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今年好萊塢乃至全世界最雄心勃勃的影片是哪部,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恐怕都是《盜夢空間》(Inception),確實,在如今創意匱乏、續集和翻拍、改編作品當道的好萊塢,如《盜夢空間》這樣原創性高、概念又很前衛的影片就好像桑拿天裡的一陣涼風,引發一片叫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目前影片從今天開始將在內地公映,在觀影之前,很多人可能都會擔心影片是否會像《駭客帝國》那樣過於玄虛,難以理解,本文將通過幾個關鍵字來從側面解讀一下這部電影,以幫助觀眾更容易地理解本片。
關鍵詞1:克里斯托弗-諾蘭
這個來自英國的導演以不到40歲的年紀(順便說一下,今天正好40歲)成為征服好萊塢的外國導演中的代表人物,在他執導的8部電影長片中幾乎沒有拿不出手的作品,從2000年《記憶碎片》(Memento)中折磨人腦細胞的顛覆式敘事方式到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創下的票房奇蹟,諾蘭已然成為新時代的希區柯克,找到了商業電影的口碑和票房之間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和大多數成功的導演一樣,諾蘭的影片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他的影片大多都很晦澀,喜歡挖掘人物內心的陰暗面,甚少有給人帶來歡笑的場景。而這種晦澀又都透過影片的主角表現出來,如《記憶碎片》中蓋-皮爾斯飾演的短時失憶症患者,《白夜追兇》(Insomnia)中阿爾-帕西諾扮演的失手誤殺自己搭檔的警察,《蝙蝠俠》系列中克里斯滕-貝爾飾演的“黑暗騎士”布魯斯-韋恩,以及《盜夢空間》中的“盜夢者”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些人或者有陰暗的過去,或者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紊亂,或者是揹負著深仇大恨。
關鍵詞2:夢與現實
《盜夢空間》是一個有關夢境的電影,這為諾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了寬廣的平臺,但如果一個故事完全脫離現實那必然也會讓觀眾產生距離感,因此《盜夢空間》必須要將自己的想象力部分建立在一些現有學術界認同的基礎上,並根據普通人都會產生共識的一些現象來進行創作。以下就是本片中提到的一些法則:
1. 做夢的人永遠不會記得自己如何進入到夢境中的一些記憶點。舉例來說,你夢見自己在一家餐廳和朋友聚餐,你們談論什麼吃了什麼這些事在你醒後你都能記得,但卻肯定想不起來自己在和朋友聚餐前在幹什麼,如果你的記憶點始於“和朋友吃飯”,那麼你也肯定不記得是如何進入這家餐廳。換句話說,在夢境中沒有“過去”,只有“現在”。
2. 夢中的時間比現實中流逝的要慢很多。在影片中的比例為現實中的五分鐘等於夢境中的1小時。真實的比例相信大多數觀眾沒有條件自行驗證,但夢中時間流逝較慢這一點大多數人應該都有體會,諾蘭的解釋是,人在夢中大腦的運轉速度會比清醒的時候快很多,所以在夢境中時間會過得更快(或者更慢,取決於你如何看待時間)。而如果使用強力鎮靜劑進入夢境,那麼大腦的速度會運轉得更快,隨著夢境的深入以平方級遞增。
3. 後仰著墜落產生的失重感能讓自己從夢中醒來。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在夢中讓自己失重就能醒過來,而是必須讓真實世界中熟睡的你,或者處於上一層夢境中的你失重才能醒過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做夢中夢,那麼你必須要在第一層夢中失重,才會從第二層夢中醒來,回到第一層夢中,而如果要徹底醒來,則只要讓現實世界中熟睡的你失重就行了。
4. 夢中夢中夢中夢。夢中夢雖然不常遇到,但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按照諾蘭在影片中建立的規則,第三重夢境是無法透過自然狀況達到的,換句話說如果不借助藥物,人無法自行進入第三重夢境,而且一般的藥物就算能讓人進入到第三重夢境,那個世界也極為不穩定,非常容易退回到第二重甚至第一重夢境中。而每深入一層夢境,那個夢與現實的時間流逝比將以平方級遞增,以此類推。至於本片中一共產生了多少重夢境?不擔心劇透的在下文可以讀到。
關鍵詞3:“盜夢者”
電影畢竟是電影,如果完全按照科學角度來,那麼諾蘭不如去改編《夢的解析》、拍出一部科教大片來。所以影片將時代架設在近未來,這樣大多數的場景都很現實,對觀眾來說沒有距離感,但畢竟是“近未來”所以又可以在科技上有所發揮。比如影片的主題:盜夢。
在影片中人類的科技實現了一種技術,也就是共享夢境。換句話說,A,B,C,D四個人同時做夢,可以藉助儀器和藥物來讓其中三個人(假設A,B,C)進入到第四個人(D)的夢境中,在這個夢境中,A,B,C的行為能力不會受制於D的意識或者潛意識,但他們所遇到的所有其他形象都是D的潛意識映象。而這些映象的行為同樣不直接受制於D(潛意識無法直接透過意識進行控制),但卻會被D的內心世界影響。除此之外,A,B,C三個人如果要從D的夢境中盜取D所埋藏的秘密,那麼他們還需要為D設計這個夢境,創造出一個最有可能獲取這個秘密的環境。所以這裡就涉及諾蘭的另一個法則:做夢的人和築夢的人可以不是同一個人。一個夢境盜賊團大概需要以下幾個成員:
隊長:這個角色類似導演,全隊的靈魂人物,負責統籌一切,並要善於應付各種在夢境中出現的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
建築師:這個角色相當於舞臺設計師,負責搭建被盜物件的夢境,這個夢境要能夠讓這個物件信服自己是在現實中,同時要方便能套出他的秘密,建築師需要有強大的精神掌控力,否則搭建出來的夢境將會變得非常不穩定,從而讓被盜物件察覺。(這個技術在未來世界中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一旦被盜物件發現自己是在別人設計的夢境中那麼盜竊將註定無法成功。)
戲子:這個角色相當於演員,負責在夢境中隨時轉變成能套出被盜物件秘密的角色,比如該物件的親人、朋友之類能讓其疏於防備的人。
副隊長:這個角色相當於製片人,負責整個團隊的外圍支援,包括調查被盜物件的背景,並有針對性地設計出盜竊方案,同時協助隊長應付夢境中的各種狀況。
藥劑師:屬於輔助角色,製造出能讓被盜物件沉睡的藥劑,藥劑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盜竊方案的制定,以及執行過程中的穩定性。
關鍵詞6:圖騰
夢賊為了辨識自己是不是處於別人的夢境中,每個人身上都會帶著一個只有自己才知道細節的簡易小裝置,當他們不確定的時候,就會用這個小裝置的某個獨特物理特性來為自己判斷。這個東西可以是一個陀螺,一個篩子或者棋子。
關鍵詞7: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如果你跳,我不會和你一起跳!”
要評價迪卡普里奧並不容易,登上詹姆斯-卡梅隆的船可能是一個演員一輩子最幸運的事但同樣也是最冒險的事,因為你可能會一輩子都下不來。如今已經10多年過去了,觀眾們不忍心告訴迪卡普里奧至今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還是難以和那個“YOU JUMP I JUMP”(你跳我也跳)的帥氣小屁孩割捨開來。在這10幾年的時間裡迪卡普里奧為了能夠徹底下船可以費盡心機,甚至可以說對自己有些殘忍,增肥、減肥、蓄鬍、包括這兩年專挑歷經滄桑或者心理陰暗的角色演等。在《盜夢空間》裡,迪卡普里奧幾乎是有些報復性地大聲向人們宣佈:“IF YOU JUMP I WILL NOT JUMP WITH YOU!”(如果你跳,我是不會跟著你一起跳下去的!)
不知道觀眾們在聽到這句臺詞後會作何感想,是美好回憶的再現?是無奈地會心一笑?還是交給大家自己去體會吧……
關鍵詞8:難懂?
不少人在聽聞我已經看過影片後第一個問題都是:“片子是否很難懂?”所以在這裡簡單回答一下,影片的構思很曲折,很精彩,但並不難懂,和《記憶碎片》比起來《盜夢空間》基本上是直線式的敘事方式,雖然影片有兩條主線,但其實彼此的聯絡並不緊密(這也是目前批判聲的最大來源),而且各自都不難理解,到影片的末尾基本都有很明確的交代。至於對“夢境共享”的深入探討就好像對於《星球大戰》或者《駭客帝國》中各種虛擬技術的探討一樣,屬於重口味粉絲才會去研究的話題,對影片的整體劇情理解不會產生多少障礙。諾蘭本身也明確表示,這部影片就是為了讓不同追求的人都能夠享受到這部影片的樂趣,如果只想知道這是個什麼故事,所有觀眾都沒問題,如果喜歡研究細枝末節,那麼這部片子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元素也遍佈各個角落。
關鍵詞9:特效
諾蘭是一個不怎麼喜歡CGI特效的人,所以他的拍片原則就是隻有當別的方法都行不通的時候才會引入電腦特效。實際上可能會讓特效流觀眾失望的是,影片中最歎為觀止的電腦特效基本都出現在了預告片裡,而片中最緊張刺激的一段失重戲,諾蘭對拍攝方法守口如瓶,特效師也表示因為自己很想和諾蘭再次合作,所以也無法透露給任何人。
關鍵詞10:硬傷
即使諾蘭的理論再嚴謹,影片仍然免不了出現一些無法自圓其說得硬傷,但這個特性和結局一樣,因為涉及劇透在這裡就不便細說,留待影片上映後,觀眾們自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