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我們聊過他幾次,一個自詡知識分子的書店老闆,同時也是訪談節目《十三邀》的製片人。
為什麼說虐,因為大家的吐槽不在一個段位。
《吐槽大會》一般來說都是對人不對事的,比如我嘲笑你過氣了,或者嘲笑他髮際線上移。
但是許知遠是對事不對人,他看似是在調侃這些藝人,實際上罵的是粉這些藝人的觀眾。
他真正想說是:就你們的鑑賞力,難怪會去粉臺上這群沒文化的。
那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他是怎麼吐槽的。
比如一開始,他吐槽李誕,是這麼說的。
他說自己幫李誕出了一本書,你們知道為什麼書的封面是一面鏡子?就是讓讀者反省反省,自己的文學趣味。
你看到了,明著罵李誕,實際上是在笑讀者沒眼光,也是在嘲笑整個市場。
這個段子冷場了,我看到就李誕一個人在笑。
你看到了,吐槽的物件是李誕,但實際上諷刺的是整個市場,所有人都無法逃離。
罵完李誕,他開始罵張大大。
張大大說自己很有深度,不願意別人問他楊冪和baby究竟誰好看,那麼他就為張大大準備了一個適合他的有深度的問題。
你注意措辭,適合他,這還是在罵人。
這問題是什麼呢?
如果亞里士多德走進柏拉圖的房間,說出那句: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那麼請問張大大,屋裡一共有幾個人。
張大大說有三個,而且他回答的很認真。
好吧。
這個段子其實是初中語文課上教過的,亞里士多德年輕的時候在雅典學院學習,師從柏拉圖。所以柏拉圖就是他的師。
但是後來兩個人的思想發生了衝突,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對他的老師柏拉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兩個人的主要分歧在於對理念的看法。
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凌駕於實體的,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無法脫離實體單獨存在。
有一幅名畫,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在一起,柏拉圖手指向上,亞里士多德手掌向下,暗示:老師,我反對你。
所以張大大說有三個人,很有意思,大概第三個人叫真理。
當然,許知遠這個問題問的邏輯也不嚴謹,他應該問,屋子裡至少有幾個人。
因為你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畢竟柏拉圖的房間裡也許他老婆也在,孩子也在,爸媽也在,甚至傭人也在,那就說不清了。
我來修正下許知遠的問題,我問大家,至少有幾個人?
你要回答兩個麼?
不對,至少有一個人。就是亞里士多德本人。
因為亞里士多德走進柏拉圖的房間,並沒有說房間裡一定有柏拉圖。
柏拉圖也許此刻正好不在房間裡,亞里士多德走進空無一人的老師房間,對著空氣說: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
但這個題目拿來考張大大就不合適了,要拿來考許知遠本人。
許知遠是計算機系微電子專業的,所以這個題給他很合適,這是一個邊界問題。經常會出現在面試程式設計師的過程中。
如果你去面試碼農崗位,經理興之所至,隨口問你,亞里士多德走進柏拉圖的房間裡,說.....,請問,柏拉圖的房間裡最少有幾個人?
你可不要答錯了,最少不是兩個人。
如果他問的是屋子裡至少有幾個人,你更要警覺,不要回答,你要先反問考官,屋子究竟是否指的是文中亞里士多德走進的這間。
因為屋子的概念很大,屋子也許是指別的房間。
柏拉圖跟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不一樣,柏拉圖出身顯赫,富甲一方,天知道他有多少房間。
所以如果此房間非彼房間,那麼最少就未必是一個人,有可能是零個人。
你是不是有點暈,有點暈就對了,碼農其實門檻並不低。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看許知遠的吐槽,他下一個目標是金星。
他說,金星有一種把全世界的事兒都變為家長裡短的能力。即便魯迅上她的節目,她也就是問問:在北平一個月掙多少錢?你的故居是租的還是買的?後來跟閏土還有聯絡麼?
魯迅估計聽完後,就想說兩句話:一句是髒話,另一句還是髒話。
還記得初中語文課本麼?魯迅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顆是棗樹,另一顆還是棗樹。
你看,用到這兒了。
......
咱們不繼續了,如果繼續引用你會發現吊打,許知遠挖苦的段子其實都是來自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內以及課外的常識。
但是最後現場觀眾們給許知遠的評分非常低,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聽懂。
我覺得這才是他真正最想吐槽的地方,就是這麼簡單的吐槽,卻顯得這麼高階,甚至高階到曲高和寡,都無法被理解與接受。
許知遠可能覺得這個世界距離他想象的,很遙遠,或者說很墮落。
但其實並非如此。
許知遠生在江蘇的一個小鎮上,7歲的時候被爸爸帶到了北京,在北京長大,後來就上了北大。
所以那些梗,所謂九年制義務教育都教過的梗,其實嚴格意義上講,是特指少數大城市或者小城市的重點學校教過。
剩下的地方,沒有那麼豐沛的教育資源供給的地方,這些所謂的常識,未必教過。
這就是現實,你不得不承認。
教育資源充沛的學校和連老師都請不到的學校,同樣教了九年,但教的內容,相差很大很大。
咱們不說無心向學,一心準備著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的那些人。
咱們就說學霸,你看過《中國合夥人》吧,想一想俞敏洪年輕的時候什麼樣。
俞敏洪也考上了北大,而且復讀了兩年,按理說他比同學歲數大,應該很有優勢。
但事實上,影片中直到畢業,他能做的就是給各個社團開啟水,跟在同學身後混。
他想表達,但不知道表達什麼,他想插嘴,但說不上話。
他能夠考上北大,實際上是把那僅有的課本翻來覆去的死記硬背,然後對著有限的幾道題,反覆做,反覆做。
但是他的同學得到的資源比他多太多了,他們在北京長大,也許還出身於外交官家庭。他們背後相當於有個圖書館。
俞敏洪二十年的閱讀量,可能還不如他們十八年閱讀量的十分之一。這就是一進入校門的差距。
那你說以俞敏洪的勤奮程度,當他到了北大,到了知識的海洋,這個差距會被急速的彌補,對嗎?
並沒有這麼簡單。
拿本書就能無師自通的人很少很少,事實上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知識的獲取免費化,你並沒有發現認知的鴻溝在縮小,相反,反而在拉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知識免費到無限量供給的時候,索引就變成新的門檻了。
在沒有索引的情況下,無限量的供給跟零供給沒有區別。
網際網路給了你一個耗費終身也無法讀完,也無法弄懂的知識庫,於是你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了。
你並不知道自己當下需要什麼,也不知道如何一步一步走出泥淖,走向彼岸。
所以當知識無限量供給的時候,索引,引路人,擺渡人,導師就變得更加重要。有導師和沒導師的,完全不一樣的命運。
有導師的,他會針對你,你只需要做這個這個這個,然後就可以那個那個那個。
沒有導師的,只能在浩如煙海的知識庫裡瞎碰,那你想想排列組合得有多少,他碰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路的機率又有多低?
可是導師這玩意兒,只有他真的花時間瞭解你的時候,才會起作用。
好,你告訴我,這個成本有多高?花時間瞭解你,他的時間有多貴?
中小學生在那些知名教輔機構裡補課,如果一對四,每小時200起;如果一對一,每小時600起;如果你要節省自己路上的時間,找個老師上門一對一,每小時上千。
你注意,這不是名師的價格。
事實上,僅僅是一對二十的大課堂,長期的費用已經讓很多中產家庭覺得教育是個燒錢的軍備競賽。
你現在再回頭看許知遠的吐槽,還那麼有道理麼?真的是大家的錯麼?真的僅僅是因為大家都沒眼光,不懂得欣賞,不熱愛學習麼?
其實是因為很多人在知識的海洋裡遊累了,已經放棄了,僅此而已。
明知道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也明知道靠自己的力量遊不出一條路,為什麼不聽兩個段子,刷一刷抖音,娛樂下自己算了。
我覺得有一個人,比許知遠吐槽的深刻的多,可惜他是個罪犯。
這本電視劇叫《黑冰》,王志文演一個化學博士,也是大毒梟。他在獄中對著女警說了這麼一番話:
這個艹淡的世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層次的人,可以充分享受物質與精神的供給,然後隨著層次的遞減,供應就開始減少了。最低層次的人,他們接受的物質能量,只能勉強維持生活,而精神供應,幾乎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