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有一部爆笑厲害哭得也厲害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打動了很多人,該電影根據賈玲親身經歷改編,片名中的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電影講述了賈玲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八十年代,觸控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夢想的故事。
故事的結局是個悲劇,沒有逆天改命也沒有人生重啟。當然喜劇的核心本身就是悲劇。有的人錯過就不在了,有的愛逝去就不會再來了,很多時光流逝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電影裡有一個鏡頭足以觸碰淚點,賈玲一個人孤零零的奔跑著,眼淚止不住的掉,在那一刻她全明白了,明白自己苦心編織起的美好人生在母親眼裡的真正意義,珍惜當下,把握現在。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團圓,總是我們心頭最溫暖的字眼,因為疫情影響,今年過年很多人都沒回家過年,“雲”拜年成為一種主流。
今年過年我也沒有回老家,年前和父母的通話後心裡就有很多遺憾,從大學開始,和父母的相聚就是寒暑假,工作以後也就剩下春節假期了。
電話的那一頭依然是爸爸鏗鏘有力的迴應,疫情原因呆在原地就挺好。
我知道明明是很期待回家過年,有誰的父母不期望春節團圓呢?
大年三十的晚上,和父母影片通話,每一次都是找一些快樂的字眼,生怕看到滿頭白髮、滿臉皺紋的父母那些溫暖注視的眼神,觸動內心。
影片的那一段還是媽媽的家常囑託:過得好吧?年夜飯吃了麼?在外面好好的啊,工作的同時注重身體。
非常樸質的話語,在耳邊一直唸叨,小的時候覺得煩人,長大後就知道這是一份父母的牽掛。
元宵節的時候也不能回去,那就在疫情緩和穩定後,回家看看父母。
時間都是可以擠出來的,也讓《常回家看看》不是一句簡單的歌詞,而是真實的行動。
對父母的陪伴是這樣,很多養育之恩都不能等到失去後去感到後悔,想要去珍惜。
那些回不去的舊時光,也不僅僅是和父母的相處,還有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我的小時候,家裡不是很富裕,週末的時候總要和父親去做一些零工,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建造一棟樓房,在我十歲的時候辛辛苦苦,聚合全家之力完成了夢想。
然後就開始了經常性的修修補補,那個時候不太理解父母的舉動,一是不喜歡家庭勞動,整理不知道放了多少遍的東西,二是得不到睡懶覺的機會,三是看別人家的孩子週末都可以玩,自己卻不能。
氣歸氣,說歸說,反正都是要完成的事情,勞動過程中父母也都會反覆說,累不累啊,要不要喝口水啊,末了也會買只糖葫蘆作為獎勵。
後來上大學,工作,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的東西帶走,沒有私家車的時候,父母都是早早四點多鐘起來做早飯,把我送往車站,一路的叮嚀。
現在想來,那些回不去的舊時光特別溫暖,是我的回憶,也是爸爸媽媽的回憶。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健康快樂,希望每一位父母也健康快樂。
歲月靜好,讓愛綻放在時光的枝頭,即使流逝,也會定格在彼此的心裡,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