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由賈玲編導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全國各影院火熱上映,懷揣著對賈玲的喜歡,我買票去看了,在電影院哭到眼腫,並不是這部電影有多感人,而是這部電影,很容易讓大家產生共情。
在我眼裡,《你好,李煥英》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不僅是在於作品的內容,演員的演技更多是在於觀看這部影片之後,帶給我的反思。
《你好,李煥英》是講述女主曉玲在母親出車禍之後,和母親一起回到母親年輕時的一段故事,全片有笑點,有淚點,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句話“我從來沒讓我媽開心過”,仔細想想,好像我也沒有。
我從小就和我的母親更親近一些。我家之前在小農村,我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結婚前有自己的生活,朋友,結婚後成了一個家庭主婦,不能說與世隔絕,但是與社會,確實是脫了軌。
印象裡的我媽,很能幹。小時候家裡有田,我媽就會去小菜地裡種菜,我們家的蔬菜都是我媽種的,偶爾去集市上買點生活必需品,我媽是個全職媽媽,收入全靠我爸一個,那時候日子過的蠻辛苦,我媽很勤儉,一年到頭都不會給自己買新衣服,她的衣服都是洗到範白了才會換一件,我媽也曾要求,等我上小學了,她也出去工作,但是我爸不同意,他覺得我媽只需要照顧好我就可以了,所以我媽就一直當她的家庭主婦,在一個小農村裡,種菜、除草、接送孩子上下學,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然而,這並沒有換來我爸的感動,在我初中畢業的那一年,我媽發現了我爸出軌,兩個人在那一年離了婚,離婚之後,我媽帶著我生活,過了幾年,我媽重組了一個家庭,嗯,這個家庭很好,對我媽好,對我也好,但我讀高中和大學的支出,依舊以媽媽的工資為主。
最傷人的話,往往留給了最愛你的人我的學習成績一般,樣貌身材也不出眾,從小到大好像就沒有什麼讓我媽拿的出手的地方,性格內斂,不善和別人交談,每次遇到事情都只會找媽媽幫忙,但是媽媽好像從來都沒有抱怨過什麼,她對我更多的是鼓勵。我脾氣不好,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和我媽鬧矛盾,有些道理其實都懂,知道不要和媽媽吵架,也理解媽媽的辛苦,但是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自己的脾氣,最傷人的話,往往留給了最愛你的人。仔細想想,我還真的“沒有做過一件讓我媽開心的事兒”雖然我媽總說“好”“可以啊,挺厲害的”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開心,而是鼓勵。
我媽沒讀過多少書,可能不懂得很多大道理,但是她教會了我誠信,善良,至少我長到這麼大,雖然不能說對社會有多大的貢獻,但至少也沒給祖國添麻煩。離婚這件事對我媽的打擊很大,我媽的身體變得挺差,但是她一直很努力的在工作,在滿足我的一切需求,我都看在眼裡,可是,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會吵架。我媽操心的事情很多,總會在我耳邊唸叨一大堆細碎瑣雜的事情,年輕一點的我,總是會覺得麻煩,會覺得羅嗦,會和我媽嗆嘴,惹她生氣,上了大學,離家遠,才發現那些羅嗦的嘮叨,想聽也聽不到。在大學,我很少給我媽打電話,怕我自己一不小心就哭出來,害我媽擔心。我大學,離家裡真的挺遠,我媽媽暈車沒能送我去大學,她一直覺得挺遺憾,也擔心我在省外過的不好,“兒行千里母擔憂”每一個父母都牽掛著自己的兒女,也許在父母身邊時,父母常會嘮叨,但是他們心裡無時無刻都在關心著你,所以如果可以陪伴在父母身邊,一定要跟他們好好說說話,不要再和他們拌嘴了。
我記憶中的母親,一直都是操勞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媽那一雙手,幹了十幾年農活的手,一到冬天就會皸裂,粗糙的像張砂紙,看見很心疼,但是為了我,我媽還是很努力的上班,捫心自問,倘若把我和我媽調換一個身份,我覺得我做不到我媽媽這一步,每個媽媽都在為了自己的孩子努力,在孩子們眼中,媽媽像個超人,無所不能,可是,媽媽也是從一個不懂世事的姑娘,變成了現在的“超人”形象,媽媽真的很偉大。
看完《你好,李煥英》,我忽然有了一種緊迫感,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壓迫感”我不知道我和我媽還能互相陪伴多久,但是從這一刻起,我會更加懂事,更加努力的往前進,更快的充實我自己,豐富自己,讓自己更有能力,然後才能讓我媽過上更好的生活,不用那麼辛苦的工作。
之所以寫了這麼一大段,就是為了提醒我自己,不要繼續懶惰下去,是時候扛起自己身上的擔子,減輕父母的壓力了。
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