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示其
頂流組合NZND今天迴歸了!
由何美男(何炅)、撒微笑(撒貝南)、白rap(白敬亭)撐起的NZND(No Zuo No Die)可以說是內娛火的最獨特的男子組合——出現頻次為一年一度,每次出現必出“命案”,這是因為他們其實來自於綜藝《明星大偵探》。
作為唯一貫穿六季的故事,甚至還衍生出年度演唱會,NZND可以說是《明星大偵探》中最重要的附屬IP,某種程度上正反映了明偵六季的變遷過程。
從2016年第一季以《男團鮮肉的戰爭》驚喜登場,既在人物設定上還原了標準的idol組合主唱、舞蹈、rap、顏值各類擔當,也討論到娛樂圈中整容、抄襲、偶像戀情等問題;到第二季《週五見》憑藉案件縝密邏輯和關注到狗仔爆料、網路暴力等熱點話題樹立好口碑;第三季《NZND之歲月無情》講述成團十年後的變遷,進一步鞏固了IP效應和綜藝效果,但也開始暴露推理疲軟的問題;而第四季《NZND之回到未紅時》、第五季《NZND破冰謎案》中除了何撒白外老嘉賓缺位、整體劇情乏力。
每一季的NZND系列故事似乎就是那一季《明星大偵探》口碑的縮影。明偵節目的第一季正是以驚喜的探案模式和有趣的團隊關係吸引了大批粉絲;二、三季延續了較穩定的嘉賓陣容也進一步增強案件外延性,口碑持好,成為真正的熱門IP;四、五季在劇情口碑下滑和流量嘉賓爭議中,也被粉絲詬病“偵心不再”。
到了第六季,這次《NZND頂牛演唱會》繼第一季後終於又聚齊了NZND的何、撒、白、大(大張偉)四人,圓了許多老粉的心願。剛播出的上集中“焚屍”案也延續了這一季的案件特色——手法複雜。
不少觀眾直呼“節目不好笑了”,重提《成全》CP等眾多老梗也引起粉絲關於節目組“吃老本”的質疑。
綜N代的創新困境是共通的,明偵雖是一檔遊戲型綜藝,但核心其實還是故事創作。在70個案件過後,明偵是否還有新故事可講?第六季的口碑回升是迴光返照,還是破舊立新?
明偵的配方:是明星搞笑綜藝,還是破案推理故事?
明偵節目屬性有特殊之處,犯罪、探案與明星、綜藝,這樣的元素結合在2016年誕生之初是非常新鮮的。
五年來懸疑探案類節目已經是層出不窮,但無論是素人探案且推理味更濃的《名偵探學院》,還是剔除“謀殺”元素、降低探案複雜度的上星版本《我是大偵探》,或者是同團隊製作的主打明星+密室的《密室大逃脫》,它們都沒有產生超越明偵本身的影響力。
觀眾看《明星大偵探》到底在看什麼?
許多節目老粉會把第一季視作初心,認為那時的節目搞笑與推理並行,且識於微時的那批老玩家之間有不可替代的“團魂”。而隨著節目進行到N代,觀眾和節目組其實都在進行重新定位。
毫無疑問,明偵的觀眾是在進步的。在節目組早期的採訪中曾說過,明偵是一檔由“40%搞笑+30%劇情+30%推理”構成的節目,而對於初次接觸到這一綜藝模式的觀眾來說,看嘉賓之間的有趣互動、享受推理模式是這一階段的重點。
到了第二季,觀眾對明偵的模式比較熟悉後,節目的內容也進一步豐富了,從第二季的案件名稱和內容就可看出大都致敬了經典的影視IP。
到了中期,尤其是第四、五季,劇情腦洞越開越大,時空穿梭、平行時空、盜夢空間、蝴蝶效應,但因沒有紮實的邏輯支援,推理常常變得單薄,劇情單純為了反轉而反轉。
(截自知乎回答“如何評價綜藝《明星大偵探 第五季》10 案「探案唐人街(上)(下)」?”)
再加上老玩家的缺席,新玩家適應不良引發粉絲群情激憤(點此複習),將明偵口碑帶入一個低谷期,豆瓣評分從以往的9分+下滑到8.6、8.5。
採訪了多位明偵的老觀眾後小娛發現,六季以來觀眾追求的觀看體驗和喜愛的內容方向是存在變化的。從開始的看人物到一步步享受案件的推理,存在著一個緩慢更迭的過程。
第六季明偵劇本最大的特點就是更重視案件作案手法,重推理、重邏輯、重證據鏈,這點也得到了總編劇的確認。密室、機關、時間差,每一期案件的“謀殺”手法都不是一眼可見的,完整的證據鏈讓嘉賓能透過推理鎖定2-3個最終嫌疑人。
對此總編劇解釋,這是節目中笑點跟劇情的關聯度越來越高所致。現在搞笑的是劇情、人物關係,而之前可能是嘉賓互動或者出糗。後者很容易被剪成單獨的cut廣泛傳播,大家都會覺得有趣,但前者若不結合劇情內容,就無法感受到。
某種程度上說,走到第六季的明偵已經放棄了曾經讓明偵最出圈的“造梗”,類似撒貝南的“盛世美顏”、白敬亭的“這是另外的價錢”、魏大勳的“白雪公主”等綜藝效果爆表的名場面在當下已再難見到。
第六季反而變成了大型“老梗懷念現場”,幾乎每一期都有對過往經典設定的呼應,比如《吼萊塢往事》再現王鷗、魏晨在第三季《又衝不上的雲霄》中演唱《成全》的環節,《忘憂雜貨鋪》類似第三季《無憂客棧》的設定,《夜半酒店》直接成為《酒店驚魂》前傳等等。
有的粉絲覺得系列化很好,有的則覺得節目組已經江郎才盡,在吃老本。
對於節目組來說,一方面確實想要創造一個明偵宇宙,透過系列化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老粉;另一方面總編劇也認為主題的重合有時候也是必要的,比如《無憂客棧》中的微笑抑鬱症和《忘憂雜貨鋪》的誘導抑鬱症患者自殺,雖然類似,但它就是會一直給觀眾帶來反思的話題。
“我覺得我們比較可憐。”總編劇笑稱,“其實這些都可以做成完全不同的背景設定,但總也會有粉絲喜歡系列化。之後我們也要考慮一下怎麼做更合適,如果做一個全新的故事會不會更好。但無論側重於哪一個方向,它都會是一把雙刃劍。”
從推理模型到社會話題,明偵故事從哪來?
第二階段的創作則是框架式的,被稱為“5W創作”,即把兇手、死者、嫌疑人、殺人動機、殺人手法確定下來,然後再根據每一個角色去豐富他的人生故事,形成給每一個玩家的角色卡。
之後再把角色卡里面的內容變成證據和線索,進行美術設計、現場試玩,最後才會進行節目的錄製。
“這是一個前期耗時非常長的節目,一般劇本的創作都要花3~6個月,基本上每一案都是從6~7個選題中挑選出來的。”何舒說。
明偵已經做了六季,每季12案,一共就是72個案子,即使按照6選1的比例,節目組考慮過的選題也已經達到432個。
總編劇坦言,想出更多創新的設定就是編劇組面臨的最大難題。“之前已經做了那麼多故事,現在的每個故事都還要有新的立意和作案手法去吸引觀眾,這本身就很困難。而更難的是觀眾的要求還一點一點在增加。大家都在進步,觀眾也期待我們越來越好。”
(第六季第4期《忘憂雜貨鋪》中編劇自嘲“被劇本壓垮”)
過去節目組的靈感來源大多是推理小說、柯南、金田一等,但後來生活化的新聞、場景則成為了更重要的母題。“比如微博看到的那種十大奇葩新聞,以及很多社會新聞其實都會有反轉,就能夠啟發你原來還可以這樣創作。”何舒說,“包括我們自己旅行中可能看到了某個很漂亮的場景,都會把它拍下來分享給同事,說以後我們做節目場景可以按照這個做。”
舉例來看,第六季第5期《神奇的部落》的靈感就源於場景畫風的創新。“明偵這麼多季,還有什麼畫風是能帶來視覺衝擊的?我們就提出了原始人畫風。”總編劇說。“源於這個場景畫風往下思考,因為大部分提到原始人就是講很多年以前的故事,對於我們的觀眾來說,這可能太過於平常了。於是我們用了一個猜想,即地球文明其實是一個大迴圈,可能我們以為現在講的是一萬年以前的故事,但其實一萬年以後也是如此。”
《神奇的部落》目前在豆瓣明星大偵探小組投出的的第六季單集評分中得到了9.1分,是第六季目前為止僅次於開篇實景《夜半酒店2》的第二高分。它的廣受好評不僅在於其新鮮的畫風設定,也在於其強反轉卻並不生硬的情節。
這一案從一個母系社會體制的原始部落講起,隨後反轉到原來部落裡有外星人入侵,企圖佔領地球,而這些外星人其實又是曾經的地球人,最後還落在了保護環境的大母題之上。
“你會發現第一、二季的案件沒有那麼複雜,那時我們還是在參考推理模型創作。到了第三季,故事的立意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何舒說道,“明偵雖然好像是跟犯罪殺人相關的節目型別。但其實處處都透露了真善美,我覺得這是我們找到的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明偵做不下去”
一般來說,明偵最堅定的老粉有兩類,一種是衝著“團魂”,另一種則是衝著推理和劇情。
明星大偵探嘉賓中公認最為核心的“團魂”是何炅、撒貝南、白敬亭、王鷗和鬼鬼,他們是第一季的常駐陣容。但一方面由於嘉賓的檔期很難控制,另一方面節目也需要新玩家注入新鮮感,種種原因加持下,這五人團在第二季第4期《博物館奇妙夜》後就再沒有聚齊過。
粉絲從“求五人合體”逐漸變成“求能有四人”,到如今在明星嘉賓陣容上唯一的底線就是——一定要有“雙北”(何炅、撒貝南)。
老玩家越來越難以聚齊、新玩家總是難免爭議的現狀下,明偵固粉的抓手似乎只剩下推理和劇情。
但是,在殺人、犯罪、破案這樣頗為敏感的大框架之下,明偵的熱度越高、關注度越高,某種程度上其責任也越大,受到的監管壓力也會越大。
從創作參考推理模型升級到參考社會新聞,明偵已經不能是簡單的“殺人案件”。從熱衷造梗,到讓故事有趣,再到現在的立意為先,節目在創作方向上的發展變化明顯。
觀眾最直觀可以看到的就是,自第三季起,明偵每一期節目片尾都加入了2分鐘左右的立意闡述,由當期玩家講述該主題下的自身感受及引申道理。
到了第六季,我們可以看到“偵探能量站”板塊時長已達5分鐘左右,片尾專家語錄也增長到3分鐘左右。
這當然只是一個小切面,但這些明偵尋常流程之外的板塊時長的增加、內容的豐富,也能反映出節目在尋常劇本創作之外,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總編劇告訴小娛,他們在選題涉及到相關社會話題時,不僅需要平臺的信安部門把控尺度,也需要請教相關專家。一方面是要確定哪些話題能做、哪些不能做,另一方面也是要確定如果做的話應該怎樣進行正確引導。
另一方面,《明星大偵探》最初就是一個全明星陣容的破案綜藝,但是隨著政策的變化,綜藝節目中只有明星已經不可取。2017年,廣電釋出《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努力提高普通群眾在節目中的比重,讓基層群眾成為節目的嘉賓、主持、主角,留意不能把群眾作為明星陪襯或背景。”
2018年的《明星大偵探》第四季開始,以蒲熠星為代表的素人偵探助理出現,他們也在第六季中華麗轉身成為了正式偵探,節目模式也由此升級成為雙偵探模式。
總編劇在採訪中直言,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明偵做不下去。“作為編劇從第二、三季的時候就已經覺得自己寫不出故事了,但是硬逼著也做到了第六季。現在我們反而還挺樂觀的,感覺之後還能再做幾季。雖然我們也不知道能做到多少季,但只要它還能做,我們就一定會做下去。”
沒有一檔節目是能滿足全部觀眾喜好的完美節目,明偵兜兜轉轉也經歷了口碑的起起伏伏,但還是始終保持了製作的誠意。今年,一大批懸疑類綜藝即將上線。明偵作為這一賽道的鼻祖,其經驗值得借鑑。
隨著明偵IP版圖的擴張,互動微短劇、線下體驗店等明偵衍生都在迅速開發中,甚至與明偵模式類似的劇本殺行業都成為了當下最火熱的新興產業之一。劇本殺行業從業者也向小娛透露,因為明偵而對劇本殺產生興趣的玩家很多。今年春節,劇本殺更是成為就地過年的年輕人們最為追捧的娛樂活動之一。
從立意方向突破,透過社會性議題提升節目高度,在政策、受眾和內容中尋找到一個平衡,甚至能帶動起一個產業,或許正是最適合此類節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