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從國內”偶像養成“鼻祖《偶像練習生》的強勢開啟,到《創造101》的女愛豆逆襲,再到《青你1》、《青你2》,《創2019》的播放量新高……國內偶像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節目從無到有,並且呈現井噴式發展。不少選手,如蔡徐坤、孟美岐、虞書欣、周震南等被成功打造,成為擁有高流量的大火藝人。可以說,一檔偶像養成類節目的開啟,就是一場幾乎波及全民的狂歡盛宴。

為何偶像養成類節目能持續博得關注度,屢創收視新高?其實,我們都被節目背後的商業邏輯所操控。

娛樂化的符號消費

首先,符號“是所指和能指的結合體,能指是符號的物質形式,所指是這種物質形式所指涉的意義”。比如,在現代消費社會,能指——鑽石,被賦予財富、地位或夢想等所指。部分人購買鑽石不一定是為了它的使用價值,而是為了它的“所指”帶來的心理需求,如購買一種進入上層階級的幻想,或是寄託對浪漫的追求與嚮往。同樣的,在偶像養成節目中,藝人們大多有所屬的經紀公司,公司給旗下藝人進行包裝和形象定位,即立“人設”(符號),來迎合、滿足觀眾觀看時的心理需求。

舉兩個典型例子,《創造101》中的王菊和楊超越。

王菊的歐美風、美黑、微胖可以說是不走尋常路。“為女性發聲”、“倡導多元審美”讓“菊外人”從“被黑”到“被pick”,實現逆風翻盤。據統計,《創101》在播出期間有94%的觀眾為女性,且年齡集中在95後,她們渴望自身價值受到認可,不再被“男性視角”評頭論足。而王菊的“精英女性”人設正迎合了時下流行的女性主義話題,符合觀眾的心理。王菊給予女性一種勇氣,也讓部分女性看到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全村人的希望”楊超越則代表了社會上佔比90%以上的底層青年。他們學歷較低、艱苦努力,難以尋找到出路。一開始唱跳水平遠不及其他選手的楊超越有著與他們相似的困境,助楊超越出道折射出底層青年對自身成功的希望。希望“野百合也有春天”。

《創3》學員胡燁韜自帶“奶茶店小哥也能唱跳”、“男性不該被定義”的雙重所指,話題潛力度很高。《青你3》魏宏宇主打人設“一個唱歌好聽的愛哭包小可愛”,收穫了一大批媽媽粉。然而播出一週便被爆出“私生活混亂,還想強行灌醉女生”的醜聞,人設瞬間崩塌,粉絲紛紛發表類似“美好的一天從失望開始”的言論。

類似塌房的事件在其他偶像綜藝中也不少見。過度消費符號所帶來的粉絲對節目的不信任,可能使得符號為粉絲構建的“幻覺”失效,那麼整個偶像養成類節目將會陷入危機。

“參與造星”的成就感

《偶像養成類節目的粉絲特徵及參與動機研究》一文中,展示了對“偶像養成類節目粉絲參與動機的調查結果。其中,“看節目裡喜歡的偶像越來越好,會感到很欣慰與滿足”、“我參與其中可以支援我的偶像,這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成就感”兩句話的得分,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

粉絲從“追隨者”變成“產消者”(生產與消費),透過打造一個明星,成就或者說“撫養”一個藝人,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圈層”帶來的群體認同

19年,年輕人的“圈層化”成為社會熱點議題。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圈層有“二次元”、“電競”、“文藝青年”等等。 當下的粉絲群體也可視為一種新型圈層,而偶像養成類節目,則是這種圈層超快速發酵的催化劑。

2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在觀看並參與《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以團之名》等偶像養成節目的觀眾當中,年齡在18-25歲的佔63.75%,呈現年輕化特徵。年輕人以喜歡的選手為中心,或領袖,組成一個個小圈子,組團投票、拉票、討論,為選手出謀劃策。各圈層之間或相互合作,或相互敵對,粉絲“開撕”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在圈層文化的背後是年輕人的性格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年輕人張揚個性、強調自我、表達多樣,由此,彼此間交流的門檻也比較高,“群體大規模的交流空間漸趨壓縮、割裂”。另一方面,95後、00後多數為獨生子女,成長缺乏陪伴,內心渴望同齡人群體的認同和歸屬。偶像養成類節目催生的大量粉絲團體,作為年輕人的“烏托邦”,不斷輸出一種群體認同和歸屬感。

本能的“窺視”心理

“好奇心和窺視欲是人的一種本能。”相比於先前的選秀節目《超男》、《超女》,偶像養成類節目增加了對選手訓練日常和生活日常的錄製,將較為隱私的部分暴露在觀眾的視野中。這樣不僅拉近了偶像和觀眾之間的親近度,更滿足了觀眾的“窺視欲”。

比如《青你3》在微博放出選手們宿舍開箱的精彩花絮。觀眾們可以“偷窺”到選手行李箱裡的“秘密”,直接瞭解到選手的愛好和生活習慣。

主要基於以上四點心理需求,大眾迷戀自己選擇的偶像,不斷花錢開vip為偶像投票,或購買贊助品牌的周邊產品和禮物應援。製片方除了收割超高的收視率和話題度,其他方面的經濟效益同樣豐厚。這種利用大眾對偶像的迷戀獲得經濟效益的營銷模式,叫做“粉絲經濟”。粉絲經濟是偶像工業背後的生存邏輯,也是當下消費社會中關鍵的一環。

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收視頗高,但出道後的組合卻發展得不盡人意。紅極一時的《偶像練習生》組合NINE PERCENT面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一年半左右解散。《創101》推出的火箭少女101,《青你》的UNINE、THE9,以及《創》的RISE、硬糖少女303,都逃不開成團即巔峰,後期反響平平的命運。

偶像需要經過長期的歷練和沉澱。韓國偶像在出道前至少要做一年的練習生,還有如EXO Suho、趙權等長達七八年的。偶像養成類節目選手僅靠節目播出的兩個月集訓,是完全不夠的,更別說其中還包括大量參與廣告拍攝、採訪錄製的時間。不過換句話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養成優質偶像本就不是製作方設定節目的核心意圖。如上文所提,利用粉絲效應獲取資本積累,才是偶像生產這一龐大工業鏈的底層邏輯。當資本操控急速膨脹,藝術的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新鮮出爐的《創2021》和《青你3》是否會出現不一樣的結局?我們敬請期待。

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今夜的青你3而衍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