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你好,李煥英》大爆,評價很高,且電影院裡面大多數的人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得既悲傷又同情心氾濫。

但如果我跟你說,這部電影你們不該去看,你們會不會打我?

但我還是想要跟你們說,這部催淚的電影恰恰反應了一種不正確的親子關係。

《你好,李煥英》劇照!

你什麼時候能給媽媽爭口氣?

這句話,許多人都應該從父母的嘴巴里面聽到過。

《你好,李煥英》中,所有的一切,恰恰就是從這句話引開來的。

賈玲飾演的女兒,也因為這句話覺得母親這一生從來沒有開心過,這不僅對於母親來說是遺憾,對於她自己來說也是遺憾。

所以,當她能夠回到過去的時候,她想要讓母親快樂,改變母親的人生軌跡。

整部影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在於貫穿始終的犧牲感,女兒想要媽媽開心,甚至於她可以不做媽媽的女兒,只要媽媽不會再失望。

而這一點,就是源自於這一句:“你什麼時候能給媽媽爭口氣?”

這句話包含了媽媽對孩子的望子成龍,包含了媽媽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同樣也包含了媽媽對孩子現狀的不滿意,不接納。

而孩子因為媽媽的不接納,最終變得不願接納自己。

所以,電影中的女兒可以接受自己不存在,卻不願接受自己的存在可能會讓媽媽失望,從而不能接受自己。

很多人初為父母的時候,都曾像李煥英一般,信誓旦旦地說過:“只要孩子開心快樂成長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慢慢地忘了初心,開始抱怨起:孩子為什麼不爭氣呢?孩子為什麼比不上其他的孩子?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我女兒現如今也不過才十六個月大。

從她們出生的時候,我天天唸叨著的是:只要她們能平安喜樂,其餘的我不看重。

然而,隨著她們學會走路,咿咿呀呀地開始學說話,我感覺我的心態就不再像當初那麼純粹了。

我會不自覺地去跟同齡的小孩作比較,比如,我的小侄兒比她們大八個月,我會回想,小侄兒在她們這個月齡的時候,已經學會了什麼。

如果她們不會,我會焦慮,會擔憂她們發育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跟不上同齡人的節奏;如果她們會了我小侄兒當時還不會的技能時,我又會有一種淡淡的自豪感。

這種感受,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會與我一樣。

我很清楚,這不是不接納她們,只是對她們的發育情況有憂慮,然而,會不會隨著她們漸漸長大,我也會對她們說上一句:“你們什麼時候能給媽媽爭口氣?”全部否定了她們,忘記了我曾經有過的淡淡的自豪感呢?

而她們又在我的這句話之下,產生了什麼樣的心理?

也許,這只是做父母隨口的一句氣話,但是,就是這樣隨口的一句話,往往會折射出一個人的內心,在潛意識的層面,就已經否定了孩子。

而孩子也就在這樣隨口的一句話中,也開始否定自己,漸漸地變得不再接納自己。

《你好,李煥英》劇照!

流下的淚,往往都是因為感同身受

電影院裡,抽泣聲一片,眼淚隨處可見。

然後,大家出了電影院,互相之間都會感嘆一聲:這部電影拍得好,走心。

然而,在大家預設所有人都會為電影中的情節感動的時候,卻忽略了,真正愴然涕下,哭得最慘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親子關係中,沒有被父母接納的人。

那些家庭和睦,親子關係融洽的人,她們反而因為沒有感同身受,反而哭得不走心。

大部分人,都是俗人。

俗人就逃不過世俗中最常見的一種感情:攀比心。

早年間,你家有電視,我家也得有;你家換彩色電視了,我家緊隨其後。

其他對方可以省一點,但是能拿出來見人的一定不能少了。

這就是最簡單的攀比心理。

很久很久之前,我還很年幼的時候,隔房的伯父,買了電磁爐,有事沒事就愛招呼小輩們去他家吃火鍋。

而那位伯父從來不喊我跟我弟去,因為他覺得我們家太窮了。

當然,這個時候的我因為年紀太小,也不覺得他不喊我跟我弟去,有什麼不對。

但這對於我媽來說,就是折辱。

所以,她從牙縫中省下了錢來,第二年過年的時候,也買了一臺電磁爐,也帶著全家人一起吃火鍋。

吃火鍋的時候,我媽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尤深:“他們總是覺得我們窮,看不上我們,但我們自己也能賺出來,不靠他們,我們也有!”

這句話,多年來,成為了我做人的準則,我始終堅信:我有,才是硬道理。

但現在回想起來,在當時,電磁爐不是我們家的必須品,但我媽摳著牙縫省下錢來,也要買上一臺的行為真的對嗎?

除了她心裡上有別人瞧不起的不甘心,肯定還有我決不能比你差的攀比心。

為著這樣的攀比心,裡子可以不要,面子一定要有。

親子關係中也是一樣,相比較於物質而言,孩子應該是最不可操控,變數最大,且成功率還不算高的生物。

那麼,陷在攀比心下的父母,在孩子確實不夠優秀的時候,又會做下什麼事情來呢?

我媽在這一點上當然也攀比心極重,但是她做事還是很有分寸的。

我見過最沒有分寸的家長,是高中的時候,我們每一次月考之後的家長會上。

家長會通常是學校領導向家長做考試總結,以及未來學校的規劃和教育重心。等這些都講完了,就到了學生們最害怕的時候了,班主任針對於每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在眾人面前或在父母面前單獨作出評價。

在月考中發揮得不理想的學生,都將面臨班主任的教導和父母的再教育。

大部分的家長再教育都是會關起門來悄悄的。

但我們班有一個學霸女生,她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在班上第一名,年級前三名。

有那麼幾次她落到了班級第三名,年級十名外,每當這個時候,她的父親會當著全班家長和學生的面,打她耳光,大聲辱罵她。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他父親大吼了一句:“你考的個什麼東西!你還有沒有半點廉恥心,考出這個成績來。既然這麼沒有廉恥心,我就把你剝光了扔在馬路上,讓大家都來看一看,讓你知道什麼是要臉!”

她當時眼淚止不住地流,臉也脹得通紅,在全班人面前,站得筆直,卻半點聲音也沒有。

而亂哄哄的所有人,都被她父親的話震驚在當地。

班主任連忙去勸她父親,讓他不要教育得太過了。

她父親大手一揮:“沒用的東西,放假別回來了,丟人!”

一直以來,她除了成績好,並沒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平常也不愛跟大家打交道,但是有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去請教她,她都挺樂意教的。

但是,從那之後,她更加不愛說話了,別人再向她請教的時候,她也多是迴避,性格越發的孤僻。

許多時候,我都會想起她那時窘迫的模樣,我想,那個模樣,在她心裡,應該也久久的存在,久到她的父親早已忘記,久到她結束了每一天的工作,久到她嫁人生子,久到這輩子。

她會永遠記住,她不被父親接納的那一刻,而從那時起,她也覺得自己真的不值得被人接納了,哪怕她自己也不再願意接納自己。

當孩子無形之間成攀比的籌碼時,抱怨也就隨之出現,因為無論孩子多優秀,都會有自己的缺點。

而孩子在聽到那些抱怨的話時,自己不被人接納,和自己不能接納自己的感情便出現了。

最終,親子關係便變得一團糟,而孩子的人生中,一輩子都會受到這種感情的影響。

《你好,李煥英》劇照!

成功了,便能向媽媽證明自己!

電影的結局很暖心,最終,母親接納了女兒,且母親說,她過得很開心,她的人生很幸福。

但是,大家都明白,這部電影,是賈玲懷念自己的母親之下的產物,也就是說,賈玲在這部電影中的情感,是真實的,是有感而發的,不只是為了拍一部電影而創作出來的情感。

帶著這樣的情感去看電影,我們看到的究竟是電影中的賈曉玲,還是現如今已經功成名就的賈 玲?

賈玲已然成功,所以,在這部電影之下,獲贊量很高的一個評價是:現如今的賈玲一定會讓媽媽刮目相看!我也想像媽媽一樣成功,向媽媽證明自己!

發現了嗎?

真正讓人記住的,不是電影中那個被母親接受的一事無成的女兒,相反,更多的人記住了賈玲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後向父母證明自己能行的心。

這就是這部電影帶來的最大的意義:越是那些在原生家庭中不被接納的孩子,就越是希望透過自己的成功來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

這樣的人,就會如同我的那位學霸同學,她其他的優點,父母一概看不到,只會接納她考全班第一,年級前三,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這個孩子是一個孩子,是值得認可的。

而這樣的孩子,也會在父母如此的行為之下,默認了只有成功,才能讓父母接受和認可自己,反之,當自己不夠優秀的時候,是不值得父母認可,同樣,自己也不會認可不優秀的自己,不願接納眼前這個真實的自己。

所以,這樣的人,哪怕走進了親密關係,她們依舊會覺得自己配不上。

每個人都希望有甜甜的戀愛,但是許多優秀的人卻容易惹到渣渣,被PUA,或者是一個從來都不把自己當做一回事的人,她們也會事事忍讓,哪怕綜合衡量之下,她們遠比對方優秀,但是她們還是覺得是自己不夠好,而對方是高高在上的,對方是不會有問題的。

因為,她們真實的自己不配被愛,也就是說,她們覺得自己配不上。

我有一個好友,她年紀輕輕就憑著自己手裡掌握的技術,進入了公司的高層,也算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了。

然而,她事業有成,愛情卻不順。

前後戀愛了三次,都遇到了渣男。

第一任,男人PUA她,讓她患上了抑鬱症,差點尋死;第二任,男人家暴,經常打她;第三任,男人花心得很,經常拿著錢在外面找女人。

她其實很清楚,這三個男人都不是適合結婚的人,都可以列入渣男。

然而,她每一次分手,都折騰得去了半條命,就好似明知對方是個坑,卻捨不得離開。

每一次,都是朋友恨不得揮著棒子,打醒她。

她曾經總結:對我好的,我不喜歡,每次喜歡的都是不把我當一回事的。

總結的似乎很到位,還可以送一個字給她:“賤”!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她家姐弟二人,她比弟弟大了四歲。

從小,她的父母就給她灌輸:你是弟弟的榜樣!

她不能做錯事情,只要做了錯事,父母就會大棒子教育,甚至於全盤否定她。

她告訴過我,她父母對她說過的最惡毒的話:“就你這樣的,還不如不生你,只生你弟弟。指望你給弟弟做榜樣,還不如指望 狗 會說話!”

所以,她很少有父母認可她的時候,也很少感受到父母關注她。

她最高光的是時刻,就是她晉升公司高層,父母給了她笑臉,但同樣,也贈送了她一句話:“別以為升職了,就可以了,還差得遠呢,你弟弟還在看著你呢!”

父母這句話給了她多大的壓力,只有她自己知道。

而她,始終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差得遠呢。

所以,當身邊有在乎她,看重她,認可她的人出現的時候,她雖然喜歡這種感受,但這種感受對她來說,太陌生了,陌生到超過她的掌控,也超過了她的舒適圈。

相反,她看上的那些渣男,恰恰在她接受的舒適圈中,是她覺得最能掌控的感情。

原生家庭到底還是在她身上留下了最深的烙印。

《你好,李煥英》劇照!

寫在最後

想跟天下的父母說:不要給 最無私的愛設條件,因為那些條件很有可能需要孩子用一生來治癒。

《你好,李煥英》如果能讓父母明白這樣的道理,還是值得一看。

但是,許多人卻反映,父母去看的時候,情緒上並無多少波動,反倒是孩子哭得很悽慘。

這也就說明了,那些被原生家庭影響了終身的孩子,她們的父母其實並不知道他們在孩子的人生路上設定了什麼樣的障礙!

全程冷靜的父母!

5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人潮洶湧》票房預測首次下調,單日票房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