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幾年的德雲社粉絲,最近又重新入了坑。但年齡和閱歷讓我不得不在捧角兒的同時,也清醒的對德雲背後的相聲文化有了些思考。
12月18日,德雲班主郭德綱透過12月初註冊的個人抖音賬號(@郭德綱)釋出了首支短影片,正式宣佈德雲社和抖音獨家合作龍字科招生。很快,超過260萬人線上預報名,其火爆程度連德雲社眾位考官也始料未及。此後,以張雲雷、孟鶴堂為代表的“雲鶴九霄”四科師兄弟輪番直播競選招生辦主任,並且每晚都有德雲演員線上招考,就連總教習高峰也親自披掛上陣。這一波操作,在傳統行當裡絕對能拔得頭籌。
十幾年前,中國的娛樂裡突然有了個爆紅的相聲演員名字——郭德綱。因為德雲社十週年慶典,郭德綱返場22次,一戰成名。在這之前,很多中國人對相聲的理解,還是姜昆、馮鞏等人在各大晚會上不超過10分鐘的對口段子,而郭德綱的《西征夢》、《大上壽》起步就是四十分鐘,他和于謙的配合可謂是天衣無縫,讓觀眾笑得酣暢樂得過癮。加之,有相聲名家侯耀文在後面站臺、撐腰,德雲班主一時風頭無兩。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圍繞在郭德綱身邊的負面新聞也總是不斷,被央視3.15曝光郭德綱代言“藏密排油”虛假廣告、與院團相聲團體的罵戰、縱容徒弟毆打北京臺的記者、及至骨幹曹雲金、何雲偉、李菁、徐德亮的退出,都讓德雲社時時處於覆滅的風口浪尖。郭德綱曾說“歲月不饒人,我也沒饒了歲月”,原以為最終會寂於塵埃的德雲社和德雲班主,非但沒有落寞,反倒透過十幾年的硬剛和籌謀,隻手遮下中國娛樂的大半個天。如今開啟電視,《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德雲鬥笑社》、《金牌喜劇班》都被郭家班牢牢掌控在手中。此時,再看老郭,走路邁著方步,再也不會說自己是相聲界的一個小學生,而是微笑著聽相聲界後輩們尊他一聲“先生”。
說到德雲社的綜藝化運作,其實開始的很早。郭德綱可能很早就領悟了一個“出圈“的道理。在自己說相聲小有名氣後,他就帶著徒弟們參加各類綜藝節目,與流量明星同臺,打破傳統藝術和大眾娛樂的次元壁。他也是最早明白“粉絲”力量的相聲演員,鋼絲節成了每年德雲社的規定動作。“鋼絲窩窩”、“老和部隊”以及現在圍繞在他眾多徒弟身邊的各類應援團,生生打造出一支獨特的飯圈隊伍——德雲女孩。這些女孩跟著自己的相聲愛豆,學會了京評梆曲、學會了單絃大鼓,那些塵封許久的傳統小調甚至被秦霄賢的粉絲帶進夜場,成了蹦迪熱曲。
我從來不覺得這是對傳統藝術的褻瀆,如果這些作品淹死在歷史長河中,還有什麼談論它好壞的必要?所以對德雲社以相聲為媒介,推廣中國傳統藝術,我是要點讚的。今早看到一篇報道,郭德綱跨界唱京劇一票難求,京劇名家王佩瑜商演上座僅七成。說實話,號稱“小孟小冬”的王佩瑜我也很喜歡,並且她這些年也在透過一些努力來讓京劇重回大眾視野。但這樣令人唏噓的結果,只能說“王老闆您缺點娛樂精神“。要知道,京劇就算是再高雅,當年也是娛樂大眾的,“說書唱戲勸人方”那都是後話。京劇在各個時代都被改良過,改良的目的就是為了符合當時大眾娛樂的審美,到了2021年,也可以透過更有趣的媒介讓它破圈,這算一點個人的淺見吧。
拜師一年 彎道超車的秦霄賢
但是,如今的德雲社真的挺像是個造星工廠。無論是張雲雷、孟鶴堂還是秦霄賢,流程都是一樣的,小園子裡打磨颱風和作品,緊接著全國各地做商演,成為流量明星後開始拍戲接團綜掙快錢就很少在做與相聲有關的事。今年春晚,岳雲鵬開場就“嘴瓢”,雖說現場應變能力優秀,孫越砸現掛還能圓回來,但也難以掩飾“功力倒退”的事實。被郭德綱稱為“還沒學會就已經紅了”的秦霄賢更是彎道超車,憑顏值成了“網紅相聲藝術家”。不過“老秦”從態度上一直保持謙虛和焦慮,也對自己的相聲水平十分清楚,希望粉絲不要毀了他。孟鶴堂是我在德雲新一代中最喜歡的角兒,長得帥、唱的好、能逗樂還能絕活兒“鐵門檻”,但請看看他的熱搜,全是“孟鶴堂二婚爭議”、“孟鶴堂和周九良粉絲對罵”,心痛!相聲門得角兒到了飯圈裡也開始變了味兒,應援團為了捧自己的角兒不惜去踩別人,很少有人討論哪段相聲的優劣,“顏值相較”、“賣腐作妖”,隔著螢幕就能感受到一股子戾氣。加之,德雲原創好作品越來越少,難免會授人以柄。郭德綱的單口《醜娘娘2》,我已經等了十幾年了,從大學生等成了孩兒他媽,真是“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期待和牽掛”。
老郭對相聲的影響,未來一定會以譭譽參半的形式被銘記在相聲的歷史中。好的是,在德雲社的引領之下,各類大大小小的相聲院團在全國遍地開花,雖然他們收入天差地別,但相聲這門藝術不死。毀的是,粉絲越來越多,真正能明白“好玩意兒“的觀眾越來越少,這樣的粉絲開始反噬演員的心智,市場沒有留給他們去創作和打磨作品的機會和時間。但德雲社副總欒雲平在採訪時說的一番話,讓人頗感欣慰:“捧哏一定不能奔著偶像去,那樣相聲就完了。捧哏的服飾、眼神、動作都應該為了凸顯逗哏。“在《德雲社鬥笑社》上,欒雲平也向郭德綱提意見:“您沒事兒也去小園子演一演,這樣觀眾也高興,演員也能受到鼓舞。”郭德綱滿臉凝重的點頭,其後的意思耐人尋味。德雲社的後臺掛滿了已故老先生的遺像,孟鶴堂每次上臺時都要對老先生深鞠一功,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照片以後也能掛在這兒。
再說回到龍字科學員的招生,他們究竟是衝著振興相聲而來,還是衝著以相聲為跳板成明星而來,這些都不可一言以蔽之。這兩種想法,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高低之別,只能說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但260萬人裡總有人是真的奔著相聲大師去的,這就不枉這門藝術亂哄哄在世間鬧這一場。
“雲鶴九霄、龍騰四海”是德雲社創始人、老先生張文順在世所定。為的是將來能夠“星多月明,共築相聲一脈“。我挺希望十幾年之後,還能和兒子一起去聽真正的相聲。無論是“八扇屏”、“太平歌詞”還是那些大浪淘沙的經典包袱,都能帶給我們同樣的歡樂。
當兒子告訴我說,“我喜歡這個角兒”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媽媽當年捧過他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