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年春節檔有很多不錯的電影上映,衝著我從小就愛的老劉劉德華去看了《人潮洶湧》。坦白講,雖然因為劉德華,我內心是不願意承認看了後是有點失望的,但不得不說,確實不如預期。

劇情很荒誕,邏輯很飄忽,排場很強大,但反轉很無力,覺得反轉撐不起排場的野心,有種玩了瘋狂遊戲後的虛弱感。

不過劇中有很多向劉德華經典影片致敬的橋段,劉德華和肖央騎摩托車的場景,讓我想起了老劉和吳倩蓮的《天若有情》,雖然早已忘記劇情,無非就是當年很迷戀的港風電影的俗套劇情,有情有義的黑社會小混混和千金富家女的,打破階級衝破束縛,但結局悲慘卻又感動的愛情故事,當年簡直哭的劈里啪啦。

就像劉德華和肖央,即便在劇中角色互換,同樣的身份,由另一個人去演繹,也譜寫出了不一樣的生活。

劇中,肖央扮演一個一事無成的群演,覺得生活對他充滿惡意,人生很失敗,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雖然踩著的凳子快被踢翻時,倔強鉤住凳子的腳趾頭出賣了他)。今天又剛好在看奇葩說,辯題是,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新人,老闆明顯不喜歡你,該不該辭職?延伸到這個電影裡,也可以是,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對你充滿惡意,該不該去死?

其中蔡康永講的內部很好地詮釋了這個問題。

人生有很多東西你辭不掉的,然後靠著喜歡與不喜歡來決定,你要不要離開。那當你遇到一個,離不開的環境的時候怎麼辦?

老師不喜歡你,你要不要退學?你可能退不了,因為沒有人要答應你這個理由。

就是老師不喜歡我,我要不要退學?而最後衍生出來的,一個非常哲學的處境就是,如果我覺得這個世界不喜歡我,我要不要去死?

你知道有多少人覺得,這個世界不喜歡他嗎?那個覺得世界充滿惡意的人,他到底是怎麼看待,世界與自己的關係的。

我們這個被別人喜歡的需求,到底要擴張到什麼程度,我們才放心。《被討厭的勇氣》可以賣得那麼好,而我所遇到的,每個買了這本書的人,卻講不清楚這個書在講什麼事情。

因為買這本書的人,大部分喜歡的是這個書名。他們好需要,當他們被人家討厭的時候,他們有那個勇氣,去承擔得住。

每個人都想要被喜歡,所以當他被討厭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安全。可是喜歡有那麼重要嗎?

喜歡只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而已。

那個感受,可能不是對方發給你的,而是你自己解釋出來的。所以當你覺得世界充滿惡意的時候,當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喜歡你的時候,不是選擇從這個世界離開,而是選擇知道,喜歡有那麼重要嗎?

我們活著不是有更好的原因,而不一定要被喜歡嗎?不要把喜歡當成至高無上的標準。這個世界上所有你收到的惡意,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你怎麼去解讀這個惡意。

你永遠不可能要求那些給你惡意的人轉過來說:我改成給你善意。唯一能夠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知道我們收到了惡意,可是我們有辦法,把這件事情理解為他不重要。

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明白自己內心的價值體系是什麼,如何在自己的職位和人生角色上發揮自己的優勢,如何在實現自自我的同時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轉變處境,過上自己想要的,讓自己內心感到舒適的生活。

正如劇中,劉德華扮演的角色,他本身思維嚴謹、積極上進、內心善良、善於分析,所以即便拿到四處欠債,無處可去,無戲可拍,生無可戀的群演身份,仍然能做到讓電影導演都要講他這個區區群演寫入片尾特別感謝,讓萬茜扮演的白領精英被他吸引,從而也過上了不一樣的人生。

最後,有被電影中的一句話感動到。這輩子,人潮洶湧,感謝遇見你!

10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達叔,願天堂沒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