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瑪索被譽為“法蘭西玫瑰”,是上世紀90年代歐洲男性的夢中情人。她在處女作《初吻》中便展現出了驚人的風采,那時的她才14歲。
《初吻》作為一部劇情片,蘊含著法國浪漫主義色彩,同時導演秉承著新浪潮的餘續,在故事創作上沒有太多的戲劇衝突,而是透過平淡的生活瑣碎,展現了一副靜謐的畫面,描繪出青春期少女因荷爾蒙催生出的朦朧性意識。
片中的許多情節是斷裂式的,比如母親的情人在回家路上,被幾個突然闖出來的年輕人攔截毆打,導演並沒有交代前因後果。
這種不完整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們不自主地去思考為什麼,努力捕捉電影細節,探究其中是否隱含了導演的某種邏輯。
然而並沒有邏輯,就像片中的外曾祖母在彈豎琴時突然斷了一根弦,當你想這是不是預示著什麼,其實它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走路不小心打滑,吃飯咬了舌頭一樣簡單的事情。
《初吻》描繪的是一副青春畫卷。青春,對我們來說總是喜歡冠上“美好”這個詞,其實關於記憶就像一張濾網,把美好的留下,不美好的統統深藏起來。當遇到挫折和不順時,就把篩選出的快樂拿出來慰藉一下,感嘆感嘆青春的美好和純真。
80年代的法國,這些十四五歲的孩子們已經開始組織排隊,閒暇時間還會溜旱冰和看電影。相較之下,咱們這一代在這個時期,相同的年紀還在為能不能去別家蹭個電視發愁。
而薇也在發愁,渴望參加派對,但在父母這裡遭到了冷遇。小女孩把這些視作漠不關心,內心的苦悶只能和開明的外曾祖母訴說。影片中的外曾祖母開明樂觀,年紀不小卻喜歡飆車,是最具浪漫氣息的一個女人。
她是薇的生活導師,教導自己的生活智慧。其實故事中,法國父母們都是開明的,他們不干涉派對活動,只是在派對結束時,樓下排隊等待接孩子回家。
薇在派對上認識了小男友瑪菲,但這應該不是愛情,而是荷爾蒙催生下的朦朧嚮往而已。導演影片最後安排的開放式結局,似乎就是在昭示著這些。
青春有純真的美好,而大部分時間卻是苦悶的,那些片刻的歡愉,填補不了躁動的內心。男孩子的不成熟,讓薇總是在嬉笑和落寞之間徘徊。受到小男友的冷遇,她惆悵傷感,之後為了一個小禮物又可以欣喜若狂。
在外曾祖母帶著她奔赴自己的愛情時,薇抱怨的跟小男友說:“我付出了那麼多,冒了那麼大的風險,到頭來就躲在這腥臭的箱子裡,躺著洩了氣的床墊和男人在一起嗎?”
看到這裡,女孩子確實要比男孩要早熟一些,但這還不是愛情。當瑪菲和父親產生誤會,出手打了老爹一拳之後,薇拍手叫好,彷彿在慶祝自己男人的勇武。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了動物世界,雄性為了交配權互相決鬥,雌性等在一旁,等待勝利的一方。這個比喻似乎有些不恰當。
那就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們在懵懂無知時,產生遐想的物件,往往會選擇實力派,像那些個小流氓屁股後面總不缺女孩子。在這個時間段的認知,好勇鬥狠似乎能得到更多的關注。這就在性意識萌芽初期,本能意識驅使的結果。等到年齡稍長後,文明社會會告訴我們金錢才是實力的象徵!
所以初戀是具有脆弱性的。故事的結尾處,薇與瑪菲跳完一支舞后,立刻又和另一位帥哥相擁在了一起,不免讓人錯愕,導演似乎破壞了一份美好,也使得觀眾不得不重新審視電影想要表達是什麼。
而片中蘊含的法式浪漫和愛情觀,還得從成年人處探尋。故事開篇,老師讓學生填寫家庭資訊,薇的小夥伴們調侃父母離婚,不知道該填寫哪個家的地址。
彼時法國的離婚率可見一斑,導演似乎對此頗有憂慮,但影片最後找到了解決之道。
故事中,薇的父母在婚姻生活中也出現了問題。父親理查德率先出軌,偷偷發展了一名情人,本想春宵一刻後收手不幹,奈何情人糾纏不放,讓個老男人陷入幸福而苦惱的漩渦中。
片中沒有安排戲劇化的衝突,而是理查德在一個個謊言後感到精疲力盡,索性坦白了一切,祈求得到妻子瓦絲的原諒。瓦絲知道真相後,自然不能泰然處之,和祖母一起砸了第三者的化妝品店,但氣仍不能消,和丈夫過上了分居生活。
在分居生活中,瓦絲和女兒的德語老師開始約會,但沒做出越軌的事情,同時兩夫妻之間的關係也在回暖。但因為一些小誤會,讓妻子的假情人變成了真情人,離婚似乎成了必然。
但最後瓦絲和德語老師準備去海邊度假時,理查德一路跟隨到機場,用一片真心感動了妻子。
二人在餐廳中互相對視,丈夫理查德略顯尷尬和靦腆的笑容,為法國成年人的愛情觀畫上了句號。
導演的這種解決方式在我們看來是不能理解的,出軌似乎成了一件小事。然而在法國人眼中性愛和情愛應該是可以分離的,只要有愛存在,其他的芥蒂都不能成為阻礙。
這也是法國巴黎能成為浪漫之都的一個因素吧,但這種愛情觀實在是太超前。電影《初吻》上映與1980年,40年前的法國便有如此前衛的觀念,今日之法國不知是個什麼樣子,真想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