的氣勢,與另外兩個姐妹互動激盪出的火花也十分動人。
“宛青”這個角色是全片中最自由的靈魂,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流於過度張揚外放,一場近五分鐘一刀不剪的戲,看她從壓抑到痛哭的過程,是全片最驚心動魄的場景,只有一流演員可以做到。
丁寧與張鈞甯短短的演出也是足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陳姸霏飾演的孫女小澄形象十分深植人心,也非常有觀眾緣。
每個人似乎和電影裡的角色都有著奇妙的互文,戲裡戲外看到女性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真的淚目了。
強烈推薦的電影!希望大家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