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一個活出“辨識度”的人
今年春節檔電影爭奇鬥豔,票房及口碑均創新高的影片,當屬《你好,李煥英》,截至2月27日,總票房已破47億。
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賈玲,成功擠身中國10億+票房電影俱樂部,也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女導演。
賈玲此後會多一些標籤,不僅是女喜劇人,還是演員、導演,編劇。
不過,她的經歷令人慨嘆。
大學畢業,正趕上傳統相聲沒落時期,賈玲雖在21歲時,獲北京首屆相聲大賽冠軍,卻因為 “男人不能嗑瓜子,女人不能說相聲”的刻板印象,沒有表演機會。
後來在老師馮鞏鼓勵下,為自己的相聲夢想,住在只容下一張床的地下室。
姐姐心疼妹妹,給她在高速收費站找了一份月薪4000元的工作。穩定的生活,不是賈玲想要的,她只想守護自己的夢想。
經過多年堅持,打破人們對於女性不適合說相聲的僵化思維,活躍在相聲舞臺。
此後,上過兩次春晚的賈玲開始被人們熟知,直到參加《百變大咖秀》《喜樂街》,才徹底火,成為名副其實的女喜劇人。
女藝人為維護形象,不願做的,賈玲都可以豁出去。連老師馮鞏都為她的“自毀形象”提心吊膽。
而且,女性都怕身材走形,尤其是女藝人,但賈玲卻沒有那些顧忌,反而越胖越紅。
“好好吃”是她的口頭禪,也是其長胖的秘訣。
她說,“美食能讓人心情變好,而且吃飯的時候能聊天、能談感情、能說業務。開心的時候大家要聚餐,不開心的時候,吃點東西能發洩一下。”
很多人喜歡賈玲,感覺她真實,不做作,接地氣。不為年齡和身材焦慮,世俗的標準,沒有成為她的人生標配。
活出原汁原味的自己,成為男女通吃的明星。
正如沈騰所說:“賈玲最大的優勢是男人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
賈玲活出女性獨有的精彩,活出“辨識度”。
其實,每個人都能如此,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每個人的自我是各不相同的,在認識到自我的獨特性之前,我們都應該這樣接受自我。這是心理健康的一個主要條件。
這就是“自我中心性”, 指個體在本質上是與眾不同的獨特存在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可以佔有他人的自我,因為人的存在需要保持自我中心。以自我的存在為中心點,而使自我與他人和環境區別開來。這是一切生物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這一特點。
他指出:每個人都生活於自我中心,誰攻擊這個中心,誰就攻擊其存在本身。
但是,國人從小受的教育是“別人怎麼做,你就怎麼做”,隨大流不會出錯。甚至,有個性的孩子被視為特立獨行,不被周圍人接納,俗稱“個別”。
成年後,被壓抑的自我,因內在能量無法呈現,成為慣性和常態,即使想活成自己嚮往的模樣,也有心無力。
因此,終於長成“千人一面”,卻失去自我最珍貴的獨特性。這是人們信奉的刻板印象,不需要與眾不同,只要循規蹈矩。
於是,“從眾”成為很多人明哲保身的標準動作。
社會文化普遍追求共性,排斥個性。人們甚至不敢成為焦點,恐懼“槍打出頭鳥”。
所以,人們大多活得千篇一律,缺乏“辨識度”。
網上有個問題:如果人生只有一天,你會怎麼過?
很多人的答案如出一轍,兩點一線,除了工作,就是回家追劇,玩手機和遊戲。或為孩子、家人服務,圍著別人轉。
這樣的人生是他們想要的嗎?沒有其它選擇嗎?
幾十年如一日,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是人們的初衷,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終其一生,你活成如己所是,還是如他人所願?
為自己而活,悅納自己。
有人說: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每天化個淡妝,穿上喜歡的衣裳,不羨慕誰,不嘲笑誰,也不依賴誰,只是悄悄努力,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不做他人的背景板,“我就是我,是天空中不一樣的焰火”,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
生而為人,我們是獨立個體,不必為他人期待生活,首先要做自己,人格獨立,才能打造人生高光時刻。
林語堂曾說:“我要有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經營好自己的尊嚴和美好,活出自己的特質,即辨識度。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取悅和寵溺自己。
他說:“我不需要堅持。堅持往往意味著你不好奇了,不能從中享受樂趣了。為了堅持而堅持,怎麼可能帶來勝利呢?我練長跑,因為我享受長跑的樂趣。過程中的某幾個關鍵點一旦突破,以後就是非常愉快的過程。”
熱愛的運動,成為享受,樂在其中。
同時,悅納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自我實現者的一種人格特徵。
他認為:自我實現者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承認自己的不足,不護短,不遮掩。他們也能容忍他人的缺點,承認這是人性的自然。他們把身心現象,也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而樂於接受,對衰老也不覺得苦惱。
也就是說,既能接受自身優勢,也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劣勢,是無條件的自我接納。
與其取悅他人,不如呵護自己。
把自己當成別人,給予寬容和認可,經常讚美自己,尊重自身感受,不壓抑情緒,也不委屈自己。
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個性,成為一個與眾不同,自由決定自己命運的真正的人。
就像心理學家榮格所說: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
願你我都能打造自己的人生品牌,活出有“辨識度”的人生,驕傲說出“生而為人,我很精彩”。
#心理諮詢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