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 曉迪 雯怡
終於不用再被嘲沒作品了,但這回,“吐槽”宋方金的人卻是他自己。
採訪當天,準時出現的宋方金還未落座就率先打開了話匣子,與《影視圈》分享了《甜蜜》從緣起到誕生的幕後故事,也聊了聊他在創作中的自信與侷限、興奮與不甘,好話壞話全有,但沒有假話。
一個故事,七年時間,三次推倒重來
《甜蜜》講述了由海清飾演的田蜜原本是養尊處優的闊太,但是丈夫經營失敗突然離世,留下鉅額債務,田蜜不得不扛起重擔,最終實現職業、愛情與自我成長的故事。
看到該劇的主創名單,應該有不少人都會感到驚訝,因為你很難將“宋方金+閻建鋼”這對暱稱“金鋼”的組合與“女性勵志成長”題材聯絡在一起。二人上一次合作是抗日題材劇《決勝》,下一部戲則是重大題材主旋律《功勳》,氣質上都跟正在熱播的《甜蜜》相差巨大。
2014年春天,宋方金被一則新聞深深感動:一名五金店的老闆去世,留下了五百多萬債務。他的妻子堅持不改嫁,花了十一年為亡夫還清了債款,然後去他墳前燒了三柱香。
在搜尋相關新聞時,宋方金髮現,竟然還有很多女性有著與之類似的經歷。他隨即在腦海中策劃了一個名為《還債記》的故事。在他最初的設想中,這個作品會像美劇《破產姐妹》那樣,在每一集最後標記一個數據,記錄主人公還剩多少錢待還,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現出她財務狀況的變化。
主人公還債的過程也正好能折射出世間百態,宋方金覺得自己在這個題材上的創作風格太“飛”,於是找來了更具有“市民氣”的編劇黃健,二人一拍即合,將《還債記》改名為《甜蜜》,立刻從大綱開始投入創作。但寫出十集劇本後,他們便遇到了一個過不去的坎:“總是覺得不來勁,就是不往上走。”宋方金回憶到。
創作的瓶頸來自於沒找對破題點。宋方金本想在《甜蜜》中加強對“契約精神”的探討,以彌補其在《美麗的契約》中留下的遺憾。但僅僅是強調契約精神的重要性,就好像告訴別人“不喝水會渴死”一樣,展現的是無用的真理,“沒有契約精神,這個社會一定會分崩離析的,你說這些沒有意義。”宋方金說。《甜蜜》的進度就此擱置下來,但宋方金仍然惦記著這個故事。
直到一次機會跟好朋友閻建鋼導演和製片人鄧濤提到這個故事,閻導和製片人鄧濤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題材,並且建議在傳統的“契約精神”主題上,將當代人的危機感和財富觀加入進去。
這讓宋方金感到茅塞頓開:“財富觀和危機感這兩個概念的加入,使劇本創作就順暢了。”《甜蜜》由此從“妻子堅守信義為亡夫還債”的極端案例,提升到了一個跟當下每個人的生活都能發生勾連的故事。人們的生活富足後,是否會有安全感和成熟的金錢觀?在擁有財富後,又該如何面對失去?
找到了能牽動觀眾的“最大公約數”,一切問題似乎都迎刃而解了。
然而《甜蜜》並沒有就此順勢一氣呵成。因為女主角田蜜最初被設定在二十五六歲,大學剛畢業就嫁了人,過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這個人物的行為邏輯都是按照一個涉世未深、衣食無憂的女孩,突然面臨巨大打擊時的反應進行的。
隨著專案的推進和海清的加盟,女主角的年齡和背景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海清加盟後,宋方金在“歡欣鼓舞”的同時,開始重新審視田蜜這個角色。他把海清比作《甜蜜》的壓艙石:“好演員真的非常難得。”可是這卻帶來另一個現實問題,“原來寫的那些一個字都不能用。因為氣質變了,年齡改變了,角色的邏輯就變了,行為模式就變了。”
在原先的劇本里,涉世未深的田蜜得知自己欠了一千多萬後直接懵了,曾想過出國逃避,人到了機場後,又回心轉意了。可是海清的形象氣質成熟、精幹,顯然做不出這樣衝動魯莽的決定。即便演技的能量再強,也不能把“傻白甜”生搬硬套在“國民媳婦”身上。
“難道我們把年齡改一改,就讓她也跑到機場去嗎?不行的。編劇這一關過不去。”
怎麼辦?推倒重來。
宋方金堅信,一切改變都是值得的。可是當時的情況是劇組已經籌建了,時間實在太緊迫,一部電視劇的劇本動輒幾十萬字,推倒重來談何容易?但宋方金扛著壓力,說出一句話:“如果劇本出了問題,責任我全擔著。”
最終,製片人和導演選擇相信他。今天《甜蜜》以相當高的完成度呈現在觀眾面前,回望這部作品,在追求極致的宋方金眼裡,《甜蜜》的劇作水平仍沒有改到他“理想的高度”。
一個劇本,改一輩子
在宋方金的設想中,《甜蜜》應該有更多亮點,比如田蜜如何靠聰明的頭腦、靠才智來逆襲還債,而不是像此前大多數影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僅僅以韌性和情商見長,因為面對這麼一筆鉅款,只靠一面是不夠的。他希望《甜蜜》能像《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那樣,實打實地展現女性力量。
“但實際上我認為我沒有做到。”宋方金說,《甜蜜》中還是有很多感情的戲份,他認為這樣的處理手法略顯粗暴而保守,也許是從男性視角出發,並沒有擺脫潛意識裡對女性的認知。
但編劇本就是遺憾的藝術,“你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規定的水平,不一定是最高水平。”他也不掩自信地表示,如果再給他兩年時間去做調查研究、再多改幾稿,自己當初的想法定能一一落地。
也或許在宋方金看來,劇本就沒有“改完”這一說。與大部分編劇被資方或製片公司要求改本子不同,宋方金總是主動要求再三修改劇本。他享受在創作中精益求精,而這一過程也恰好記錄著自己對世界、對社會的理解正逐步加深。
“我最喜歡的就是改劇本。”宋方金手裡有個電影劇本,名叫《一生高貴》。這個作品拿了不少獎項,但還是被他修改了無數次:初稿7萬字,至今所有版本加起來的字數已經超過200萬。
他在想,這個劇本或許一輩子也不用拍出來,就讓自己這麼無限量地改下去。因為每改一次,他都發現自己的“境界又高了”,這使他大為興奮。但一旦作品成了影像,自己就不會再改了,也就由此失去“和自己對話的機會”。
“改劇本是跟你自己對話,你改一場戲,你能聽到這場戲回來的聲音。”他用彈琴來做比喻,“你可以彈奏出無數的人性的聲音,故事的聲音,包括這些人物內心的心聲,這個過程是非常愉悅的。”
說到這,宋方金將雙手懸空,雙目微閉,一臉陶醉。哪管旁人能否聽見他的“琴聲”。
一種文字,千種表達
宋方金除了編劇的工作,還有一個日常“工作”——反抄襲。
“我聽說宋老師一直在反抄襲,我就想問一下子,你哪個作品讓(人)抄襲了?”
這是《吐槽大會第五季》的第一期中,說唱歌手彈殼吐槽宋方金時的一句發言。出於禮貌,彈殼在上場前特意來打招呼:“宋老師,我一會兒會說您說得比較狠,您不要生氣。”
宋方金當然不會生氣,他明白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自己又不是來“表揚大會”聽好話的。況且他還認為大家說得沒錯:“吐槽也不能無中生有,對吧?”
宋方金心裡清楚,大家吐槽他“沒作品”,指的是沒有一部像《士兵突擊》這樣流傳度極廣的、破圈的作品。作為創作者,他當然希望自己能做出家喻戶曉的爆款,但他也瞭然,那是有幸與時代發生共振的結果。自己與大多數人一樣無法掌控時代的脈搏,一切都是“順勢而為”。況且作品的好壞也不完全依賴大眾評判,自己心裡也是有桿秤的。
這份通透與自洽讓宋方金沒有太多“作品焦慮”。用他的話來說,是因為自己已經“過了那個階段”。“我不再急於把它(劇本)讓大家看到”宋方金說,“我有更多的渠道(可以)把我的事或者我想表達的觀點說出去。”
宋方金在他的微博簡介裡寫道:“長風度萬里,一月印千江。四海我不去,我是我中央。”於他而言,文字便是那一陣長風,一輪明月,是所有故事的源頭。透過文字創作,他能夠帶著自己的所思所感通往各種藝術形式:電視劇、電影,當然也包括脫口秀。
談起《吐槽大會第五季》,宋方金像剛才反思《甜蜜》那樣認真覆盤自己在節目裡的表現,這一季新引入的賽制並沒有激起宋方金太多的勝負欲。他評價這次發揮“中規中矩”,至於第一輪就被淘汰的結果,他覺得自己的失誤在於,沒有保持特有的編劇視角去觀察嘉賓。
脫口秀的犀利感與即時性吸引著宋方金,他肯定自己還會將這件事繼續做下去。但問到具體規劃,他沒有給自己過多設限,繼續秉持著“順勢而為”的豁然態度。宋方金相信,最重要的是遇見一個好故事,然後再根據故事來選擇呈現方式。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他悠然道,“這是很開闊的境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