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湄公河行動》獲得了將近12億的票房,而2018年的《紅海行動》則獲得了34.5億的票房,都分別破了當時的紀錄。
這兩部電影的成功讓導演林超賢信心滿滿,於是2020年他耗資七億製作了動作大片《緊急救援》,以期獲得更大的成功。
該電影可以說是我國史上製作費用最高電影之一,也是首部華語海上救援災難片。
而且影片中的一幕幕超大型視覺特效,是林超賢繼《紅海行動》後再次挑戰華語技術的新突破。
可惜,口碑比《唐人街探案3》好不了多少,成績也強差人意,花費巨大的大製作,總票房竟然不足五個億。
但這種大場面式主旋律電影,作為一部「跨年影片」竟然撲了個街,相信林超賢自己也大跌眼鏡。
如果單說視覺特效,該電影的水平絕對不弱,四場救援的災難大場面,拍來不比好萊塢災難電影失禮。
電影的視覺特效與場面同樣越拍越大,也不輸於《紅海行動》,而且娛樂性十足,但問題就出於劇本身上。
134分鐘的《緊急救援》,劇情鬆散而缺乏焦距。
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藍盈瑩等人飾演的主角,其背景與性格設定極為模糊,後半段又拍得十分的壯烈和煽情。
問題也跟《紅海行動》一樣,當眾多角色性格極為扁平時,到底誰死誰傷誰得去待救,一時間觀眾未必看得清。
不知道電影是否有所刪減,除了男女主角外,不少重要角色都沒頭沒尾,剪接極為生硬,把相關離奇角色完全刪掉也沒啥問題。
想當年,林超賢拍的經典作品如《證人》、《激戰》一樣,都以成功刻畫人物,並能平衡動作場面,最為觀眾津津樂道。
可他卻以為只要有大場面觀眾也會買賬,結果這部電影就犯下跟《湄公河行動》一樣毛病。
海上特勤隊隊長高謙(彭于晏飾),帶領著隊員出生入死,並與兒子過著溫馨的生活。
女機長方宇凌(辛芷蕾飾)的加入,不但讓特勤隊倍添生氣,高謙也跟方宇凌變得關係曖昧。
經歷了一次次拯救行動後,高謙面對著生離死別,正要開始反思生命的價值,沒想到兒子卻患上了絕症。在兒子生死未卜時,海上又發生了一場大型爆炸……
技術上,電影擁有一幕幕特技的大場面如果要看災難片、典型「林超賢式大場面」,該電影的技術層面並沒有令觀眾失望。
林超賢在《紅海行動》中拍出了戰爭大片的格局,也勝過不少好萊塢的戰爭電影,實屬華語乃至亞洲電影技術的最佳演示。
這一次,林超賢拍海上拯救,甚至跑到墨西哥曾拍攝《泰坦尼克號》的水上片場,拍攝重點的海上救援災難場面,甚至購買了一架真的飛機來拍攝,製作之龐大實屬華語電影之罕見。
四場拯救場面,除了中間的河流救援較為失色外,電影開頭的鑽油臺、後面的飛機失事、重頭戲的輪船大爆炸,場面視野之震撼確讓觀眾如同身臨其境。
除了遠距離鏡頭的大場面外,《緊急救援》並沒有過度依賴CG特效,無論水與火的特效都充滿了真實感,尤其是飛機救援的一場戲。
就技術層面來說,林超賢挑戰完戰爭片後再拍災難片,確實是野心勃勃,而水準也沒有令人失望,大場面完全是災難片應有的格局。
雖有大量的感情戲,但角色不深入讓觀眾有「臉盲」之感即使花了七億,還找來了彭于晏、辛芷蕾等重量級明星主演,可缺乏好的劇本,或者說難以平衡故事與技術,造成顧此失彼,這正是電影的敗筆。
林超賢的前作《紅海行動》也沒有什麼劇情可言,但他抓到了觀眾的「痛點」,電影「由頭打到尾」,觀眾看得非常爽,所以票房大賣。
而《緊急救援》加入了感情線、特勤隊員的眾生相、生死一刻的艱難抉擇等等,但由於支線過多,又跟幾場災難場面沒有太大的關係,因而劇情顯得拖泥帶水,文戲的不濟更讓觀眾覺得煩悶。
原本只打算拍兩場災難場面,但林超賢最終決定加至四場。
如果把災難場面數減少、時間延長,再深刻交代眾人的感情線,效果或許比較好,也能突顯得生死大限時的情感抉擇。
但電影無論是兄弟情,還是親情戲都輕輕帶過。
而末段男主角在兒子做手術前的「偉大抉擇」,就真令人摸不著頭腦。
愛情線更是讓人感受不了男女主角有啥火花可言,完全淪為「男女主角就必須有愛情線」的設計。
劇情突兀又跟災難場面不連貫,導致緊張氣氛難以延續《緊急救援》的災難場面似乎跟電影版《海猿》相似。
《海猿:終極海難》正是郵輪災難、《海猿:終極搶救》就是鑽油臺災難、《海猿:東京灣空難》就是飛機失事,這些都在《緊急救援》中重現,可好感卻難如《海猿》。
幾部電影版《海猿》都沒有過多密集的災難場面,但每件事都與主角的感情線有所關聯,觀眾彷彿跟主角一同成長、角色有深刻鋪排,當然能讓觀眾投入其中。
《海猿》在某程度也是日本主旋律電影和技術演示的典範,卻能兼顧大場面與劇情。
而《緊急救援》空有大量文戲,但一眾角色的性格背景卻沒有任何交代,比如突然辭職的林維全(陳家樂飾)。
如此沒頭沒尾,又怎能讓人投入其中?
要不,就跟《紅海行動》一樣,不需要什麼人物性格背景,拍場大災難,由頭炸到尾也許會更好。
災難片不容易拍,《緊急救援》作為主旋律電影,同時又要兼顧薄弱的感情線,導致四場災難場面都淪為空有視覺震撼,刺激感卻難以為續。
總而言之,《緊急救援》的災難特技場面屬頂級之列,可鬆散的劇本讓電影顧此失彼,從而難以繼承前作的快感了,又回到《湄公河行動》的老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