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引言:

電影撲街片方急。前發聲明,後寫作文。

未達預期欲甩鍋。自覺良好,觀眾不行。

——《一剪梅•電影“小作文”》

昨天的發文沒過審。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春節假期,我流淚看完了《外交風雲》和《跨過鴨綠江》兩部劇,再次體會那句話:誰是最可愛的人!

發文是為了致敬戍邊犧牲的英烈,駁斥詆譭英烈的險惡之人。

獻給心中最可愛的人:

他們張開雙臂、站立成碑,那是中國之地,寸土必爭,不容侵犯;他們無所畏懼、捨身忘死,那是中國之勇,敢與任何來犯之敵殊死搏鬥;他們胸懷“清澈的愛”、信仰堅定,那是中國之魂,浩然正氣與世長存。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他們就是那最勇敢的一群人。正是他們,擋住了槍林彈雨、烽煙炮火,保住我們在這安全的一隅,樂享和平寧靜。

佔用一點今天的篇幅,對於一向不太善於宏大敘述和情感表述的我,表達自己崇高的敬意。

以下,迴歸今天的主題。

世界的變化果然是一日千里。不知何時起,娛樂圈有事沒事寫小作文的“新風尚”突然流行開來。

近段,因春節電影檔“廝殺”如火如荼,這種“風尚”表現出愈演愈烈的跡象。

票房和口碑“雙撲”的《侍神令》首當其衝。

先看網友思如泉湧、熱氣騰騰的吐槽。

抱怨主角“貨不對板”的:

抱怨劇情“亂七八糟”的:

出品方急得直跳腳,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發聲明自證“清白”。

至於有沒有用嘛,咱不知道也不敢問啊。

當然還有更坐不住的,就是導演本人。2月21日,導演發表自己的小作文。

整篇讀下來,傳達了幾層意思:一、我們很努力,做得很辛苦;二、我們很專業,電影是好的;三、作品很認真,觀眾太無情。

哪怕導演強調自己“虛心接受,感恩以待”,我依然讀出了字裡行間濃烈出天際的“酸醋”味兒:我又累又苦又努力,你們怎麼看不到?怎麼說不好?

嗯,好尷尬。

全當導演跟我們一樣是個普通打工人,觀眾就是他的老闆。那麼換位思考一下,我的方案被老闆斃了OR業績指標完不成,能跟老闆說:“老闆,我真的很努力、很辛苦、很專業、很認真,不是我的方案不好,是你太無情啊!”

你猜老闆會說啥?鴿,溫……愛幹不幹!

說白了,觀眾是為了作品掏包買單,而不是導演的努力和辛苦。這是市場行為。花了錢,電影不好看還不能說兩句?不好看不想花錢都不行?

我特別不喜歡這種有事沒事“哭唧唧”四處訴苦的做法。痛而不語是成年人的自覺。委屈?誰沒有啊!何況還是自覺委屈。訴苦有用的話,還拍啥電影,比誰更辛苦得了。

一部電影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以說是方方面面。影片題材和質量,上映檔期和時機,演員陣容和表現,觀眾基礎和喜好,外部環境和條件等等。有時是某個因素存在明顯缺,有時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但說一千道一萬,拍片的一方要負擔全部責任。哪怕是碰上“疫情”這種極端不可控因素,你也要甘認“倒黴”另尋出路。電影撲了,最該從自身找原因,覆盤總結反省。而不是上來一頓“哭唧唧”訴苦叫屈,順手把鍋甩給看戲的觀眾。

這樣的心態能指望今後拍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好電影?我看難。因為你打心眼裡就預設了立場:這屆觀眾不行。他們是錯的,我是對的。這種站在上帝視角拍出來的不過是“自嗨”片兒。

既然導演覺得自己的片子好得天上有地下無,那可以留著自己慢慢欣賞,我等瓜眾的“審美”水平欣賞不來,告辭。

勝利者有不被責備的權利,失敗者有不被理解的可能。

你或許感到不服,或許覺得委屈,但現實如此。

祝好。

3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唐探3》VS《李煥英》,到底誰更好?聽我說得有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