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從文革開始,到1973年恢復拍攝電影,這7年間中國電影的情況大致是:幾乎1966年之前拍攝的所有的電影都被打入冷宮不能放映,只有那些供批判的“毒草”才能區域性放映,如《武訓傳》、《怒潮》、《林家鋪子》、《逆風千里》等。

趙丹主演的《武訓傳》文革時是“大毒草”

我們能看到的只有這幾部電影:《打擊侵略者》、《鐵道衛士》、《奇襲》、《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等中國電影,還有前蘇聯的《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以及阿爾巴尼亞的《山鷹》、《海岸風雷》、《腳印》、《第八個是銅像》和北韓的《看不見的戰線》、《賣花姑娘》、《摘蘋果的時候》、《南江村的婦女》等外國電影,當然還有新拍的“八個樣板戲”,它們是京劇《智取威虎山》、《沙家濱》、《紅燈記》、《龍江頌》、《奇襲白虎團》、《海港》,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

《打擊侵略者》劇照

7年間,中國十億人口,翻來覆去就看這麼幾部電影,這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罕見的。因為看了無數遍,所以這些電影裡的情節、人物、臺詞被中國觀眾牢牢地記住了,它們以一種強制性的植入讓自己成為了所謂的“紅色經典”,也把中國觀眾的電影欣賞水平死死的摁在這些電影的水準上。

北韓電影《摘蘋果的時候》

“高,實在是高!”(《地雷戰》)

“打一槍換個地方,不準放空槍!”(《地道戰》)

“不怕今天鬧得歡,只怕將來拉清單。”(《小兵張嘎》)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

“你是哪個部分的?美八軍五師的!”(《奇襲》)

“接頭的人手拿一本《自由之路》。”(《鐵道衛士》)

“她一年可以掙600公分呢!”(《摘蘋果的時候》)

“你怎麼落到這個地步?”(《海岸風雷》)

“讓列寧同志先走!”(《列寧在1918》)

阿爾巴尼亞電影《海岸風雷》

今天聽起來,這些臺詞並未見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那個封閉的年代,這些電影臺詞卻幾乎被所有中國人熟知,因為那時雖然沒有今天這麼多影院,但是“銀幕數量”卻一點不比今天少,而這些銀幕都是在工廠、學校、部隊和農村臨時掛起來的,這就是中國老一代觀眾的集體記憶--露天電影。

那時候露天電影隨處可看

千千萬萬個放映員將有限的幾部電影以露天放映的方式送往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可以說,今天票房最高的電影也不及這些電影放映的場次多,而之所以會這樣,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迴圈放這些電影是次要的,主要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能看到《新聞簡報》,因為那是的聲音。

1968年的《新聞簡報》標籤

那時候,電視還沒有普及,人們的文化程度也普遍較低,大字不識幾個的人很多,所以,像電影這種通俗易懂的宣傳手段就會被重點加以利用。《新聞簡報》由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相當於後來央視的《新聞聯播》,是黨的重要宣傳陣地和喉舌,所以每次放電影之前都要放很長時間的《新聞簡報》,有時會長達半個小時,所以那時候看電影不要擔心晚了,有些家庭主婦會跟家人說:“你們先去,我洗好碗再來,反正前面加映《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畫面去

即便是那個時代,電影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一種業餘生活和文化活動,所以,雖然老百姓不敢對宣傳部門用看電影的方式“引誘”看《新聞簡報》說點什麼,但他們可以以遲到的方式對這種“引誘”表示有限的牴觸,不過,那些有政治追求的人卻很明白,他們看電影不是去休閒娛樂的,他們就是去集體學習《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的內容和模式和後來電視中的《新聞聯播》沒有什麼分別,主要是毛主席在天安門會見紅衛兵,毛主席和周總理會見外賓(會見的最多的是高棉的西哈努克親王和他漂亮的王妃莫尼克公主),還有工業農業展現傳來的捷報,以及中國人民幸福的生活的畫面。可以說,中國電視新聞的模式至今還沒有脫離《新聞簡報》所“創立”的形式和模板。

毛澤東會見西哈努克親王

現在想想,其實那時候還是有許多人願意看《新聞簡報》的,因為那些“迴圈播放”的電影相比,《新聞簡報》有一個最大優勢,就是它是彩色的,起碼看著新鮮,而其他的電影除了“八個樣板戲”和部分北韓電影,幾乎全是黑白的。

有一種經歷可能是後來人永遠無法去體驗的,就是一部電影看了無數遍,在我的記憶中郭振清主演的《平原游擊隊》我就看了不下40遍,其他的電影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因為實在是沒有新電影看了看。電影院大概也了解此種狀況,原來這些電影還賣5分錢一張票,由於沒有新片,再賣票就沒有人看《新聞簡報》了,所以,為了能完成宣傳任務,乾脆免費讓大家看電影,順帶也把《新聞簡報》給看了。

電影《金光大道》劇照

十億人把這麼幾部電影看了7年,直到1973年國家開始恢復拍攝故事片,《火紅的年代》、《戰洪圖》、《金光大道》、《豔陽天》、《青松嶺》等五部“樣板電影”出現在銀幕,中國觀眾才開始走出“迴圈觀看”的怪圈。而在此期間,世界電影卻快步向前,電影風格、型別、語言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出現了一批大師和經典的作品,而我們卻渾然不知,還以為世界上拍得最好的電影就是北韓和阿爾巴尼亞電影。

庫布裡克在1968年已經拍出了劃時代的《2001漫遊太空》

因為封閉,我們的電影大大地落在世界電影潮流的後面,而我們的觀眾看電影的水平也基本停留在“好人打壞人”的水準上,所以,我們今天也不要去責怪觀眾整體的水平太低,因為我們有這麼一段“以電影愚民”的時代,在那個時候,我們的觀影水平不但沒有“與時俱進,反而在大踏步的後退。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拆彈專家2》上線2020,劉德華聯手老拍檔,這個組合有點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