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電影頒獎季又來了。今年的頒獎季因為疫情遜色好多,但不管疫情兇猛,電影還得看,不過換到了網路上,獎盃還得頒。所以,跟隨著各大電影獎項的頒出尋找電影資源,不啻是個省心的辦法。
今天要說的這部《前程似錦的女孩》就已經在美國獲得30多個各類電影獎的提名和獎項,其中最重要的是獲得金球獎電影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劇情類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劇本4項重要提名,獲得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主角和年度十佳影片獎。在爛番茄網站上,它有91%的新鮮度和87%的爆米花指數。在IMDb和豆瓣影視上,它都有7.5分。
據美國媒體稱,這是“一個純粹的復仇和自我毀滅故事,事關反抗、道德和現實。”曾經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飾演女主角黛西的凱瑞·穆麗根,在《前程似錦的女孩》中飾演因為好友被性侵而退學的醫學院女生托馬斯。幾年以後的一個偶然場景,她聽說性侵她女友妮娜的男生門羅即將結婚。於是,她計劃了一場復仇。
她先後找到當年的醫學院院長沃克、她和妮娜共同的好友麥迪遜、幫助門羅打官司的律師格林,並從男友庫珀那裡得到了門羅在婚禮前夜舉辦單身派對的地址。她用自己的生命設計了一個圈套,將害死了妮娜的門羅繩之以法。
這是一個在好萊塢非常流行的以暴制暴、以惡制惡的故事。一個男生性侵一個女生,被學校瞞了下來。因為證據不足,女生無法追究男生刑事責任,遂精神崩潰,退學,進而去世。男生畢業後成就事業,將要成婚。此時,被性侵女生的好友站出來復仇。
對此,醫學院院長沃克說,我們經常接到這樣的指控,每週一到兩次。面對這樣的指控,我只能疑罪從無,因為證據不足不能定罪。我不能每次接到這樣的指控,就毀掉一個年輕人的一生。格林律師說,我每達成一次庭外和解,就有一筆獎金。每一次讓對方放棄起訴,又加一筆獎金。所有律師都這樣。現在網際網路真的讓我們挖黑料方便多了。只要拿到一張派對醉酒照片,就可以讓陪審團對女生產生強烈的反感。
影片顯然是用這些情節和對話,來譴責這些助紂為虐的行為,譴責法律的軟弱無力。但是,這些話有錯麼?疑罪從無,尋找對方黑料,這都是刑事訴訟中常見的套路。別說美國,中國也是這樣。任何一個案件,查清事實是第一位的。誰都知道,口說無憑,只有證據能證明一切。所以,面對證據不足的性侵案件,院長也好,律師也好,警察也好,都無能為力。
因為一輩子從事司法工作,所以我看關於犯罪的電影時,總會不由自主地從法律的角度作分析。我記得三年前那部美國電影《三塊廣告牌》。因為女兒被強姦致死遲遲不能破案,母親把心中的怒火全部撒給了當地警察局。直到影片結束,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演的女主角米爾德里德才露出一個笑臉。因為她終於明白,這不是警察的錯。
我無數次到法庭旁聽審案,看到的是原被告雙方都義正辭嚴,但他們中間只有一方是正確的,或者有罪,或者無罪。對於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和我這樣的第三者來說,只能根據證據來判斷事情的真偽,而不能看你說得如何。所以,醫學院院長沃克也好,律師格林也好,都無可指責。伸張正義,只能依靠竭盡全力找到的證據,就像電影中後來找到的影片檔案一樣。沒有這些證據,托馬斯就白死了。
《前程似錦的女孩》是英國女導演埃默拉爾德·芬內爾的第一部電影長片。處女座就獲得如此多的提名和獎項,顯然是幸運的。但是,影片所表現出來的女權主義強烈情緒卻令人難受。女孩托馬斯在妮娜去世後困在自己的情緒中不能自拔。白天在咖啡吧默默無聞工作,晚上去夜店假扮醉酒女孩報復男性。與醫學院同學庫珀的重逢,使托馬斯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但是庫珀不經意說起的門羅,卻又點燃了托馬斯的復仇怒火。在托馬斯眼裡,醫學院院長、律師、過去的女同學、庫珀,幾乎所有人,都是門羅的幫兇,都是惡勢力。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男性主導的罪惡世界。弱女子無處伸張正義,只能點燃自己,燒死仇人。
看到這裡,我想起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流行的一個詞彙——撕裂。因為弗洛伊德事件,美國的種族衝突日益激烈,黑人與白人撕裂,勢如水火。因為英國脫歐,英國社會的裂痕越來越深,難以彌合。因為大選,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以及美國民眾也前所未有地撕裂,以致激化到聚眾衝擊國會山。因為移民問題,整個歐洲也面臨著撕裂,暴力和恐怖襲擊使這種撕裂愈演愈烈。如今,《前程似錦的女孩》是不是還要掀起一場女人與男人的撕裂呢?
這個世界,仇恨越來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