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標籤化:所謂標籤化,是指將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歸入某一類別中,而不是將其當作一個獨立個體。標籤化在這個年代隨處可見,也許是根據職業、也許是根據星座,總之,有些人就是喜歡給他人打上標籤,卻不知,生命的多樣性其實是一個固定的標籤無法形容的存在。

引言

今天,我要講的這部電影《檳榔西施》是一部社會現象寫實類電影,影片形象將標籤化思想帶來的變化給描繪出來。電影《檳榔西施》於2015年12月正式上映,由薛賢堅導演執導,這部以劇情和愛情兩種元素為主的影片,反而更像是一部講述標籤化改變人生的電影。

《檳榔西施》宣傳海報

這部電影以臺灣特有的一種職業——“檳榔西施”為主調,圍繞底層人物的生活遭遇展開講述,因為“檳榔西施”這個職業,這些女人被打上“不正經”的標籤,她們受人冷眼,可為了賣出檳榔卻還要笑臉相迎。標籤化最嚴重的地方,不是這個標籤是否影響了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而在於我們自己會怎樣看待自己。

《檳榔西施》由曾佩瑜、許騰方、張家瑜等人聯袂主演,電影將底層人物的生活搬上熒幕,我們在津津品味電影的情感滋味時,也被電影裡標籤化的主角命運壓得喘不過氣來。

《檳榔西施》劇照

許麗珍:一個丈夫吸毒入獄,父親嗜賭成性,且還有一個8歲兒子要撫養的女人,她本該收穫幸福,卻因為被標籤化思想改變了人生,從此她和幸福漸行漸遠。

林康偉:對許麗珍來說林康偉就是她幸福的轉機,在他那裡她終於呼吸到幸福的空氣,林康偉不帶色彩的眼睛給了許麗珍勇氣,可最終因為一些事情讓她迷失了自己。

劉慧敏:同是“檳榔西施”的劉慧敏在一個晚上遭到檳榔攤位的老闆侵犯,事後她阻止了許麗珍報警,在她認為,“檳榔西施”這種職業本來就不正經,又怎麼讓別人相信自己呢,與其報警多事不如息事寧人。

影片《檳榔西施》便是以許麗珍為人物核心,講述了她最初如何面對生活、面對愛情,再到之後她是如何走向墮落、走向迷失的故事,她在標籤化思想作用下,人生被一步步的推進深淵。

《檳榔西施》劇照

本文將從電影到現實的引渡、標籤化思想的迷霧、影片帶來的啟示3個方面全面闡述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非凡感受。

電影到現實的引渡:從底層職業身上,解讀另類“可憐人”的根由

從許麗珍的身上,前期我們能看到頑強,看到開朗,也能看到她對生活積極向上的心態。可當標籤化思想徹底腐化她的內心後,她的轉變把另類“可憐人”的可憐之處表現的淋漓盡致。

標籤化思想其實一直存在她的內心中,只不過在經歷了父親賭當母親遺物,以及同事劉慧敏被侵事件後,她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風暴。她從一個本該迎來幸福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另類“可憐人”,在她身上的可憐有4種表現:

對於許麗珍來說,標籤化是她對“檳榔西施”這個職業的自我否定,是她對劉慧敏所說的“不正經”職業的認同,也是她開始迷失自我的根由。她開始在林康偉面前失去自信,害怕別人的目光,更是把自己的思想徹底封閉。許麗珍最終還是坐上了開往墮落的車,車上的那個惡魔,將會是她一生都洗刷不了的汙點。

如果說,被打上標籤的人就是可憐人,那這話我可能無法認同。而對於那些被標籤化思想打敗的人,我想,他們才是真正的“可憐人”。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不僅輸了自我思想,更是輸了別人的期望。

《檳榔西施》劇照

通常,敗於標籤化思想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被自己說服,一種是自己被別人的眼光說服。

自己被自己說服

許麗珍也常因為“檳榔西施”這份工作感到難堪,她害怕別人對她指指點點,她的內心壓著“不正經”這個標籤。起初,她嘗試過去克服這樣的思想,因此她大膽接受了林康偉的追求,可天不如人願,就在她快要成功的時候,一件又一件不順心的事情將她壓垮。

她選擇向標籤化臣服,選擇向命運低頭,也就代表她選擇了遠離幸福,遠離自我。

自己被別人的眼光說服

而劉慧敏則扮演了一個被別人的眼光說服自我的角色,在被老闆侵犯後,她選擇了沉默,在她的心裡有著對這份職業的歧視,她給自己,還有其他“檳榔西施”都打上了“不正經”的標籤。

而這,也正是劉慧敏的可憐之處,她在別人的眼光中輸給了標籤。

《檳榔西施》劇照

標籤化思想成了另類“可憐人”的枷鎖,他們若是無法掙脫標籤帶來的束縛,便會由之無情的擺弄。現在,標籤化已經成了社會的普遍現象,可這並不是我們嘲弄他人、輕視他人的理由。每個不願被標籤束縛的靈魂,它都有著無窮的潛力,不要讓標籤化侷限人生的高度。

標籤化思想的迷霧:不要讓職業、成就、喜好等因素定義的標籤,成為我們尋求幸福的阻礙

影片《檳榔西施》所講述的故事,便是一個典型的職業定義標籤的故事,許麗珍和劉慧敏之所以被打上“不正經”的標籤,都是因為“檳榔西施”這份工作。

而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定義標籤的根據有的是職業、有的是成就、又有的是個人喜好,總而言之,只要你身處社會,就一定有一個或多個適合你的標籤。當然,被打上標籤並可怕,相反,標籤能讓我們更好的認識到自我,畢竟,別人眼中的我們和自己眼中的我們總有不同。

《檳榔西施》劇照

標籤真正恐怖的地方在於它成了我們尋求幸福的阻礙,這才是標籤化思想的迷霧中最危險的存在。

許麗珍的內心中早就有“不正經”這個標籤的影子,可她並沒有因此放棄追求美好的生活,她努力工作,即是對家庭的責任,也是她內心對幸福的渴求。如果不是後面的種種事件讓她心裡的影子實化,我想這個“不正經”的標籤對她來說,慢慢的必會淡去。

她努力工作不過為了生活,這份工作並沒有可恥的地方,她堅持住的本心是她最初對這個標籤的反抗。而造成她走向墮落的根由,是她沒能抵抗住這個標籤的擴大,當“不正經”這個標籤在她的內心無數次翻湧後,她放下了防禦,任由墮落將她侵蝕。

《檳榔西施》劇照

標籤化思想並沒有錯,我們在歸類別人的同時,也需要歸類自己。由各方因素來給自己打上標籤,不代表我們就要臣服於這個標籤,要去做到符合這個標籤的表現。在我們的身上已經有不少標籤存在,或褒義,或貶義,總之是五花八門。而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標籤不侷限我們的發展,真正關鍵的是我們選擇如何去做。

影片帶來的啟示:標籤中找尋自我,迷霧中找尋幸福

《檳榔西施》這部電影在講述許麗珍和林康偉的感情時,帶上了多般的曲折和短暫的溫馨,正是這樣,影片成功的催動了觀眾的情緒,為兩人的最終結局感到惋惜的同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許麗珍在尋尋覓覓中試圖去克服“檳榔西施”帶給她的標籤化思想,卻又在尋尋覓覓中被這個思想斷送了幸福,她在找尋幸福的途中遇到了林康偉,可是林康偉沒能把她的頑強、開朗,和她積極向上的心態留住。

《檳榔西施》劇照

對於標籤化,我們要做的不是看淡,而是要看清這不過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它並不足以代表我們的全部。懷有一顆充滿Sunny的內心,標籤便會是自我審判的方向,而若是懷有一顆匱乏的內心,標籤的力量只會逐漸擴大,直到一切都崩塌。

《檳榔西施》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千萬不要被標籤化的迷霧遮蔽了雙眼,而是要在標籤中找尋自我的突破口,真正從迷霧中走出來的人,一定可以享受到幸福快樂的時光。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娛樂八卦爆料,李現的發展、趙麗穎選劇本、羅志祥復出?葉璇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