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達老師去世了。
演員在不同的價值觀裡有不同的身份,於是有不同的稱謂。在資本主義社會,演員作為流水線上的零件,被稱作戲子;一旦積累了足夠的名聲,將名聲與人設作為自己佔有的生產資料的一部分,就成了資本家的一員,於是被稱作明星。
而社會主義將演員視作廣大勞動者的一員,相比工業勞動者被尊稱為師傅,文藝勞動者則被尊稱為老師。所以我說,吳孟達老師去世了。
今天看到這個訊息非常詫異和難過。華語電影人中我最喜歡的兩位是姜文和周星馳(第三位是吳京),喜歡周星馳是離不開喜歡吳孟達的。
前陣子看到自媒體傳吳孟達上節目說,只要自己不死,周星馳不退休,一定有機會合作。
於是刺激了我,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設想他們再度合作是一個怎樣的作品。我還想得還非常細,非常具體:
在設想中,這個劇本應該像《鳥人》一樣把現實作為故事本身,講的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狀態中的周星馳、吳孟達兩人,因為種種原因終於重新合作。電影拍攝手法以長鏡頭的文戲為主。故事背景是,吳孟達和周星馳曾經作為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喜劇搭檔而走到一起,卻因為似是而非的利益原因(“檔期”的邏輯本質上是錢)分道揚鑣近20年。劇中的周星馳、吳孟達可以比現實中更加潦倒。一個是所謂“江郎才盡”、“眾叛親離”、“對賭失敗欠下鉅額債務”的過氣導演,一個是“只會吃老本”、“好賭破產”、貧病纏身的過氣綠葉演員。於是兩個分手20年的過氣演員,為了解決現實的困境,也為了重新回到聚光燈下;儘管私下各自厭惡對方,卻仍然以破鏡重圓為名義,打算拍一部媚俗的電影。而且參考《唐人街探案》,在國外某個不發達地區拍攝(只有發生在沒人認識吳孟達和周星馳的地方,戲劇性才能發生)。兩個人為了對媒體炒作,在鏡頭前親如父子兄弟。可是私下裡,還是如同寇仇,爭吵不停。因為各自深陷的危機太重,都希望合作的結果更加有利於自己。為此矛盾重重、互扯後腿、危機不斷,結果共同醞釀出一個更巨大的危機讓兩個人都面臨絕境。這個絕境的設計,主要參考《盜鑰匙的方法》和《喜劇之王》。關鍵時刻,“演技”成為改變局面的唯一辦法。於是在這個絕境中,兩人卻在毫無溝通的前提下,形成了驚人的默契,用超神的演技合作化解了危機。然後故事結尾,他們合作的電影票房還是撲街了。兩人肩並肩坐在一張桌子前接受媒體採訪,還是互相責怪對方。吳孟達怪周星馳做導演江郎才盡了,周星馳則怪是吳孟達演技退步……鏡頭搖到兩人背後,拍著他們爭吵中的背影拉高。觀眾聽到他們罵著罵著,周星馳問到吳孟達最近身體狀態,吳孟達也也問周星馳家人如何……電影就此落幕這個劇本不言自明的主題是,周星馳和吳孟達如果真有友情的話——這份友情並非僅僅建立在曾經共度患難、共享輝煌,也不單單是多年合作、亦師亦友,更不是利益上紅花與綠葉的休慼與共……這份友情更本質的,是好演員與好演員的惺惺相惜,對相互實力的認可與信賴。
我前幾天還常常沉浸在這樣的想象中,雖然劇本設計體現了自己缺乏才華(《鳥人》式互文和鏡頭語言,《泰囧》式戲劇衝突,《盜鑰匙的方法》式的高潮),但有一種類似粉絲給偶像組CP式的滿足感。可沒想到昨天看到吳孟達老師患病的訊息,今天就看到他離世了。
人類的本質是 AT 力場,我們影迷其實是自私的。我們既不能體會到吳孟達老師去世前的感慨,也無法和他的親人朋友一樣分擔悲傷……
對於影迷而言,此刻最大的難過都源於自己內心的遺憾罷了。誠實地說,我最難過的地方在於,再也看不到吳孟達老師在熒幕上的作品,尤其是他與周星馳合作的作品了。
要在這種影迷的自私情緒中能更進一步,只能盡我所能詮釋吳孟達老師是一位怎樣的好演員,為何能夠在影迷心中種下這樣的遺憾。
首先,我從來不認可週星馳、吳孟達二人“紅花配綠葉”、“秤不離砣、砣不離秤”的說法。沒有吳孟達的周星馳仍然是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導演之一。而離開了周星馳的吳孟達,也仍然是實力派、演技派、喜劇大師。
周星馳口碑票房的巔峰作品《功夫》裡沒有吳孟達。當代影史口碑票房綜合最佳的《流浪地球》裡,吳孟達也是比肩吳京,表演最有說服力的主演。二人的合作之所以在影迷心中種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並非從商業成就這些膚淺的理由可以逆推的。
紅花與綠葉的結合,本質還是藝術創作的調性。
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解釋兩人前中期優秀的合作,與後期的“老死不相往來”。
我腹稿中有一個解讀周星馳電影系列的提綱。其中從藝術調性上,將周星馳電影抽象出了三種特質,於是有三個分期:
這三個特質是:
宗師級的喜劇演技開創時代的喜劇風格獨特的電影主題三個分期則是:
周星馳作為主演的電影(主要是王晶等導演主導的電影)周星馳作為主創的電影(主導表演與喜劇風格,但主題還不夠強烈)周星馳作為導演的電影(周氏電影主題成了靈魂,喜劇風格都退居其次)吳孟達與周星馳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需要結合這三個分期來解讀。
早期吳孟達和周星馳的合作,是作為優秀演員的合作。原因非常簡單,周星馳的演技在香港電影界一騎絕塵、過度璀璨了。幾乎只有吳孟達的喜劇實力,才能和周星馳配出精彩的對手戲。這是香港電影圈不斷試錯的結果。
我不想在紀念吳孟達老師的文章裡去拉片論證周星馳的演技,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992年的《家有喜事》,裡面黃百鳴、張國榮、吳君如、張曼玉、毛舜筠哪個不優秀,結果這部春節檔闔家歡電影,周星馳甚至不是主角,卻成了 “周星馳”電影之一。
這個時期的周星馳,在電影敘事結構裡的位置非常類似金凱瑞(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說周星馳“模仿”金凱瑞)。別人演起來又蠢又尬、像是撓人咯吱窩的橋段(類似王晶逼著好演員古天樂、張家輝硬去演周星馳風格的角色,讓人不忍目睹),可週星馳演起來非常有說服力、非常逼真,讓人完全陷入角色共情,感受不到刻意。這是卓別林、金凱瑞、陳佩斯、趙本山這類喜劇大師獨一檔的實力。
可是造成的結果是,如果故事結構不是金凱瑞《大話王》這類獨角戲架構,而是多線、多角色推動的;周星馳之外的戲份就容易整段垮掉。最慘不忍睹的例子就是《千王之王2000》,本意是用周星馳去捧紅張家輝,結果變成對張家輝的公開處刑。
而吳孟達與周星馳合作中,吳孟達表現出了完全不遜於周星馳的喜劇調性,使得電影終於能有一個立得住的副線角色,作為支線去推動戲劇衝突的發展,或是穿插在周星馳主角戲之外,緩解觀眾的審美疲勞。
這裡的戲劇邏輯是,喜劇源自窘境,窘境源自被動,主角的被動源自配角的主動,配角負責替主角製造行為動機。
典型的例子就是,《逃學威龍》裡“重案組之虎曹達華”領導周星星臥底,《賭聖》裡好賭的達叔逼著星仔用特異功能,《破壞之王》裡鬼王達教何金銀不要做懦夫,《蘇乞兒》里老爹為蘇擦哈爾燦乞食逼他學打狗棍法上進,《百變星君》裡生父救助被炸碎的李澤星(雷雨梗,周星馳肯定很喜歡《雷雨》)改造為人造人,《少林足球》裡黃金右腳帶著五師兄踢足球,《喜劇之王》裡帶著尹天仇去做臥底,《食神》裡大快樂老闆讓史蒂芬森周身敗名裂……
換了演技無法與周星馳匹敵的演員擔任這種配角,這種“主角被動”的敘事風格就很難立起來。於是劇情很自然地就會變成另一種模式,例如《算死草》裡的陳夢吉、《審死官》的宋世傑、《還魂夜》裡的Leon、《凌凌漆》裡的凌凌漆……周星馳飾演的主角一枝獨秀、卓然超群、思想諱莫如深,行事動機無法被他人理解,觀眾的代入感也會變弱。
主角都是周星馳,但有吳孟達和沒有吳孟達,往往出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和路數。這是吳孟達超越其他所有周星馳電影黃金配角(陳百祥、黃一飛等)的精湛演技決定的。和周星馳相互成就的早期示範。這就像于謙之於郭德綱、孫越之於岳雲鵬、王寶強之於徐崢(泰囧)、徐崢之於黃渤(心花路放)。
這就是喜劇演員演技層面上的調性。調性不合可以輕易毀掉一個作品,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徐崢和包貝爾的《港囧》。
然而吳孟達和周星馳的合作深度不止於此。他們更深層的契合,是角色創作上的調性和諧。很多時候,吳孟達飾演的是周星馳角色的分身。
周星馳偏好以底層失敗者為主角,講述一個反抗強權的故事,而這種反抗在現實中必然是悲劇,但他內心中卻始終保留了童趣(武術、外星人、神話),所以總是用一個童話式的結局去掩蓋悲劇的核心。
用魔幻現實主義(童話、神話)掩蓋悲劇結局,是悲劇的最高審美。舉幾個例子,每次談到這裡,都會想起當初讓我感受到內心劇痛的《潘神的迷宮》,或者是《鳥人》裡看似有超能力的瑞根。周星馳則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並不想讓觀眾察覺到童話之下的悲劇核心,往往是在童話的最高潮戛然而止,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敘事結構。
用現實主義的標準來看,《破壞之王》裡的外賣小子應該會被大師兄活活打死,《少林足球》裡的師兄弟就該是被時代遺忘的廢物,《喜劇之王》的尹天仇仍然會跑龍套也無法給柳飄飄幸福,《長江七號》裡的周小狄永遠地失去了父親,《美人魚》裡用人魚隱喻的是真實世界裡的海豚,就被人以“科學捕撈”為名在海豚灣裡殘忍的屠殺了……
周星馳不喜歡這樣的純粹悲劇,他就喜歡用一個少年才有的魔幻主義想象去設計一個童話結局,掩蓋現實主義的悲劇,從而賦予正義以希望。
問題就在於悲劇到童話的跨度實在太大,邏輯上是必然拉胯的。很容易從底層人反抗強權的立足點,退化成天命所歸的聖子。典型的例子就是《火影忍者》裡“吊車尾”的鳴人,《哈利波特》裡的哈利波特,故事講著講著從社會最底層的可憐人,變成了身世顯赫的X二代、註定打敗大魔王的預言之子。
所以在周星馳以悲劇為核心的童話故事裡,特別需要吳孟達的存在。吳孟達和周星馳扮演的往往是相似境遇、相似性格、相似思維方式的雙生角色,當週星馳的角色進入童話故事的敘事中,吳孟達的角色還留在凡塵裡。就和現實一樣
這種同調角色,最最最典型的是《破壞之王》裡鬼王達和何金銀,《少林足球》裡黃金右腳和五師兄,《大話西遊》裡的二當家與至尊寶。這幾部戲也是周星馳與吳孟達合作的巔峰了。其實《食神》裡不可一世的史蒂芬森周,和大快樂的老闆也是類似。
事實上,香港影壇在“飾演底層 loser” 這個領域,無人能比周星馳和吳孟達演得更好,更有說服力。吳孟達邋里邋遢拖著廢品袋瘸著一條腿走過垃圾站,和周星馳蹲在馬路邊順手撿起地上的菸頭抽,都是香港電影再難復現的經典。
能和周星馳搭檔演出“雙生”的底層人,放諸當時,也只有吳孟達而已。只不過故事魔幻現實主義的走向中,往往是周星馳負責魔幻,吳孟達負責現實,故事方能完整。
這就像是天上的風箏和地上的人,飛翔的夢想屬於地面上放風箏的人,脫離了人的存在,風箏就不再是夢想,而是神話了。一旦變成神話,“夢想”就不再屬於每一個平凡的人,而只屬於那些天命所歸者。
最最能證明我這個觀點的,是《破壞之王》、《少林足球》與《功夫》的差別。有吳孟達出演,《破壞之王》可以“人人有功練”,《少林足球》可以人人學功夫。但同樣是功夫的題材,《功夫》裡的主角就變成了一千年才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價值觀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這就是因為沒有一個由吳孟達飾演的雙生角色,站在童話底下的現實面,導致周星馳的童話變成了周星馳的神話。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期待兩人再度合作,對吳孟達老師去世深感遺憾的原因。離開了吳孟達,就再難有匹敵周星馳的演員,能夠與他共同演繹出一場周星馳式,屬於平民、屬於底層人的悲劇童話。
至於周星馳 20年來都不再與吳孟達合作,反倒是與上述論述均沒有直接關係。除了現實的檔期因素讓兩人沒有合作的契機,更重要的是:
這個階段的周星馳電影,是周星馳導演的電影,不但不再適合吳孟達,甚至不需要周星馳自己了。
《大話西遊》、《食神》、《少林足球》、《喜劇之王》、《西遊降魔篇》、《美人魚》這些電影,在主題上都有高度相似的地方:
男主角個人有非常強的執念,這種執念可能是名與利,但更多是理想;而男主角因為某些人格(或者與童年相關)上的特質,特別恐懼與愛人的親密關係。男主角在理想上的勇往直前,和愛情與責任上的自我懷疑、自卑、恐懼,構成了強烈的矛盾。導致的結果就是男主角辜負了女主角的愛情。
所以至尊寶辜負了紫霞仙子,史蒂芬森周辜負了火雞,五師兄辜負了阿梅,尹天仇辜負了柳飄飄,陳玄奘辜負了段姑娘,劉軒辜負了珊珊……
只不過電影有時候會在結局塞進一個童話故事,五百年後夕陽武士與紫霞擁吻,火雞隻是齙牙被子彈打掉了,阿梅突然迴歸,尹天仇戲劇大賣,劉軒救下了珊珊……
可以看到這些周星馳導演的電影,都是非常個人化的,而且越來越私人化。逐漸成熟的周星馳,沉浸在自己對“段姑娘”、“娟兒”的悔恨中不可自拔,在電影裡一遍又一遍地回到那個時候,試圖加上一個童話式的結局。他的電影孤獨感(獨自在冷風中……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越來越重,悔恨感越來越濃。
這也是周星馳為何不再主演自己的電影,因為電影講述著屬於一個年輕人的遺憾,年老的周星馳已經不適合出演了。
所以,為什麼吳孟達二十年來沒有與周星馳合作呢?因為吳孟達的角色如果出現在電影裡,周星馳的角色就不孤獨了。
作為演員的周星馳自己都演不了作為導演的周星馳想表達的主題,吳孟達不出現又有何奇怪呢?
這是我對吳孟達老師與周星馳關係的理解,也是我對吳孟達老師表演藝術水平的理解。也許談論周星馳的篇幅更甚吳孟達老師,但畢竟要理解吳孟達老師曾經的輝煌,就需要建立對他和周星馳共同創作作品的理解基礎上。
在我個人的理解中,吳孟達和周星馳如果真正有友情,並非僅僅建立在曾經共度患難、共享輝煌,也不單單是多年合作、亦師亦友,更不是利益上紅花與綠葉的休慼與共——而是建立在好演員與好演員的惺惺相惜,對相互實力的認可與信賴之上。
周星馳與吳孟達都已步入老年,各自經歷了許多波折,感悟也或許有變化。也許周星馳不再執著於用電影講述一個少年的心結;而吳孟達也終於由於《流浪地球》的成功,能夠再次有自由選擇對得起自己能力的作品……這也許是兩個人再度合作的最佳時機。
只不過我們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