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這些年影視劇的“味兒”變了。
現在,如何不失禮貌地點評一部電影是爛片?
“也就只剩下特效能看了。”
但在曾經,我們誇讚一部劇在艱辛條件下被精心打磨出來,總是會說——
“這個劇組,窮得只剩下演技了。”
就像,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
一、“摳門”導演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雖然《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但在1978年,日本卻首先將它拍攝成了影視劇,一經播出,收視火爆。
在劇中,師徒四人造型“新潮”,唐僧還是由女演員反串。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擬定了《西遊記》的拍攝計劃,在挑選導演時,時年52歲的戲曲楊潔接下重擔。
“楊潔,讓你去拍《西遊記》,你敢還是不敢?”
“有錢就敢,為什麼不敢!”
狠話說出去了,任務接下了,但當時劇組只拿到300萬拍攝經費,為了能完成自己心目中的《西遊記》,楊潔導演變成了“摳門”導演:
同樣因為片酬,還曾傳出了“唐僧”徐少華因5塊錢而“罷演”的傳聞。
除了片酬,楊潔導演儘量壓縮各項開支,當時劇組演員吃飯平均每人每天1塊錢,整個劇組啃著饅頭吃鹹菜都是常有的事兒,據說六小齡童第一年拍攝就瘦了10多斤。
那時候的劇組,真的是“窮得只剩下演技”了。
但出於熱愛,很多演員還是接受導演安排,一人分飾很多角色,小時候看《西遊記》,留意“找出同一演員扮演的不同角色”簡直是額外的“觀劇福利”——
“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同樣“身兼多職”;
還有“沙僧”,劇中的“太上老君”和“沙僧”其實是同一人扮演你發現了嗎?
在劇中,最厲害的“客串之王”是演員李建成——他一個人客串了200多個角色:奔波兒灞,山神,太監,判官、精細鬼等。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演技炸裂”。
二、“五毛”特效除了導演“摳門”,《西遊記》還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劇中那些“五毛特效”:
“登登登……”
後面的鷹愁澗,小白龍化身成龍,那一個鏡頭,那一條龍雖然騰雲駕霧,但總讓人覺得有些“僵硬”。
後來才知道,這條龍是用木頭雕刻而成,其實只有1米長,因為木頭雕刻,身體不會打彎,所以才顯得那樣死板。
除了這些特效,還有那些大型的場景,比如“天庭”——
那時候製造雲霧,只能透過乾冰機,但對於當時只有一臺攝影機的劇組來說,這也太過奢侈,於是劇中很多場景都是工作人員將乾冰裝在塑膠瓶裡搖晃,來製造仙氣。
而在天庭中,那些不用走路,身形飄逸的神仙,其實腳底下踩的是滑板車,工作人員在乾冰的掩護下拉著滑板車,鏡頭中,就出現了神仙們從遠處飄然而來的場景。
除了“天庭”,另一處水下世界——龍宮就更難拍了,當時劇組只有一臺攝像機,還不能完成水下拍攝,為了拍出“龍宮戲”,據說楊潔導演想了50多個方法。
最終,這個問題卻透過一個魚缸解決了——
場務們在攝影棚中搭建出“水底龍宮”的場景,接著將鏡頭設定在一個買來的大魚缸後,魚缸裡有水草、氣泡,就這樣,拍出了一個非常逼真鮮活,讓人嚮往的“龍宮”。
除了這些大場景,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在拍攝“盤絲洞”的劇集時,要怎麼做到從肚臍眼“吐絲”呢?
劇組成員想了很多辦法,他們嘗試了很多材料效果都不好,最終,楊潔導演決定選擇用那種特別長的透明膠帶,一端粘在“蜘蛛精”肚臍上,一端讓工作人員在鏡頭外拉緊。
後來加上特效,這個場景竟然特別逼真。
但在當時,除了特效問題,扮演“蜘蛛精”的幾個小姑娘卻表示很苦惱,當時畢竟還不流行“露臍裝”,而“蜘蛛精”的服裝的確太暴露,她們甚至想要“罷演”。
後來,楊潔導演專門找人定製了肉色的貼身衣服,讓姑娘們穿在戲服裡面,而對於“露肚臍”的情節,其實當時是由男演員們代替。
或許,這也算是影視劇中最早的“裸替”了吧。
三、終成經典楊潔導演曾經說過:《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而在拍攝過程中,劇組其實也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但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當時雖然條件很艱苦,特效很差勁,但86版《西遊記》還是成了很多人心中永恆的經典。
現在,影視劇的拍攝條件進步了,特效更加炫酷,流量明星們動輒就是幾千萬的“天價片酬”,可是,我們卻越來越少能見到,像《西遊記》這樣的作品。
或許,很多時候,一部影視劇能否成為經典,最重要的,還是眾人在其中傾注了多少心血和精力。
希望娛樂圈中,能有更多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