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叔,走了。
患癌加重,與世長辭時年僅68歲。
活在熒幕上的“笑星”
帶走了70、80年代後生對青春的回憶,
還有90後對童年的記憶
......
在不可置信,悲痛中,
隨著逐漸長大,看著熟悉的人慢慢離開
後來才逐漸明白:
我們要接受不期而遇的溫暖,
也要有勇氣去接受突如其來的離別。
01.達叔:“我從未辜負過電影”吳孟達,香港喜劇演員,活在無數影迷心目中的“笑星”,與周星馳成為“金牌搭檔”,為電影史上留下濃墨厚重的一筆,成為無數世人心口上永遠的硃砂痣。
從他被爆出患癌到化療再到離世,牽動無數人的心,直至昨天,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吳孟達的好友田啟文向媒體宣佈了吳孟達去世的訊息,他透露達叔走得很安詳,當時家人都在身邊。
世間萬物,情難在,緣何故。曾在最後抗癌期間,還曾不畏病痛,笑稱:與老搭檔周星馳要再痛痛快快地合作一場電影。而彼時的他,心臟已經開始被癌細胞侵蝕,很多事情想做,卻又力不從心。
而抗癌晚期所遭受的痛苦遠遠大於想象,比起自怨自艾,他卻選擇先安慰他人。他的敬業程度也更是令人敬佩不已,在2月初為新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拍攝宣傳海報時,就突發心臟不適,還是堅持下來。
在拍攝《流浪地球》的時候,曾因身體原因多次昏倒,吊威亞的時候,更是感覺天旋地轉,甚至覺得“自己已經走了”,穿著幾十斤的防護服,每次都壓的他喘不過氣。而每次實在頂不住的時候,就下來“吸一口氧氣”。靠著這點,本著想為國產科幻片貢獻一份力的初心,硬生生地拍完,而在拍完後更是因為過度透支身體而被緊急送進醫院。
用生命站好最後一班崗,盡好最後一份責,從影無數年,從未辜負過“電影”,這種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心存善意,傳達感恩,達叔的溫柔和善良也會被記住,不斷傳承發揚下去。
最後,《流浪地球》官方微博釋出海報悼念,“您的笑容抬頭就見到滿天星斗”。
願有歲月可回首。達叔一定會在天國的國度裡,沒有病痛,沒有苦難中,繼續他熱愛的影視,成為他自己的主角,一直開心幸福下去。
02.愛國達叔,永遠都是主角作為香港知名演員,作為公眾人物,他從不含糊自己的政治立場。在生命的最後,他還是用肺腑之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國在,家在,人民在。他對祖國的一片滾燙的赤誠之心,令我們為之致敬,他是成功的演員,堅定的愛國者,更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達叔!
吳孟達被稱作“金牌綠葉”,因為合作的作品多出演為配角,且演技精湛,成就了一部部經典的作品而由此得來。而達叔的這一生起起伏伏,1973年報考了第三期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和周潤發、導演林嶺東等人是同學,他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五名。
但進入影視圈的達叔,一直在出演配角,拿到的最高獎項也是最佳男配角。從影數十年,看著身邊人一個個都大紅大紫,成為巨星,有周潤髮、鄭少秋、劉德華等人。他也曾消沉、迷茫墮落過一段時間,直到被好友不斷勸說,才開始振作起來。
直到1989年,達叔與周星馳開始合作第一部電視劇《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起,兩人以父子的形象出現,在吳孟達的配合協作下,將周星馳的喜劇天賦發揮到極致。
後來在往後的80、90年代他們成為黃金搭檔,開啟了無釐頭的喜劇盛景,他們亦師亦友,彼此欣賞,互相成就。可以說,粉周星馳的,十有八九也一定粉吳孟達。在粉絲心中,他們留在熒幕前的不僅是喜劇的盛景,更是他們精湛的演技。
達叔是2001年電影《少林足球》裡的足球教練明鋒,將被陷害、嚐盡苦頭、大起大落的人物形象演出了“人生百態”的滋味。
《賭聖》中阿星在香港的三叔,無厘頭的笑料層出不窮,並且最終獲得破4000萬港元的票房,重新整理了香港票房紀錄。
1996年《食神》:“大快樂”老闆,吳孟達飾演的大型餐飲集團“大快樂”老闆陰險毒辣、財大氣粗,一副暴發戶模樣,將反面人物演的淋漓盡致。
1999年《喜劇之王》中的阿毛,片中的阿毛是一個以場務身份臥底在片場的警察。
《九品芝麻官》中得勢時的洋洋得意、奉承人時的審時度勢的小跟班包有為。
《武狀元蘇乞兒》中演周星馳所飾演的蘇燦的爹,原本廣州將軍家世顯赫,卻因遭人陷害,父子倆流落街頭成了乞丐。
從影數十年,拍攝過260多部影視劇。以陪襯身份出現,從不務正業的老爸,到頹廢無能的警察,幾乎演遍市井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以其絲絲入扣、不留痕跡的表演方式,將所演的的角色刻畫地淋漓盡致,成就了無數的經典作品。
有些情懷是達叔和星爺才能給的,做綠葉也能發光,從無微言,將自己所愛的做到極致,把每一個配角都演成了主角,是當之無愧的優秀戲骨。
在喜愛的觀眾心目中,達叔就是我們永遠的主角。
03.將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2018年,在片場做了28年茶水阿姨楊容蓮,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20幾年數十日一日地做好本職工作,將對待看似尋常的工作,認真用心做到了極致。
她從入職以來,十幾人的劇組到逐漸壯大的明星隊伍,她服務的物件也在逐漸增多。但她記得幾百個明星的口味和習慣,對方喜歡合適嗎、吃什麼、什麼溫度、口感等都不在話下,何時要喝、能喝,不需要招呼,楊容蓮總在最恰當的時機,遞過去明星們最需要的東西。
在她眼裡,跑龍套和大明星沒有區別,劇組的每一個人都是她服務的物件。她看似毫不起眼,但有人卻稱,劇組沒有楊容蓮都沒法開工。
在她得獎時,成龍親自飛回香港為她頒獎併為她調節話筒,現場無數明星趕回來參與她的頒獎典禮,並起身為她喝彩。
贏得無數人尊重的,是楊容蓮背後的將一件小事做到極致,熱愛工作,以及背後一顆善良溫柔的心。
將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吳孟達:“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超大的夢,所有人都是。我不曉得怎麼樣去形容,某一個情景好像似曾相識,似曾來過。”
原來,真正的離別不是大張旗鼓的離開,而是悄無聲息的。
那個沒有說“再見”的人,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隨手裹上一件尋常外套,消失在街角後,就再也沒有出現。
送別達叔,一路走好。