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德雲社如日中天,在全國的相聲社團裡無人能望其背項。班主郭德綱也是歷經風雨終於功成名就!
雖然德雲社一時風頭無兩,但中國有幾句富有哲理的老話還得謹記。“花無百日紅”,“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則衰,物極必反”。這不是我在詛咒德雲社,這些話都是古人千年來總結的真理。縱觀世界歷史,大到一個王朝,小到一個老百姓,誰也跳不出這些規律。
就德雲社來說,雖然現在花團錦簇,熠熠生輝,但潛在的風險也是存在的。作為喜歡相聲,喜歡老郭,喜歡德雲社的粉絲們也應該看到這些“暗流”的存在,我們也希望德雲社在郭老闆的帶領下能解決這些隱患,我們也希望老郭能“不忘初心”,為相聲保留一塊陣地,但說實話,老郭對這事的應對有點讓人失望。
德雲社的危機之藝差人紅,德不配位。
初期的德雲社以郭德綱和張文順領銜,高峰、徐德亮、何偉、曹金為主力,連一眾配角都是李文山、邢文昭、王文林等一批老先生,更有孔雲龍、趙雲俠、岳雲鵬、劉鶴春等後起之秀。作為相聲園子來說,那就是德雲社的鼎盛時期!當時的郭老闆還在創業時期,大量的精力放在演出、創作和培養徒弟身上。因為規模不大,郭德綱精力充足,各位配角加徒弟都兢兢業業的演出,的確讓一幫子真正的相聲迷過足了癮,讓真正的相聲愛好者看到了相聲的希望!
隨著郭德綱的走紅,德雲社揚名立萬了,但矛盾也逐漸出現了。隨著主力演員的出走,老先生們相繼離世,德雲社的“大架子”靠老郭自己已經是獨木難支。於是郭德綱利用自己在民間的名頭,力捧了幾位“干將”。這也就逐漸形成了現在德雲社的演員陣容。
不管以“德雲女孩”們為代表的“綱絲社粉”們承不承認,老郭後來捧出來的幾位在相聲造詣上跟德雲社初期的主力演員們相差甚遠,甚至有些人已經偏離了相聲的軌道。
張雲雷唱得挺好,但你表演的是相聲,就算大師如侯寶林,唱得再好也不能缺了說和逗!說相聲演員是觀眾的“歡喜蟲”雖然透著不尊重,但讓觀眾開懷大笑還是相聲存在的根本意義。很難想象一個相聲演員油頭粉面,靠著長相,靠著淺吟低唱來表演相聲。我知道現在的德雲大師兄有眾多的粉絲,但粉絲再多也掩蓋不了他說“尷尬相聲”的現實,而且這些粉絲有幾個是因為喜歡相聲本身而喜歡這個人的呢?我想這類演員應該好好考慮下自己應該往哪條路走,因為相聲不是這樣說的,太尷尬。
岳雲鵬已經36歲了,居然還有人暱稱他是“小嶽嶽”。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他的粉絲還陶醉在岳雲鵬這個苦孩子不容易,以前受盡欺負的笨小孩應該被寵愛的情緒當中。因為這種情緒的存在,粉絲們極盡所能地包容著岳雲鵬,配合著岳雲鵬,臺上臺下都沉浸在這種相互成就的氣氛之中。但說實話,作為一個36歲的相聲演員,岳雲鵬的相聲功力跟裘英俊、苗阜、王聲,馬軍、盛偉,劉驥、張瀚文等同齡人比相差甚遠,如果跟當年同齡的郭德綱比較那簡直是燕雀與鴻鵠的差距!一個相聲演員火了是個好事,但他得認清楚自己是因為什麼火的,自己在相聲這個專業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這個核心競爭力可不可持續?就從這兩年岳雲鵬的相聲表現看,他沒什麼進步,依然是老一套。作為文化水平(不是學歷)不高,資質一般的笨小孩,在暴得大名後應該在業務上多努努力,別指望著靠孝敬師傅得到永遠的力捧,也別指望眾多粉絲永遠把你當“小鮮肉”,他們也有厭倦的一天。
其他德雲社的主力,比如孔雲龍、朱雲峰、張鶴倫、孟鶴堂如今還在努力“出頭”中。這些人裡面比較看好孔雲龍,起碼他像個說相聲的。其他幾位真的可能還以為說相聲就是插科打諢,撒潑打滾,真的以為還可以走岳雲鵬的路子,但事實是“那一類”的相聲粉絲已經被張雲雷和岳雲鵬瓜分完了,剩給他們的太少了。如果既不能吸引“那一類”的粉絲,又不能得到真想聲愛好者的青睞,那這幾位前途坎坷。
趙雲俠
郭麒麟和陶雲聖還是相聲演員們嗎?估計他們自己也不會這麼認為了。至於德雲社的其他年輕演員恐怕根本不值一提了。但說到這想起兩個人,一個是趙雲俠,一個是尚筱菊。趙雲俠的舞臺感覺真好,相聲說得中規中矩,可惜因為“忠誠度”被打入冷宮;尚筱菊穩穩當當,氣場不錯,真希望郭德綱能多指點指點,千萬別讓這個好苗子走錯了道。
總之,如今的德雲社真的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好的、成熟的演員,就靠著郭老闆舉著大旗四處出擊綜藝節目硬撐著德雲社的場子,而且就是因為萬事不得不親歷親為,老郭的相聲已經停步不前了。這個停步當然不是指他的藝術造詣和藝術理解,而是指他的相聲作品。
說到創作,這也是德雲社的一大隱患,一大風險。郭德綱很傳統,他還是認為相聲應該由相聲演員自己創作。老郭是名正言順的相聲專家,他的話咱得信,但也就是這種“自己創作”讓德雲社比較尷尬了。
老郭有文化底子,有傳統底子,當年的作品不論是改編也好,是自創也好都是有滋有味的,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就算現在,很多人還在靠郭德綱的老段子解悶呢。但這樣持續下去可不是好現象。郭老闆為了扛大旗無心創作,那他的徒弟們怎麼樣呢?很遺憾,限於他們的文化水平、藝術水平,徒弟們的創作慘不忍睹。這些作品要麼就是老包袱的重複,要麼就是淺層次的貧嘴,更多的是靠表演者在舞臺上誇張的肢體動作、臉部表情、高門大嗓來製造尷尬的笑聲。別的不說,就說你們的師父郭德綱在舞臺上表演就靠這個嗎?這其實就是在消耗觀眾的熱情,這對德雲社的發展很不利。
德雲社在這方面的矛盾就是演出太多,無暇靜心創作,而且太過閉門造車了。靠演員自己創作太難了,特別是文化水平又不高,相聲理解又不深的人。但為了保持熱度,德雲社還要頻繁演出,這就難免出現觀眾厭倦的情況。每次說到這都會有“德雲女孩”那類粉絲反嗆什麼“你買不到票”之類的話,但我想說,時代要發展,孩子總得長大,總得逐漸成熟,如果德雲社繼續這種老套路、老段子的巡演,觀眾喝倒彩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我能看到這些德雲社的隱患,郭老闆肯定也能看得到,他在如何應對呢?很遺憾,我們看到了郭老闆的妥協與投機。他不再堅持當初“這才是相聲”的初心,而是走上了迎合市場,迎合某一類觀眾的路子。在郭德綱說出“要淘汰”一批觀眾的時候他已經下了這個決心。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老郭為了德雲社能生存在做的努力,但這裡面唯獨少了踏踏實實搞相聲的“初心”。也許在老郭的計劃裡,相聲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他要向更高階的層次前進了。或者有人會說為了團隊的生存老郭已經身不由己了,但我看不是,因為他的兒子已經遠離相聲了,這就是郭德綱的態度。
還是那句話,沒有對錯,只有理解。
但德雲社如果頂著相聲的帽子拿不出好相聲、真相聲來,我們會感覺很遺憾。如果德雲社向著劉老根和開心麻花方向努力,我還真擔心他們有沒有這個天分和能力,搞不好可就真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