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執導,金永敏、吳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韓國電影。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抵消人類罪惡淨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

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

電影按四季劃分四個章節,描寫孩童和尚隨歲月成為老僧人所經歷的種種七情六慾:

小時候貪玩殺生,年青時初嘗愛情,中年時殺人,以及歸老時在寺院收留孤兒。

以寓言形式寫了一名僧侶的成長過程,大量畫面向我們展示了這位曾學過水墨山水的導演的美術表現力。

用簡約的手法,默片般的場面排程,而最難得的是,影片大部分的段落都不需要對白,但讓觀眾不覺得沉悶,實在頗為難得。

本片獲獎很多,其中的深意我不妨說說我的理解.

關於愛情

我的朋友失戀,我勸她看金基德,因為金基德絕對是失戀患者的最佳伴侶。悶在家裡看悶片,會讓你從愛到恨,再從恨到愛,最後,放下那還懸在空中的手。

一旦失戀,你會恨。如果你不知道金基德的影片裡,是如何殘忍地對待愛慾,那我先告訴你,啞女為了挽留男友,把魚鉤放進下體(《漂流欲室》);

壞小子為了得到美麗純潔的大學生,不惜設局將她變成妓女(《壞小子》);

為了和小新娘結婚,花甲老人將她十年禁錮在大海上(《弓》),而到了《春夏秋冬又一春》裡面,愛瘋了的和尚,直接動手把出軌的妻子殺掉.

然後阿彌陀佛:愛是我唯一的罪孽。

不妨換一個角度講,如果受傷,那是你能力不夠,如果傷人,那是對方能力不夠,所謂追求幸福的權利,也包括不願就此了結殘生。於是,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後,我們都懂了:愛是輪迴,愛是寬恕,愛是有付出的衝動,更要有能收穫的能力和信心。

關於彎路

常常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我不過是希望你少點彎路走,我不過是希望你不必再重複我當年的錯誤。”

只是,像張愛玲曾在一篇文章裡說過的那樣:有的彎路,必不可少。

這是最淺顯的道理,卻涵蓋了所有的人間百態。

關於因果

《冬去春來》透過將影片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片斷,又巧妙地選取小和尚“成長”的童年、

“叛逆”的青年、“收穫”的中年、“覺悟"晚年四個故事與之對應,講述了佛教修行過程。同時又

以老和尚與小和尚角色的逐漸轉換展現了生命輪迴。

老和尚在片中的形象也就是一位經過苦心修行而得道的高僧,不再是心懷貪嗔痴戀的無明眾生。

徒弟從老僧坐化的船上取出很多舍利也證明了這點,舍利是相當稀有的,只有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大師坐化後才會留下。

關於人性

與其說是“禪情佛意”,不如說這部影片是對人性的思考和展現,在我看來,佛家“性惡”的思想在影片中貫穿始終.

整部影片就是一個“原欲”的過程,“欲”從何來?導演金基德給了我們他的答案——人性本欲。

我想起佛家有云,人類有四大煩惱:貪愛、嗔恨、愚痴、傲慢。

五欲六塵,皆是誘惑。

因為慾望,人變得執著,因為執著,人變得無力,因為無力,人生出偏執、生出無知、生出邪惡。所以小僧在佛前苦苦地喊,為什麼,她答應要愛我一輩子的,為什麼卻又跟了別人?

人生有太多的“為什麼”,我們苦苦地追著這些“為什麼”,偏執而痛苦。

6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劉德華從“華仔”變成了“華哥”,《拆彈專家2》好看不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